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史结合探究阿房宫的教学讨论

2009-03-11严林祥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1期

马 晶 严 菡 严林祥

[关键词]文史结合,探究新思路,教学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16-06

严林祥:不拘一格放异彩。

教学中有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异课异构,课堂上应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打破学科藩篱,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不拘一格放异彩。

大师、专家往往精于一门,博于多门,触类旁通。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另辟史学研究蹊径。古贤称“六经皆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妨将能正确反映历史的文物、史籍、传说、文学、哲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材料有机地融合进去,可使史论有多重证据,教学丰富多彩。具体到操作中,切实可行的是与语文、政治等学科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多学科融合,取长补短。《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文史结合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校一位教师上语文、历史课,有时还要代政治课,他在教学中将学科融合,可举一反三。后来他专上历史课,又与一位语文教师合作,正好语文课文按中国文学发展史编排,历史课内容讲中国古代史,所以将文史教材中相关内容整理成表,合作上课,教学质量高,学生反响十分好。

前几年,一位语文教师上苏辙《六国论》等涉及历史的课文时,请我合作。我边画战国形势图边讲秦灭六国的历史,他再从语文角度分析课文;他上苏轼《前赤壁赋》时,我先讲曹操、孙权、刘备赤壁大战的历史,他再分析课文……有史实,有文学,有思想,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还把语文教材中的《阿房宫赋》与历史教材中的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等内容结合,让学生以文史结合探究阿房宫问题,学会阅读文章,寻找史实,表达思想,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效果很好。

我们首先让学生搞懂的是“阿房”两字的意思。此宫为什么要叫“阿房宫”?

1.《辞源》《辞海》中“阿”的释义之一是“曲处、曲隅”;之一是“屋栋”。旧《辞源》“房”与“旁”通借,义为“广”(与以下司马贞解释相同)。则“阿房宫”是指曲折广大的宫殿,或指屋栋广大的宫殿。

2.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阿房宫”是“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3.《辞海》称“阿房宫……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俗名郿邬岭)。全部工程至秦亡时犹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时人因其前殿所在的地名为阿房,即称之为阿房宫……”

严菡:优美的文赋,虚幻的阿房宫。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千古名赋,文章词句华美,形式匀称整齐,反复诵读无须串讲便能初步感悟,除少数较典型的文言问题外,学生借助工具书即可读通文章,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不将文言字词梳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将文章表达的思想作为重点。

教材第一个注释就说明了杜牧的创作意图:“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此赋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实际借古讽今,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晚唐时敬宗李湛(825—827年在位),奢侈荒淫,游戏无度,狎睚群小,早已忘了太宗教诲。杜牧要让这个爱好声色的君主醍醐灌顶,光直呈史实不够,还得文质兼美、触目惊心,于是文章的表现形式除语言华美之外,还以夸张排比来造势,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如此残民以自肥,怎能不令天下人愤怒?

在解读和收集资料时,我惊奇地发现,雄伟壮观的阿房宫其实是杜牧的想象,经考古勘探证明并没有真正建成,“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也只是他的误解,项羽无法“火烧阿房宫”。文中还有多处不符史实,杜牧此举目的何在?这可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亮点。

经老师诵读和学生散读的初步体验,我以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为证,抛出了预设问题一阿房宫并不存在!阿房宫先建前殿,终始皇之世,并未建成,即使全部建成,也不可能“覆压三百余里”。并问学生在预习时是否发现不符史实的地方?细心的同学提出,秦始皇三十五年才开始修阿房宫,距始皇之死不过两年,文中说“宫人”们“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相差34年,十分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是否写错?许多学生一下子愣住了,眼神发光直直地看着我,不再迂讷。

严林祥:成功的教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教师把课教活了。“活”,不是表面上的发言踊跃、讨论热烈,而是教师有创新思想,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质疑、求解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严菡老师很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这也抓住了传统和现代教学的根本。

2000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每三年实施一次,是对全球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的又一项大型项目。它以纸笔测验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了解15岁学生是否掌握了参与未来知识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为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建立一套学生评价方面的教育指标,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第一次PISA测验注重阅读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将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脑科学研究发现,阅读和联想力、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记忆力都有极大的关联。上海市教委对该项目非常重视,成立了上海PISA项目领导小组和上海PISA项目组,我校部分学生也是PISA被测对象。

严菡:“答案就在你们手中的资料以及文章的句子、注释里面,细心阅读就能发现蛛丝马迹。”学生虽然有点不习惯,但开始动手动眼动脑找了。有人抬头找人交流,有人找到了文章注释中的信息,有人找到了杜牧的生平经历……但却无法组织语言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在这当口,我告诫自己,不要急于越俎代庖,而要适当引导学生说。

“要借古讽今达到劝诫的目的,就必须从前人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我引导学生。他们开始把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秦始皇的穷奢极欲联系起来。

