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寻真实:我的第一节历史课

2009-03-11陈伟壁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

陈伟壁

[关键词]历史入门,求真求实,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21-05

历史往往是建立在有力的证据的基础之上,它有时会让人扑朔迷离,有时又会给人们一个清楚有价值的教训,让人深刻地反省这其中的历史道理。当然,我们往往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每个历史人物,从而能更好地去了解历史真相。

——高一(4)班王文辉

我在第一节历史课中,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下“从孔子和蒋介石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的认识与体会,上述这段话是其中的一篇。2009年的9月2日,是我入职以来的第一堂历史课,带着忐忑不安与激动的心情,我走上了高一教室的讲台。其实在上课的前两周,我已开始思考如何讲好我的第一课了。

一般而言,历史入门课通常遵循这样一种模式:历史是什么,即历史的定义;为什么学习历史,即历史教育的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如何学习历史等。与此同时,教师不断地告诉学生,历史是有用的,有趣的。教师虽然苦口婆心,但是学生似乎半信半疑,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学设计的弊端是“成人化”,是板起面孔的说教,教师想让学生重视历史、知道历史的由来,但学生未必领情,也很难产生心理认同。历史入门课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特征,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感知历史学的魅力,真正对历史发生兴趣呢?

在读研究生期间,我接触过一些国外历史教育的资料,例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历史入门课的教学设计,它们展现了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材料研习、调查取证、合作解决问题。这种设计理念正是国外历史教育学界所极力提倡的“做历史”(Making History)的集中体现。经过了几天的徘徊和思考,我放弃了模仿国外将“类似历史学家活动的侦探破案”引入历史课堂,设计关于“光绪之死”的探究活动的想法,除了担心难度过大,自己和学生都难以胜任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和经验。应该以他们熟知的知识为例,渗透如下教学目标:

1.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2.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

3.认识求真、求实是历史学的基本原则。

导入:被遗忘的史学家

师:我今天首先要介绍一个人,谁呢?

生:“你啊!”(异口同声高喊)

我在黑板上写下“张荫麟”。学生用迷惑的眼神看着我,还以为我叫张荫麟呢。在我任教的6个班中,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在东莞石龙镇出过一位鼎鼎大名的历史学家。这很遗憾,但我已经预料到了,因为东莞的《初中地方历史读本》中没有介绍张荫麟,我问了几位历史教师,他们也不知道张荫麟是何方神圣。于是,我简单介绍了张荫麟的生平经历,并且从《中国史纲》中摘录一段,让学生体会他的“流畅粹美之文笔,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王家范语)。

政治方面的否塞使得孔子救世热情终于不得不转换方向。但他最后由蔡回陈的时候,他叹道:“归罢!归罢!我们这班天真烂漫的小子,好比织成了文采斐然的锦,却不知道怎么裁剪。”这时他已隐然有以教育终余生的意思了。这时他确已老了,他已六十八岁了,虽然他一向总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接下来我借题发挥:

张荫麟用优美散文般的笔调,描绘了孔子转业的心情,实在是非常贴切,仿佛已经神入当年孔子的内心世界。这是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了解之同情”。现在我们东莞要建设文明城市,我想大家不能忘记这位富有才华和创新精神的年轻才子。他是我们这个地方文化孕育出来的,至今在大陆和港台仍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学家。大家不妨去读读张荫麟的《中国史纲》,享受读史的乐趣,感受这位青年学者的史学功力和人生追求。

怎样开课,我费尽心机。推翻了几个方案后,想起张荫麟是东莞人,借此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效果如期。于是我再自我介绍。上述选择张荫麟描述孔子的一段话是有意为之的,自我介绍我选择了毕业前夕和同门师妹在孔子师徒像前的一张合照,也是为后面的话题做铺垫。我告诉学生:“我很平凡,但不平庸。我将与大家一起去寻找历史之魅力,感受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世事的延续与变迁。”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我们在孔子师徒像前的合照。我的话题仍在孔子。

去圣乃得真孔子

师:“看,在我们合影背后,站立的三人的塑像,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中间的是孔子。”

