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出智慧 陶出新我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下幼儿园自主户外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2017-07-19朱秋勤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梯子户外活动陶行知

文 朱秋勤

动出智慧 陶出新我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下幼儿园自主户外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文 朱秋勤

陶行知认为:“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体育运动是人们收获健壮体魄的良好途径。因此,让幼儿参与运动、喜欢运动是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下,以班级特点出发,用儿童喜爱的自主户外游戏作为引线,在与幼儿共同发展的同时,帮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激发创新意识,发展想象能力和获得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养成锻炼身体习惯的同时,形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良好品质。

陶行知;创造教育;自主户外游戏;组织与指导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激发人们持续的热情。本文正是以户外自主游戏为契机,结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自由创新与自我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游戏逐渐形成“模仿→自主→创造”的过程,在获得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推动他们不断探究,从而使幼儿爱上思考,爱上运动。

一、有创造意识的教师成就创造意识的孩子——与幼儿一同成长

陶行知对教师期望的标准是:“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知道虽然幼儿存在着一定的成长精神胚胎,但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成人的正确引导。同时幼儿对教师的崇拜也使得他们在有意无意中模仿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做个有创造意识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创造意识的孩子。

(一)投放户外材料的创意

材料的投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观察和开发。在观察中分析幼儿的动作发展,发现符合幼儿的户外活动材料,寻找身边可利用的物品,根据幼儿游戏进度循序渐进地为幼儿提供他们喜爱的互动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和游戏中拥有智慧的眼睛及双手,不断发现新材料或旧材料的新功效,并及时引发幼儿与新材料的互动。

如:在玩沙池中我们投放了许多塑料的铲子、桶、小推车、钉耙等常见的玩沙工具。很多时候孩子们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兴趣有下降的趋势,正在我想怎样能给幼儿添加一些新材料时,月月跑了过来说:“老师,这个皮球坏了。”这给了我灵感,皮球的硬度和塑料不同,将破皮球做出深浅不同的篮子,这让孩子在玩沙的时候又有了新的体验。

(二)解决游戏问题的创意

游戏在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合作机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使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往往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而陷入无助状态。当幼儿不能独自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与幼儿冲突有关的情境,让幼儿观看并讨论情境中的冲突是如何产生和解决的。帮助幼儿能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如:户外活动开始了,在给动物搭建房屋时小玲不小心把积木掉到地上碰倒了瑶瑶的长颈鹿,瑶瑶委屈地哭了,小玲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说:“对不起。”我走过去问:“是发生意外了吗?你们有没有叫救护车呢?”瑶瑶还没有进入状态,她难过地说:“她把我的长颈鹿弄坏了!”“原来是长颈鹿腿受伤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帮助它吧。”于是我们一起去寻找可以包扎的东西。小玲拿来了上次运动会时用的彩条,我们也找到了做手工的布块,最后两个小朋友在共同“救治”小鹿中将原来的不愉快都忘得一干二净。

二、有想象空间的教育成就有想象空间的孩子——助幼儿捕捉灵感

陶行知指出:“我们要真正承认小孩有创造力,才可能不被成见所蒙蔽,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教师只有承认了幼儿的创造力,给予其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解放、活化幼儿思维,让其为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

(一)给予幼儿足够自由空间

陶行知主张“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语言解放、空间解放和时间解放”。可是,由于受传统观念与习惯的影响,幼儿园游戏的内容、玩法、场地等,往往都掌握在老师的手中,老师在游戏中一如既往地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掌控着游戏的进展,因此使游戏丧失了诸多本应有的功能。所以,解放幼儿,赋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拥有快乐和无穷回味的关键,也是幼儿获得发展权利的前提。

如:小辉平时喜欢爬到椅子上跳来跳去,而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又很少投入桌子、椅子等器械,我越不想让幼儿玩,他们就越想玩,于是我就将椅子搬到了户外。有了椅子的帮忙,小辉的户外活动变得活力十足,他不仅用凳子来跨栏、走平衡木、跳跃、举杠铃,还创编了“椅子操”,这让我们喜出望外。有了户外椅子,小辉在教室学习时也很少在椅子上跳来跳去了。这就是给予幼儿自由空间的惊喜,充分释放了幼儿潜在的能力。

(二)引导幼儿感知创意灵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当下幼儿教育强调幼儿的自主性,但这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如何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乃至于自己或同伴的某一个动作和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新游戏的生成点,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在自主户外活动进行过程中,在用原木积木搭建房屋时,小艺说:“这些房子都是一个颜色,有点单调。”对呀,我们只考虑到了原木积木对幼儿的吸引,却没有想到五颜六色也是幼儿的最爱。于是我们在离园活动中组织了“彩木谈话”,收集孩子们的意见,久而久之,户外自主活动又多了一项:为器械美容。

三、有突破创新的体验成就突破创新的幼儿——让幼儿发现新我

在游戏中进行新的尝试和突破,让幼儿获得突破自我的体验,让他们自己探索一物可以多玩,小伙伴们之间也可以探讨不同的玩法。这让幼儿在不断突破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让他们更乐于挑战和运动。

(一)创造突破自我的机会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创新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更要为幼儿创造突破自我的机会。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突破目标,并引导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游戏进行创编。

如:为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加丰富,我们投放了梯子,梯子的用处可真不少,孩子们用它“翻山越岭”玩得十分开心。但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是把梯子架在其他物体上,然后爬上去再爬下来。幸好我们在投入新材料或开展新游戏时,有通过录像和照片的方式来进行记录的习惯。于是我给幼儿播放了录像,看看自己是怎么来运用梯子的。孩子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大家的讨论下,下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梯子玩法上有了突破。

(二)鼓励成长体验的交流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最熟悉也最擅长的工作,对于游戏幼儿比教师更有话语权。教师应重视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评价,将主动权交给幼儿。同时当游戏没有进展或是新游戏诞生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同伴交流游戏经验。使幼儿在持续思考和吸收外在经验中获得提升,慢慢地感受到自己的创造价值,让幼儿更自信地融入游戏。

如:在梯子运用的讨论后,幼儿游戏引发了“梯子热”现象。于是我就“玩梯经验”作为交流的重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同伴游戏,活动后互评。互评中,小凯提出:“新梯子变长后很容易掉下来。”小景及时给出他的经验:“把脚放到梯子里勾住就不容易掉了。”之后,小凯运用到了游戏中,果然效果很好。

陶行知认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户外活动是以幼儿为主,容易形成动手不动脑的问题,自主二字存在着教师容易忽略自身在其中起到的创造性作用的现象,幼儿游戏处于原地踏步想象。因此,教师要根据地区、班级、个别幼儿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创造的力量,激发创新思维,这将长久地作用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学习与工作,让他们成为“创造之人”。(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文佳贤.启迪行知智慧,点亮创造之光——浅论陶行知思想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4.

猜你喜欢

梯子户外活动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木梯子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架个梯子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