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真心唤真情

2008-09-08孔祥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7期
关键词:个性实践探索作文教学

【摘 要】现在学生作文中符合“格式”的“新八股文”越来越多,这些文章缺少新颖的内容及真挚的情感,看不到学生自由思想的火花。本文将从学生作文现状、学生作文“真我”遗失的原因以及让学生找回“真我”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情感;个性;实践探索

一、“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柔弱窈窕的粉黛佳人王昭君在浩瀚的沙漠留下了阵阵驼铃声,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和平的责任。她辞别了莺歌燕舞的江南,辞别了金碧辉煌的汉宫,前往“长河落日圆”的大漠,用青春换来了汉匈人民的和平。若是她抽身逃离,卸去责任,那么横亘汉匈人民之间的将又是金戈铁马。正是她负起了责任,她成功地换取了汉匈两族的和平。

“为救苍生离水火,甘教薄命葬烟尘”,一位柔弱窈窕的女子,没有留恋宫廷的安逸与奢华,毅然选择茫茫和亲路。出塞队伍碾转前行,长空大雁翱翔,渐远渐逝,此时的王昭君,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只身一人深入大漠,但痛并不能掩盖她的快乐,为天下苍生而活,此生无憾。无悔今生,王昭君完美地诠释了快乐的真谛。于是,“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历史记住了她的名字。

这两段文字,出自同一个学生的两篇文章,第一段论证的话题是“责任”,第二段话题为“快乐”。像这样习惯性地每次作文使用相同的论据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现在作文一般都是立意自选,文体自定,为了从容应对,师生都使出浑身解数寻找必胜秘笈。于是,他们大都使用了看起来最为稳妥的方法: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无论是什么题目,都选写议论文,且多是选用“三段论”,“片段连缀式”;论据也是固定的,每次都是勾践、司马迁、王昭君、邰丽华、洪战辉、爱迪生、居里夫人等,似乎有这几个名人在手就可胜券在握,有时是把自己背熟的例子堆上去,也不考虑是否合适。甚至有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作文几乎全用司马迁、勾践和苏轼三个事例完成。可见“套作”到了怎样严重的程度。我们面对着这一篇篇极其相似的、几乎找不到作者真情的模式化文章,深感忧心、痛心。

二、“九洲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本该是思维活跃,情思无限,妙想连篇的,可不少学生的应试作文内容空洞,情感淡漠,语言平淡,甚至是内容雷同,结构一致。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教育者,应该好好思考。学生作文出现“万马齐喑”的现象,与教师的教学指导不无关系。

教师给予学生最直接的引导,影响也是最明显的。现在仍有不少教师奉行“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速成作文。以高考优秀作文为典范,进行铺天盖地的板块训练:让学生背论据,背名言警句,背精彩文段;行文时要注意“一三五”工程(一个中心,三个论据,五个段落);在开头或结尾运用类比、排比,在论据中引用诗词、名言。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作文犹如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在教授《病梅馆记》时,我曾深刻地反思:在高考培养模式的教育下,这些本该是活力四射,自然率真的孩子,在我们不断地“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之后,是不是“皆病也”。

学生背负着高考大山的压力,在“教室-食堂-宿舍”间艰难跋涉,他们的视野太狭小,难以看见外面的大千世界,他们的时间太紧迫,难以涉猎更多的好书,见不多,识不广,自然下笔艰难。在这样紧张的生活当中,他们会慢慢地消磨了热情,他们很多人可能极少感觉到生活中的真情。体会不到真情怎么办?只能凭空想像或写套路文章。再加上老师的千叮万嘱,耳提面命:要向高考靠拢,写立意高远,合乎规范的文章。于是,慢慢地学生再也不能“以我手写我心”,写作文也跟理科一样可以套公式。其过程是纯理性的思考,不需要真情的投入。而这种连自

己都不能打动的文章,又怎能奢求打动读者呢?

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作文“真我”遗失的现象高度重视,并大力倡导个性化写作,以求扭转这种不正之风。我想,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个“真”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生命之“真”,是生命之间相互维系的丝线,是生命源头的汩汩清泉。只要有“真情”就能造就鲜活文章。而这一份“真情”需要大家一起用真心呼唤。如果更多的人都为求真情之文付出行动,定会给作文教学带来清新东风。

当然,要羸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局面,更关键的是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亲密合作。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给学生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促发情感

高中的生活虽难免枯燥无味但只有做个“有心人”仍可以从中捕捉到精彩的瞬间,体会到从心底流淌的无言感动。因此,要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令人心动的东西。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之后,自然有了许多可写的素材。只要有了更多的生活发现及丰厚的情感累积,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不竭的灵感,文笔如泉涌般汩汩地流淌不息。

2.给学生一双翅膀,挣脱束缚,拥抱世界

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象泉源,文章好比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学生生活单调,泉源不够丰盈,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看到美好也发现丑恶。在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之后,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同时还可以借助阅读等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

3.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自由表达,倾吐情感

学生生活积累丰富了,情感积蓄丰厚了,就会有表达和倾诉的欲望,这时,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解除束缚,放飞自由。在内容上,可以表现欢乐,歌颂美好;也可以抒写伤感,抨击丑恶;可以关注热点、自由评说;可以谈论趣事、说古论今等。作文形式上,要积极开放,把选择体裁的自由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这样,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真切的体验与感受,表达真实的观点。

4.给学生一片灿烂的星空,合理评价,深化情感

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贯穿学生习作的全过程。习作前,要鼓励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挖掘生活素材,积蓄情感。写作时,要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让他们都能享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并大力提倡在作文时大胆抒写自我,张扬个性。写完后,积极倡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取长补短,促进相互间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作文及时评价,特别要注重激励性评价。评语要有亲和力,善于捕捉文章的闪光点,特别是学生真情凸现的地方。除了赞扬与鼓励,当然也要中肯、委婉地指出学生作文中情感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总之,只要学生用真心体验生活,用真情抒写生活,就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能走出困境,真正看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

【作者简介】孔祥丽,广西容县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个性实践探索作文教学
语言表达重“个性”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