学生不知道旁边两位是谁,只能猜。我告诉他们,一个是颜回,一个是子路。我介绍了颜回和子路的个性、孔子与他这两位弟子的故事。在果后学生的评课记录中,少君同学写到:“老师用自己毕业时的一张照片引出孔子,以及他两个学生的故事。这能引起同学的兴趣与注意。”这正是我设计的效果。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孔子自然是我要讲述的重点。我选择了不同时期孔子的形象图,以及孔子杀优娼侏儒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历史学的特点——根据史料得出结论,以及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师:“你觉得下面哪张是你心目中的孔子形象?然后描述出你心目中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了这5张图片。有的同学说:孔子高大威猛,有长长的胡须,两只大大的耳朵,面容慈祥。“孔子高大威猛”引起一片哗然。我告诉学生,孔子确实长得很高。但是,历史是不能乱猜测的。历史学家是通过史料得出的结论。于是,我让学生体会史料中关于孔子形象的描述。

史料一:“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料二:“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料三:“仲尼之状,面如蒙蜞。”

——《荀子·非相》

注:蒙,上古时代人们辟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

学生熟悉孔子,但不知道孔子到底长得什么模样。我引导学生读懂史料的意思。孔子头顶有凹陷,中间低,四周高,脸盘较大,身材较高。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这是多高?西周时1尺等于19.9厘米,1尺等于10寸,因此孔子的身高大概是1.85米。此外,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周朝骨尺合今天21.92厘米,按照这个尺寸,孔子的身高应在2.1米左右。古代度量衡,并不固定,每个时期也不相等。我解释说:

“孔子的身高,也有2.2米之说,与姚明差不多了。所以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争议,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有关研究。不过可以大致肯定的是,孔子的身高,不是常人的身高。”

有些学生说,图三的孔子俨然是一位帝王,而图四的孔子却穿着西装。我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穿着西装的孔子还是不是孔子呢?显然,孔子的形象是随着他的地位变化而被赋予了不同含义,但历史上真正的孔子只有一个,他不是圣人。初中历史告诉学生,孔子提倡“仁”,是非常慈祥、宽恕待人的圣人,当我呈现《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杀优娼侏儒的故事时,学生非常惊讶,怎么孔子那么残忍呢?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姐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於夹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於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鲁定公十年的夹谷之会,孔子大致52岁,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孔子提倡“仁者爱人”,怎么会逼迫下令腰斩侏儒呢?这的确是历史记载的事,值得我们思考。我讲这件事是有目的的,就此我议论说:

孟子说过“知人论世”这句话,意思是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考察其时代的背景。因为历史其实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横亘在令人与古人面前就有时间、空间、心理这三重距离。梁启超说:作史如作画,必先设构背景;读史如读画,最要注察背景。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正值礼崩乐坏,所谓春秋无义战,诸侯之间常常有杀戮的事情。甚至到了宋代也有杀人祭鬼之风。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儒家学者就要给孔子这种行为千方百计找理由,一种意见是承认这个事实,但解释说孔子真伟大,一家伙就可以镇住坏人,比如朱熹说,本来齐国老是欺负鲁国,可是孔子这样正气凛然地一呵斥,就像蔺相如对秦王一样,把齐国给镇住了;男一种意见说,不对,这是诬蔑圣人呀,圣人怎么能干这么残酷的事情?所以要把它删去。

关于孔子,学生由此得到新的认识和启迪。我还准备了另一个例子。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杨天石的著作《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蒋介石。我想,学生对蒋介石并不陌生,而且估计他们也会有很多不同的认识。选择这个典型也接近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我根据《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提供的蒋介石年轻时的日记,设计了下面一道选择题,供学生思考。

20世纪初,有一位青年非常喜欢记日记,在1919年至1926年的日记中,曾经不断出现以下的内容:

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

1919年12月5日: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仕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

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

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923年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

1923年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根据以上日记判断,你认为该青年最有可能是下面的哪位?

A.汪精卫B.蒋介石

c.毛泽东D.周恩来

不出所料,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毛泽东或周恩来,没有人选择汪精卫。选蒋介石的同学有几个人,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他在网络上曾经看过蒋介石有记日记的习惯,其他几个同学是凭着逆向思维作答的。答案揭晓后,学生对于蒋介石年轻时有计划、有系统的阅读社会主义学说等,感到十分惊讶。黄凯恩同学认为“他(蒋介石)竟然会看一些爱国之类的书籍,而且还有人去研究他的日记,为了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些都让我难以置信。”历史是什么?学历史有意思吗?进行到这个环节,我已信心十足,知道我的第一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借用杨天石教授的分析,我告诉学生: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大量涌入,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各种新式的书报,企图从中寻找救国的真理,蒋介石也不例外,蒋介石早年曾经很自觉的,有计划的阅读《新青年》、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思想开通,追求进步的青年。

