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户外环境改造策略

2017-07-19文朱志清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园所儿童运动

文朱志清

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户外环境改造策略

文朱志清

儿童把周围的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的世界。童年是一个运动的阶段。没有哪个生命阶段,会让运动承担如此重要的作用。在江苏省提出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下,我园从领导班子到一线老师认真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深刻剖析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园所现有的条件,创造出更加多元化、游戏化的园所环境。

一、分析园所现状,确诊发现问题

问题一,原有的地面以水泥地和塑胶地为主,课程游戏化退出之后,我们意识到场地的利用率低。特别是水泥地面对幼儿活动的影响,不利于幼儿活动的开展,老师也因场地的原因,对幼儿的行为加以“安全为上”的控制。

问题二,户外场地的功能已不符合幼儿游戏玩耍的需求。户外活动布局不够合理,户外环境的功能区域较为单一,缺少自然探索区和绿地,也缺乏必要的沙水区、攀爬区等等。户外设备多为人工材料,缺少自然环境的利用,生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问题三,由于户外面积有限,原有的场地只限于单一的大型滑梯。如果再增加大型的设施,明显场地不够;另外园所内适合幼儿攀爬、钻爬的设施相对较少,如何利用现有的场地改造,也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户外缺少幼儿可以放松、休闲的场所。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园将北边的场地进行翻建。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设立了结合运动、草地、沙水于一体的活动区,完善了自然环境的打造,又增强了园所的生态效应。

二、明确改建思路,细化设施设置

(一)以幼儿为本,让环境与游戏对话

为了让儿童和谐健康地成长,游戏空间必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有地方可以玩,这个地方的建筑和设施都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求;二是尽可能地给儿童提供去发现、尝试、勘察和自己动手做的机会。儿童同样也需要在这个游戏空间内进行自己的选择,获得个体感官和自主行为的发展。

结合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我园确立了以幼儿为本,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思路,确定了以安全性、多样性、趣味性、生态性等为建设原则,创设出一个适合儿童运动游戏的场地,凸显园所“为孩子健康的一生奠定基础”的办园理念。将教学楼北边场地的硬质地全面挖除,重新填土种植上绿草地。在草坪上设置适合平衡项目的梅花桩、趣味荡桥、小拱桥等设施,完善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适合幼儿探索、发现的生态效果。种上几棵果树、常绿树、落叶树,让孩子们感受不同季节的风景。这块绿地也给了孩子们寻找大自然中宝贝的机会,在绿地上嬉戏玩耍捉迷藏,俨然成了孩子们开心的乐园。

沙池区和清洗区的设立,为幼儿提供了更好的游戏场地。我园在草地和硬质地的交界处,设置了大约30平方米的沙池,可供20名幼儿在里面自主游戏。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了不同的玩沙活动。如小班的孩子喜欢挖沙,在沙池中探宝,老师们则故意埋下各种玩具供幼儿玩“挖宝藏”的游戏,孩子乐此不疲。中大班的孩子在沙池中自主构建沙雕、水渠等,幼儿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课程游戏化精神得以充分展现。

(二)从平面到立体,挖掘场地空间魅力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有限,于是墙面及墙角的利用,成了我们进一步拓展的范围。我们在墙边设立了供幼儿攀爬的攀登架,有木质的,有轮胎型的,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需求设置情境进行游戏活动。

我们还在幼儿园的墙角下功夫,利用墙边空余的十几米空间,设立了适合幼儿钻爬的网状隧道。幼儿由低处向高处进行钻爬,即锻炼了幼儿手脚的协调能力,发展大肌肉动作,又帮助幼儿克服恐高的心理,完成隧道钻爬任务,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

为了让儿童和谐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下,希望构建一个游戏的空间。这个游戏空间必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有地方可以玩,这个地方的建筑和设施都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求;二是尽可能地给儿童提供去发现、尝试、勘察和自己动手做的机会。儿童通过在这个游戏空间内进行自己的选择,获得个体感官和自主行为的发展。

游戏化;环境改造;策略

另外,利用教学楼的外墙边角,我们设置了活动雨棚,解决了下雨天户外运动器械安置的问题。

(三)因地制宜,开辟幼儿发展新领地

《指南》中提出,要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我园原先的种植园地只有两块地,在课程游戏化提出之后,我们克服困难,把车棚面积缩小,又开辟了两块种植园地。近百平方米的种植地基本满足了幼儿小组化学习的要求。孩子们在一季一季的种植活动中,播种收获,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种植土豆、萝卜,了解地下茎的特点。玉米从种下去,到一天天看着它们长高、结果,观察玉米的生长规律,感受成长中的等待,体验收获的乐趣。在一次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深刻体验了“大自然即课程”的思想。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要在大自然和人文景观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园增设了儿童休闲区——“歇歇脚吧”,打造出画满绿植的墙面、儿童式的碳化桌椅、富有童趣的小动物绿植、卡通造型花卉等。给户外活动的孩子提供可以休息的场所,也增强了富有趣味、美丽的校园环境,给园所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以课题为推手,提高游戏效率

游戏环境的打造给幼儿户外活动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那么如何使充分利用场地,如何结合我园《幼儿园运动游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度挖掘呢?我们又需要提供哪些软件上的供给呢?

首先,合理分配三大时间段。将晨间活动分布在各个游戏区域;协调好大型设施活动的班级时间;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年级组为单位划分,更有利于老师们的自主安排,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班幼儿活动的需求。

其次,在保障幼儿安全性的基础上,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我园除了购买一部分游戏材料之外,还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作出具有安全性、创新性的运动器械。充分利用不同的器械,进行相类似的游戏;运用相同的器械,进行自主性、创造性的户外游戏活动。

最后,丰富的户外游戏场地及材料,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质的保证。同年级组的老师们经过教研,通过观察幼儿的需要,在跳跃区、平衡区、投掷区等区域,不断更新、增加器械,挖掘活动材料的本身价值和可能价值,创设出多样性的户外游戏活动内容。结合我园的课题《幼儿园运动游戏的实践研究》,将晨间、户外的游戏活动时间作为我们课题的源泉,挖掘运动游戏的课程建设。在运动游戏课程的基础上,幼儿又将所学的经验运用到游戏当中。这样的良好循环使幼儿在操作、积累、再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促进其自身各项能力的发展。

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下,我园户外游戏环境的打造和促进幼儿在运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行为的本身。显而易见的是,不断丰富的运动经验能够提高幼儿自身行为能力和运动技巧,让幼儿变得更加敏捷和灵活,同时,对增强幼儿的自信也很有好处。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新城幼儿园)

[1]雷娜特·齐默尔.幼儿运动教育手册[M].2008.

[2]陈慧军,张肖芹.幼儿园环境设计与指导[M].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5.

猜你喜欢

园所儿童运动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不正经运动范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