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2017-07-19文胡琳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年龄特征佳佳成人

文胡琳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文胡琳

“老师,她拿走了我的玩具,那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晨晨委屈地向我倾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但这时,我不由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这样的经历,在这种时候心里充满了不满与敌对的情绪,但这些情绪在当时是不允许被表达出来的,还必须做出谦让的样子,让别人玩自己很想玩的玩具。因为大人总说:“好孩子要谦让。”现在,我作为大人却差点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不能不让我提醒自己:难道你要让你的孩子也受同样的委屈?也让你的孩子作出违心的选择?不,应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幼儿是纯真的,但绝不是毫无思想;幼儿是弱小的,但绝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多样的行为动机。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先生说:“孩子的优点、缺点往往在一条直线上,这头是缺点,那头可能是优点,鲁莽的孩子往往比较勇敢;固执的孩子往往有主见;不太谦虚的孩子可能比较自信;爱出鬼点子的孩子一般比较聪明……”想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得注意到方方面面。

了解孩子吧,做孩子的朋友

鲁迅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必须先行了解,倘不先行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内心世界,他们有时会语出惊人,有时会桀骜不驯,每当这时,教师都不要着急,要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童心来理解童心,理解孩子的言行。

幼儿有着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年龄特征”,如果我们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而用成人世界的行为规范去衡量幼儿的行为,我们就会认为幼儿是在“犯规”“惹祸”,“惹祸”行为的背后,大都隐匿着其“年龄特征”。我们对幼儿“惹祸”行为作以下小结,发现他们多是由以下年龄特征造成的。(1)喜欢模仿成人:例如幼儿由于头一天看到爸爸给皮鞋擦鞋油而使皮鞋变得锃亮,第二天把班上的搽脸油抹在了墙上,她仅仅想使墙变得亮堂一些;(2)动作发展不成熟:幼儿由于细小的动作不到位,手眼配合较差而经常发生损坏东西的现象,如碰掉了保温桶的水龙头;(3)喜欢游戏:有的幼儿由于急于抢占自己喜欢的活动区而把大便拉在裤子里;(4)好奇心强:有的幼儿不知道小苗是否有脚,不知小苗为什么会“站”住而贸然拔掉刚长出的小苗;(5)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有的幼儿看到老师用消毒水泡塑料玩具而在家用消毒水洗绒布玩具,结果使得玩具全部褪色;(6)感情冲动、自制力差:有的幼儿由于憎恨故事里的鳄鱼而用手抠掉小人书里的鳄鱼形象。

教师对幼儿的这些行为应感到非常熟悉,他们的“惹祸”往往是无意的,是始料不及的。而且经常是“惹祸”后因经验不足,技能技巧有限,加之担心成人的不满意和批评,更是手忙脚乱。如果我们冷静下来认识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幼儿的不成熟性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这就是对幼儿的最基本的了解,就是真正地以幼儿的眼睛来看世界。

当然,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让幼儿知道老师是了解自己的,不用担心会遭到批评与指责,更不用手忙脚乱,老师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会化解自己心中的一个个小问号,老师和自己是好朋友。

尊重孩子吧,让我们同感同受

幼儿教育是在理解、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进行的,失去了爱和关怀的教育是无法沁入幼儿心田的。幼儿是有自尊心、需要关怀和尊重的人,他们正处于人格建立与发展的时期,在这关键时期,尊重理解孩子仅仅不能挂在口头上,不管在教育活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抑或是处理突发事件时都绝不能把尊重理解幼儿扔在脑后。教师应该探究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而不应简单地判定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例如,一位家长向我诉苦:“我这个儿子真是不懂事,昨天在我一位同事家办丧事,儿子没人带,我就把他带去了,没想到他跑来跑去,别人都在哭,只有他不断地边玩边笑……”细想一下,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有喜、怒、哀、乐的波动是难免的自然反应。孩子与成人一样,也有这些感情的波动,只是孩子年纪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够,不会因时因地而适当地控制,一遇到刺激,立即便有反应,不管那是喜庆或哀悼的日子,孩子的情绪都是随他自己的感受一触即发,关键是成人要不断引导孩子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况且,孩子对这件事不理解,产生不了悲哀的情感,我们应理解并尊重孩子这一特点。听我这样一分析,这位妈妈对自己的儿子多了一份理解与尊重,不再责怪儿子了。

有一次午睡起床,大部分幼儿都已起床,只有佳佳仍躺在床上。我提醒她:“佳佳,快起床喽!”听我催了,她慢吞吞地坐起身,立刻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佳佳把床染红了!”我一眼望去,只见佳佳穿的粉红背心,在腰上有一大片湿,身下的被单也被印上了水渍。“老师,这是我出的汗!”佳佳忙解释,并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领悟到了佳佳的“用心良苦”。孩子虽小,但她也想维护自己的自尊,她极力掩饰,说明她已觉得这样不好,我又何必一定要揭穿她极力想保守的这个“秘密”呢?小时候自己尿床了,不也不想让妈妈告诉别人吗?于是,我会意地说:“是不是你睡得太香了,所以出这么多‘汗’自己都不知道?”听我这么一说,她立刻满意地笑着点了点头,取来了自己的换洗衣裤,将尽是“汗水”的湿衣服换了下来。一个下午,佳佳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和小朋友玩得很高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或大或小的“错”,不过成人会以合乎情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求得自尊,而孩子面临始料不及的事,只会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加以解释,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保护他们的自尊。假如忽略了这些,就会从成人的角度,认为孩子做错了事还不承认。于是采取批评的教育措施,结果无意中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如果我们能让自己多保留一些童心,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随时设身处地地体察幼儿内心,捕捉、分析、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要,我想我们一定能走进每个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

相信孩子吧,给他一个私人空间

这里所说的“私人空间”有两个范围:心理上的私人空间和时间上的私人空间。

从心理上来说,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而我们常常把成人的思想加在孩子身上。分点心时,我们常说:“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的老师生怕孩子多拿,有的老师是出于常规的要求。但是,如果相信孩子,我们会说:“这些食物足够我们每人拿一份的。”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多,成人的慷慨会让孩子感到轻松。

从时间上来说,教师应该给孩子创设一定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空间,孩子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有助于他们发展内在的潜能与个人兴趣,那一份喜悦,与在教师范围下所做的任何事的感觉是不同的,因为这是他们独自做到的,他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没有必要限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受到诸多限制,就不能自由地舒展身心,更不会获得个性的发展。

陶行知曾作过一首诗:“人人都说孩子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孩子还要小。”所以,教师只有相信幼儿,才会主动地去鼓励幼儿,而幼儿会在教师的鼓励、关注下了解到老师是喜欢自己的,是相信自己的,从而充满信心地去面对以后的一切。

孩子的世界是湛蓝的天空,蓝得令你心静;是碧蓝的海洋,透彻得使你心醉;是洁白的云朵,皎柔得让你心颤;是莹莹的星空,深邃得使你心怡,只要你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用孩子那明亮的眼睛去照亮世界,用孩子那金子般的心去感受世界,那么,你就能走进孩子们那七彩的世界。

(江苏省南京市淳溪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年龄特征佳佳成人
我的校园
选择
成人不自在
素描头像四分之三、侧面正面、年龄特征等画法解析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分析
Un rite de passage
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