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赏识与激励

2009-06-01专昆平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赏识激励历史教学

专昆平

摘要: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运用赏识和激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赞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还要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时时激励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赏识;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成功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运用赏识和激励。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

处在发展中的学生可塑性很大,有许多可开发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客观地看待每个学生,相信学生能成才。赏识与激励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交流——互动”的关系。

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赞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

1. 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天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却大相径庭,这说明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细心观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发展,使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使学生树立信心。

2. 找到了闪光点,可以由此入手,进行表扬、激励,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

做错事或者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很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们需要的是表扬和激励。教师用肯定性的语言和鼓励性的语言,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可以是赞扬、鼓励的语言,也可以是友善、爱抚的动作,甚至可以是欣赏、赞扬的目光。如: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成绩由50分提高到60分,应该给与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衡量,并说出伤学生自尊心的话,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如果动态地观察,像“你能行”、“再试一次,一定比上次做得更好”这样的话,可以使他们感到满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三、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时时激励教学

课堂教学是赏识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尽可能地给与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及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特别是后进生,由于知识匮乏导致学习困难,它们一般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教师不能歧视他们,而应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的进步,避免使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另一方面,适当拔高,让好学生吃得饱,使全体学生都展开紧张的智力活动。课堂上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鼓励使学生在老师和学生们的赞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的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条件和环境创设赏识激励的氛围。师生间的交流,就其内容上看,包括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交流。就其形式来说,包括问答、对话、辩论、笔谈、交往、角色交换等。每一种形式中又有多种具体做法。如笔谈,除书信交往外,作业批改、试卷评卷也是笔谈。师生通过交流,形成互联、互动、互评、互促、互助的关系,推动历史教学过程的进行,保证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各种活动的参加,使学生自己感到教师对他是重视的,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学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被赏识、被肯定,当然“亲其师,信其道”。

事实上,自孔子在私学里向学生讲授《春秋》以来,学校中的学生都是以群体的组织形式学习历史的,即“有教无类”。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必然要进行交流沟通。师生间交流沟通,从内容上看,有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从组织形式上看,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师生交流的意义,不仅在于大家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大家能逐渐学会既善于表现自己,又善于为别人表现提供机会;既善于自己发表意见,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提高与别人的相处相交、合作共事的能力。

猜你喜欢

赏识激励历史教学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