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

2009-06-11雷淑娟

理论观察 2009年2期
关键词:认知隐喻体验

雷淑娟

[摘要]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人类从范畴的形成直至推理的延伸,所依靠的是其自身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知,并在反复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抽象的意象图式,经过跨域的隐喻等转换、映射机制来认识身体以外的世界。

[关键词]认知;体验;意象图式;隐喻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122-02

任何语言学流派的产生都有其哲学背景。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是伴随20世纪60-70年代认知科学的产生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是体验哲学和第二代认知心理学的双重背景下的产物,至今已经成为西方语言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领军学科。

1999年美国语言哲学家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体验哲学》一书。首先从哲学认识论上批判了20世纪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建立了体验哲学或称为新经验论,并把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20世纪的经验论是在西方哲学由认识论向语言论转向过程中形成的,以英美分析哲学为代表。传统的经验论在语言哲学中表现为逻辑实证主义。他们把语言分析作为接近思维和认知的重要途径。认为分析一个思想的结构就要通过分析语言的相应的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来获得,语言的内部构造与范畴、概念及意义具有同一性。即通过逻辑分析把科学的各种命题还原为直接的经验或可观察的命题,从而确定其意义。认为心智、思维中的概念和范畴仅仅是对外部客观范畴的镜像式的反映,而这种反应的基本形式就是语言。因此英美分析哲学关注语句的真值问题,认为一个语句不能被证真或证伪,这个句子就没有意义。句子的真值条件就是句子成真或成假的客观条件。因此,主张廓清词语的意义。以便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来精确的了解这个世界,寻求语言的意义与客观范畴的同构性与真值对应性。其研究方法是形式主义的。他们认为:真实世界是由实体构成的,实体具有自身的特征,实体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因而。世界上客观的存在一个模型,应将其设计和总结出来,人们据此就能够理解现实世界,掌握概念框架,获得语义系统。这个客观存在的模型可以通过数学集论来描写,集论模型的抽象的数学表达式及模型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真实世界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因此,他们采用符号运算和形式化的研究方法。美国逻辑学家Montague甚至认为,自然语言与形式语言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可以用数学方式进行精确的描写,乔姆斯基也致力于用数学演算的方式来揭示自然句法和语义的转换生成的规律。

20世纪的唯理论早期代表人物为提倡新康德主义的德国的李普曼和朗格。他们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概念中的唯物主义元素,发展了康德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用绝对的二分法来处理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认为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的感性来源,将理性视为知识的唯一的源泉,只有依靠理性的知觉和推理才能接近真理,把握规律。对意义问题的认识是,意义和真理不以客观现实为参照,认识的对象是“纯粹的思维”的产物。

Lakoff(1987)和Johnson(1987)以及他们的著作(1980、1999)中对20世纪的客观主义经验论和主观主义的唯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两种理论在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客观主义镜像论否认了人的认知在形成概念范畴、思维推理、建构意义系统中的主体性作用,唯理论把人的理性看成是一个自治、自足的封闭的系统,无视人的身体构造及基于这种构造的感知经验在认知活动中的积极的意义。因而两者都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同一客观世界为什么在不同民族意义系统中会形成不同的镜像,形成不同的概念结构和语言表达式?

在批判客观主义和唯理论的基础上,L&J在《体验哲学》一书中提出的体验哲学观,克服了两者极端主义的偏颇之论并汲取了其中的合理性成分。他们既承认客观世界对认知的第一性作用,也重视人的主观认知机制在范畴化、概念化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的功能。认为范畴、概念、推理等心智活动不能独立于客观世界,但也绝对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的镜像的反映。人类的心智活动对外基于生理系统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感知,对内基于神经机制和心理特征的认知加工,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从而确立了人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因之也称为非客观主义的新经验论。

L&I之所以把自己的理论称为体验哲学,是因为他们认为基于生理系统的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感知,贯穿在心智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L&J指出: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是体验实在论的实质。

说到体验,首先是人类用什么来体验?用身体。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初始性的当属身体体验。体验哲学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为理论依据。皮亚杰相信仔细研究最初级水平的智力活动(儿童的智力活动),可以使我们对成人的思维结构得到更好的了解。皮亚杰认为:

在儿童原始宇宙中是没有永久客体的,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儿童对作为非我的别人开始发生兴趣之时为止。……儿童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但是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换句话说,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可这种自身中心化又由于同缺乏中心化相联系,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