我提问“蜀山兀,阿房出”六字包含了什么过程?为什么蜀山秃顶了阿房宫才建成?学生纷纷讨论:这是举蜀山以概秦陇之山。由蜀山到关中要经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凭借人力运送巨大的木料异常艰难。而一定要取材于蜀山,可见秦陇一带树木砍尽还不够,再殃及蜀山尽秃而阿房始“出”,则阿房宫之宏大,秦始皇之骄奢已不难想见。二则举木料而概其他建筑材料同样众多。三则举砍伐、运送木料以概其他工程,各种艰苦繁重工程结合,建成“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

繁重的徭役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性命?修筑如此奢华的建筑是给谁享用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找到了在蜂房水窝似的阁楼里梳洗打扮等着秦始皇幸临的“妃嫔媵嫱”;还有人找到了被秦人“弃掷逦迤”的“鼎铛玉石”;还有多于南亩农夫的负栋之柱、日夜歌舞升平的淫乐生活……答案并非简单的词句找寻,在肯定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思考“是什么?”深入到“为什么?”

学生搜寻全文后,明白杜牧对阿房宫的描写有诸多夸张和想象成分,其目的在于凸显秦始皇的暴政,为后面警诫唐敬宗李湛的议论作铺垫。以问题引发对全文的思考、理解,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这比我自己费尽心思串讲要有效、生动得多。也为我后面讲赋的文体特征打下了基础。

严林祥:课堂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场所。本课中严菡老师尝试将自己备课时的思考带到课堂,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思考,主动地从相关资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并在没有串讲翻译的前提下自主分析细节,闪现出他们思想的火花,课堂由沉闷变活跃,相信如此坚持下去,教学将会有质的飞跃。

马晶:多角度、多方法再探阿房宫。

严菡在语文课上讲《阿房宫赋》时,学生不仅体会了名赋的魅力、感悟了杜牧对昏君和暴政的谴责,还初步涉及到对史实的考证。我同严菡研讨,在语文课铺垫的基础上,在历史拓展课上再深入探究阿房宫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1.确定探究的问题

我与学生探讨:

(1)如何知道阿房宫是否全部造好、部分造好、从未造过?

(2)如何考证阿房宫是否全部被烧、部分被烧、已造未烧、未造未烧?

2.形成“史由证来”的意识

学生说:“要寻找各种证据来说明。”我说:“对,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史由证来,就像律师要打赢官司,必须要全面深入掌握证据,要有人证、物证。”于是学生分组,用两个星期时间准备。

3.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

短短的2个星期后,师生在历史课上进行了讨论。我与学生拿出了各种材料。我问大家从什么地方找了材料?

有的说是上图书馆查的,有的是上网找的,有的是从电视中看的,有的从报纸上看的,有的问了去过西安的历史老师……

我表扬学生能从这么多的途径去寻找材料,同时作了补充:“有的内容可以从音像、实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得到历史信息,有条件的话可以实地考察,看看阿房宫有没有遗址、有没有建造或烧毁的痕迹。”

4.比较甄别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我与学生找到的材料归纳整理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最多的就是《阿房宫赋》中的材料:“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辞海》称杜牧“诗文中多指陈及讽喻时政之作”。

(2)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3)《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4)班固《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中,十分肯定地说由于秦朝严刑暴敛、滥用民力的暴政,秦王朝在阿房宫未完成的情况下就灭亡了:“……秦遂不改,至于离宫三百,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5)有学生去问到过西安的严老师,搜集口述材料。严老师问过当地几位导游,都说秦朝时阿房宫未造好,现正在遗址上先建造前殿,以此吸引广大游客。

(6)2003年12月6日的《文汇报》报道,在对阿房宫遗址挖掘中,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李毓芳研究员透露惊人消息:说他们考古人员勘探和试掘了一年多,至今没有发现红烧土。表明项羽当年放火焚烧阿房宫至今缺乏考古学依据!

据电视、报纸报道: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李毓芳等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结果没有发现秦代建筑遗物堆积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在前殿遗址上没有发现秦代的瓦当,也没有发现类似于柱子、廊道、散水排水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辅助设施。在35万平方米所能勘探的区域内,更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建筑遗存。所以阿房宫根本没建好,也不存在被烧的问题。

另则报道:近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保考古所联合进行的阿房宫遗址考古活动终于结束了。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表示,此次活动基本摸清了阿房宫及其周围秦汉宫室建筑的情况。结论显示,阿房宫只有一座建了一半的前殿。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中那些宏大宫室场景的描写,勾勒的是该组宫殿的设计蓝图而已。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传闻也缺乏考古证据的支持。

(7)搜集考古资料的小组争论得很厉害,他们组内的一位同学找到了和大家不一样的考古资料,“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孙福喜说首次发现宫殿红烧土和火焚墙体残块,否定了以往关于阿房宫未被火焚烧的说法,找到了阿房宫毁于大火的证据”。

(8)也有学生从网络上找了阿房宫图片。

我和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了热烈讨论:

