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评价

2019-01-05李聪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奥氮攻击行为酸钠

李聪颖

研究发现[1]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几率达到25.49%, 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进行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轻躁狂的心境稳定剂, 是治疗狂躁症的常用治疗药物之一。但是对于治疗精神病性症状伴有的躁狂以及相对严重的狂躁症效果并不是很显著, 因此需要结合非典型抗精神病的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伴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对照组男22例, 女21例;平均年龄(47.49±1.32)岁;平均病程(5.02±1.34)年。观察组男23例, 女20例;平均年龄(48.02±1.44)岁;平均病程(5.32±1.5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停止所有抗精神病药物1周后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 口服奥氮平片, 初始剂量为10 mg/d, 1次/d, 可根据患者的状态对剂量进行调节, 但≤20 mg/d。观察组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 奥氮平片的应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丙戊酸钠片口服, 初始剂量为600 mg/d, 7 d后可根据患者病情对剂量进行调节, 最大≤1200 mg/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治疗期间不得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电休克同步治疗。对于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可应用护肝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PANSS总分、MOAS加权总分。其中PANSS的兴奋症状主要包括兴奋、敌对性、不合作以及缺乏冲动控制,PANSS附加攻击因子主要包括愤怒、延迟满足困难以及情感不稳;修改版MOAS共包括4个项目, 主要包括进行言语攻击、对财产进行攻击、自身攻击以及体力攻击, MOAS根据不同水平分为0~4级, 全部的加权分之和为总分, 具体加权方法为:言语攻击得分×1, 财产的攻击得分×2, 自身攻击得分×3以及体力攻击得分×4, 得分与攻击性成正比, 加权总分与总体攻击性成正比[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PANSS总分分别为(89.41±4.31)、(75.90±4.11)、(64.79±5.01)、(52.01±5.31)分;对照组分别为 (88.91±4.21)、(76.91±4.02)、(67.01±4.31)、(59.90±5.11)分 ;两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PAN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AS加权总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MOAS加权总分分别为(20.81±3.31)、(17.23±2.03)、(9.39±2.01)、(3.51±1.21)分;对照组分别为(20.79±3.13)、(17.32±1.87)、(11.41±1.95)、(5.78±1.31)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MOAS加权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MOAS加权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 使用氯氮平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效果较好, 但副作用较大。氯氮平的分子结构经过改造形成了奥氮平, 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类药物, 药理作用与氯氮平基本一样, 但其安全性显著优于氯氮平[3]。奥氮平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患者的中脑边缘系统中的多巴胺通路, 使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得到释放, 其镇静效果更加显著, 同时奥氮平可以通过使H1受体受到阻断, 从而起到较强的镇静效果, 从而对患者的兴奋性进行控制[4]。

丙戊酸钠是一种情感稳定剂, 属于拟5-羟色胺(5-HT),可以通过拟γ-氨基丁酸能对去甲肾上腺素(NE)能进行抑制, 进而对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控制, 与抗精神病类药物结合使用效果更优[5]。本研究对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进行了评价[6,7], 通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PANSS总分、MOAS加权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PANSS总分分别为(64.79±5.01)、(52.01±5.3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7.01±4.31)、(59.90±5.1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MOAS加权总分分别为(9.39±2.01)、(3.51±1.21)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1.41±1.95)、(5.78±1.31)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丙戊酸钠是一种情感稳定剂, 对于治疗暴力攻击行为的狂躁症具有理想的效果, 对于同时伴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与抗精神病类药物联用,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类药物,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的特征,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显著提高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8,9]。但本次研究进行的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患者的症状改善状态以及药物所导致的血液生化学的变化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 对于治疗效果的进一步证实还需要更长时以及更大样本的研究, 本次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更加显著, 安全性更高, 患者的耐受性以及依从性更高, 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奥氮攻击行为酸钠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奥氮平原料药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