婴儿除自己动作外,没有世界的概念。人类在早期智能阶段,就像婴儿一样将自我置于宇宙的中心,然后以此为参照形成视角。对于这一点王寅曾经在《认知语言学》一书中作过精辟的概括:

人类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相作用来与世界相连……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联……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式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概念和意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身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它们通过体验而固定下采,……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之间客观的直接的连接而产生的。

其次,人类用身体首先体验什么?体验空间。空间体验是指身体(各种感觉器官)对地点、方向、运动等各种空间关系的体验,其体验的基本方式是互动的。身体、空间、互动这三者是人类认识的始源,是原始思维中一些基本概念形成的基础。人类以自我为宇宙的中心,以此为参照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来审度万物,进而形成“上下、前后、左右、高低、中心与边缘”等基本认知视角。Langacker认为空间和视觉经验在形成其他认知概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最初就是空间和视觉的动物。”据皮亚杰的研究,人类早在语言出现之前就掌握了空间概念化能力。通过视觉、触觉、动觉等感知能力学会了空间定位,进

行空间概念化。儿童先学会了几个表示空间的词语,然后通过他们来掌握其他语义域。

Lakoff(1987)基于人类对空间和运动的经验概括出7个主要的意象图式。所谓“意象”是心理学的术语,相当于表象。它不同于感觉和知觉。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综合,是感觉的总和。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存在于当下的事物为基础的,而表象(或称意象)则是指在客观事物不在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可以在想象中唤起对该事物的意象的认知能力,它是感觉和知觉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样式所形成的心理表征。所谓“图式”是经验和信息经过加工组织后进人长时记忆中的常规性的认知结构。这些意象图式是人类推理的基础,人类以此为基础以类推的方式构建出无限的感知、意象、事件等,从而构成人类的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Johnson(1987)指出:

“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中的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

因此所谓意象图式既强调了表象认知的体验性基础,又强调了这种表象认知的概括性、抽象性和规则性。这样,处于抽象层面的“意象图式”就能够以类推的方式来建构我们身体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隐喻来建构我们的非身体的经验(Lakoff.1987)。

意象图式有基本和复杂之分。Lakoff概括出7个主要的意象图式为基本意象图式。包括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央—边缘、上下、前后,它们可以接合成更加复杂的意象图式。我们可以见出,这些基本的意象图式都与人类的空间体验有关。如下面的例句:

他从大会主席的手里接过奖杯举过头顶。/一架从香港飞往新加坡的班机。

这两个句子在语义上都遵循着始源—路径—目标这一路径图式,动作或动作者都有一个出发点,然后沿着一个路径到达终点。又如:

我把书放在架子里,走出阅览室。/他把咖啡倒进杯子里。

这两个句子在语义上都体现了一种容器图式。架子、阅览室、杯子从空间意义上来说都是“容器”,动作在容器之间进行,人或物通过动作进出容器。Lakoff认为,人类就是依靠这种空间关系对客观世界进行最初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复杂的概念结构的形成就是从物理空间到概念空间的隐喻映射的结果——从空间到其他,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人们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抽象思维、复杂推理的能力,而在这个跨概念域的转换、映射过程中,其主要的手段就是隐喻。如:

我总是出神,迷失在自己的幻想当中。(幻想是容器)/我一想到集中营,幻境便从记忆深处奔突出来。一发不可遏止。(记忆是容器)/先前的,似乎已经远去的情景又卷土重来了。(思想是运动)/脑袋思绪纷乱,像被一团乱麻塞住了。(脑袋是思维的容器)/以体验哲学观为基础所构建起来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大厦。(理论是建筑)

可以说,在L&J的理论的启示下,对于隐喻人们已经不再囿于修辞学的使人耳目一新的雕虫小技,而是把它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推理方式来认识了。

L&I在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就强调了隐喻的认知作用: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事体。

Whorf也指出;

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性情景。

隐喻是认知的开端、过程,也是认知的结果。它是人类认知和推理的基本机制。

综上所述,以空间体验为基础的人类身体体验是我们认识的始源。人类经过反复多次的体验感知。抽象为几种基本的意象图式,并由此出发通过隐喻等转换、映射机制对我们身体以外的世界给以范畴化、概念化,进而赋予其意义。

责任编辑:李姝怡

猜你喜欢

认知隐喻体验
爱的隐喻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