材料(1)是文学作品,其中有部分史实,如梁启超所说,最初之史的体裁是诗歌,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等即是。但文学作品有夸张虚构成分,文人在带有目的写作时,可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以文证史”时要谨慎对待,《阿房宫赋》反映了杜牧的思想,借写阿房宫揭露秦始皇的穷奢极欲,实际是对唐敬宗李湛的腐败进行嘲讽。根据材料(2)《史记》中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才开始修阿房宫,距始皇之死(公元前210年)不过2年;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7年,已不再修秦始皇陵,到此时也不过5年。而《阿房宫赋》说“宫人”们“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修建阿房宫的时间相差34—31年,两段材料分歧太大。

材料(2)、(3)、(4)是历史文献,历史文献比较接近客观的历史史实,而文字的表达力强,胜过实物、图画、口耳相传,相对真实。司马迁、班固都是历史学家,司马迁生活的年代离秦朝更近,《史记》记载的秦末历史比班固的《汉书》可能更客观些。当然,以史家的主观来反映历史的客观,由于受史德、史识、史才、史论、材料、时间等诸条件限制,其论述也有误差,需要全面比对鉴别,不能盲信,梁启超认为孔子编的《春秋》和其他史学著作都有不实、不尽、不均之处,王安石讥《春秋》为断烂朝报,故“信书不如无书”。

材料(5)是历史老师考察体验后的口述感受,严老师有较高的史学素养,比较可信。但要注意有些因素,如口述者的情感、素质、记忆力等都会影响到史料的真实性。

材料(6)、(7)是作为实物史料的遗址遗物,

实物是最好的历史证据,可弥补文献的空白。缺点是难以反映历史全貌原貌、有物无人,缺乏文字辅佐时会扑朔迷离。过硬的证据也会有相反的结论,我与学生一起讨论时,有学生说:“老师,我们学习中国古代的二里头文化的上层是属于商朝的文化层,但是在商文化层下面还有一个文化层没有确认,人们推测是属于夏朝。而孙福喜发现的红烧土是在哪个地方、哪个时期都没有确定,所以我们讨论下来认为不是阿房宫。”看来学生是理解了在一个地方可以存在不同时期的遗迹。考古资料也需要确切考证,得出的结论才更科学。

也有学生认为现在还不能完全肯定阿房没有造过、没有被烧。尽管只有少数学生坚持,我也支持他们的论点,并希望他们继续寻找材料,得出过硬的结论。

材料(8)是阿房宫复制品和图画,比较具体形象,但这是当代人的作品,虽可参考,但要注意是否符合史实。

在历史探究中对寻找到的历史资料按可信度先后排列,应该是考古挖掘的遗址遗物、历史文献和历史著作、实地调查考察、口耳传说、文学艺术作品等等。为什么如此排,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大体知道了。

5.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1)梁启超说“尤有一种消极性质的史料,亦甚为重要。某时代有某种现象,谓之积极的史料;某时代无某种现象,谓之消极的史料”(《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秦代后无阿房宫存世的记载:可见阿房宫已随秦亡而亡。

(2)综合考古证据、文献资料、历史著作、实地考察等等,至今为止,可基本证实阿房宫没有造或没有造好、烧秦宫室并非烧阿房宫。说明文学作品《阿房宫赋》有很多虚构夸张成分。

(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孙福喜找到的阿房宫毁于大火的证据和他的看法也值得重视。但是,随着研究的发展,考古的深入,可能会有更贴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严林祥: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要学会怀疑,要不断怀疑,要有根据地怀疑,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怀疑。要相信科学,相信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要迷信名人、名著、现成的答案、定势的思维……两位老师在探究中想充分地占有材料,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结论出发,用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对文学作品《阿房宫赋》、神话传说、严老师的口传历史、司马迁、班固的史学著作、出土文物、考古挖掘……都审慎处理,利用多种材料互证。事物在不断发展,真理也在不断完善,弓不要拉得太满,话不要说得太绝对。虽然许多时候我们的探究如盲人摸象,无法完全还原历史,但应尽量接近历史,尽量客观地解释历史、评价历史。

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有怀疑,才能有多元思维,才能不断发现真理、完善真理,才能创新。梁启超说“夫学问之道,必有怀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学皆然,而治史特其一例耳”(《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人才,而不是木材,人才有个性,有思想,有创新;木材不会思考,只能服从他人的摆布。中国现行的教育主观上想培养人才,但许多客观做法在培养木材,在文科教学中尤为突出,大同小异的教材,规定的答题标准,削足适履的思考,单调的教育评价模式……都不利于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我感到在历史学习中要突出八个字——学习、思考、怀疑、创新。

胡适的一幅书法作品(见右图),学生看了印象很深,可说是学习历史的座右铭,与上述八个字相辅相成。

文史结合探究阿房宫,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既认识到历史与文学的差别,也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探究活动本身就是为了求真而质疑,我们所作的尝试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其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教材还有许多可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高一语文教材中的《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以及高三的《过秦论》《六国论》《药》《秦晋觳之战》《荆轲刺秦王》《伶官传序》等。此外,可尝试将历史与艺术、外语、哲学等科,文科与理科等有机结合。都有互补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