我让学生用三句话写出他们对于蒋介石的新认识。学生心目中的蒋介石出现了不同的形象。例如梁炜杰同学认为:“蒋介石是坏人,是国民党,是我们的敌人。他很自私。”李潮辉同学认为“在我心目中,蒋介石只有坏的一面。因为我不曾听闻他做过任何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有真正利益的事情。”而一些同学认为“蒋介石是一个军事才能出众的人,具有很高的领导才能,志向远大。”“也许在蒋介石身上有着不为人知的人性魅力,不然怎得宋蔼龄(应该是宋美龄)的爱慕和鼎力相助与扶持呢?”“他是一名严守纪律的军人,而且他很出色。他贪图权力,真正的他内心充满狡诈。”“在我心中,蒋介石是一个学识丰富,能力超前的人。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他具有十分敏锐的军事及政治才能。同时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霸道之人。为了成全自己的私心,他不顾日本的侵略,打击自己的同胞,使国家生灵涂炭……他真是令人又爱又恨的首领啊!”学生认识不免幼稚,但是大部分学生已经感知,蒋介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一概而论。我的目的也正是想让学生体会: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并不那么简单,学习历史也要善于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即使写进教科书的结论也是可以质疑的。

学生对了解蒋介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不得不让他们就其所知,议论蒋介石有哪些大功、大过,最后搬出杨天石教授的观点:一,在近代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三、有大功也有大过。大陆时期,蒋介石反清、反袁、反陈、创立黄埔军校是功;领导北伐,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直至胜利,是大功;1927年至1936年的清党剿共和三年内战,是大过。台湾时期,实行土改,反对台独是功;白色恐怖,是过。第一次上这节课,议论蒋介石占用了一些时间,影响了后面的总结。后来重复上这节课有了经验,保证了总结本课、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

总结

我在这节课最后提出的要求是:“从孔子和蒋介石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从什么是历史、历史的学科特点、如何认识一个历史人物等方面进行分析。(用三句话写出你的体会)”以下是摘录一些同学对此问题的思考:

陈敏锐同学:“我懂得了在历史中每一个人物都会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历史人物做这件事的目的与想法。”

温慧敏同学:“我发现了一切的事实都需要靠历史来支撑。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功有过,一切的一切只能等待历史去见证。孔子是一位圣贤,他弟子无数,他的语录流传千古,让我们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真理。蒋介石有功有过,伟人与罪人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历史,是一切的见证者。”

陈奇同学:“从孔子和蒋介石的例子可以体会到历史是还原和记录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的特点是追求事实、证据和全面性。认识一个历史人物以人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为背景,从他的角度去思考,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历史人物。”

吕丽贞同学:“要认识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只看局面,要结合历史背景,全面地去认识历史人物。而历史学科不仅是认识历史人物,还是学习这些人物的品质,了解人物的事迹,欣赏人物的才能。”

钟咏诗同学:“历史是一门包含了中华五千多年文化和国外发展、进程等的文化科。学习历史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历史是有据可查的不能胡编乱造,正因此能更好地认识古代历史人物。”

刘盈同学:“我们平时所了解的历史未必真实,我们要依据可信的资料客观地看待史实。”

学生的这些体会我没加任何修饰。我知道,不能凭借一节课就使所有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我相信,这节课留给所有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黄凯思同学在课后的评课记录中写到:“通过这一节历史课后,我改变了以往认为枯燥无味,让人看了想睡觉的就是历史课的想法,其实历史也可以像现代科学一样,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黄志英同学写到:“历史教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给我的感觉是,老师的切入点十分的新颖,举了我们市里被遗忘的名人,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不只在那种遥不可及的异地。让我们倍感作为东莞人的光荣,对历史更增添了求知欲。”学生的感受让我欣慰,他们喜欢这样上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的标杆。

仔细回想,这节课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介绍蒋介石后,当学生惊讶,如何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人识历史学的特征,回归这节课的主题,这点仍需好好思考。对史料的认识和解读,如何组织学生讨论,纠正学生语言叙述的问题,仍然有待提高。我想,只有通过孜孜不倦地读书与思考,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从更好的角度和思路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和智慧,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这是我的职业追求。

[责任编辑:任世江]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