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班的区域活动

2017-07-19文葛祥华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区域游戏

文葛祥华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班的区域活动

文葛祥华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区角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因此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特点:如自我保护意识弱、活动范围小、活动经验缺少等,我们创设了温馨的、熟悉的像家一样的环境,并建立以幼儿喜爱的“三只熊”“白雪公主”“喜羊羊”等为区域名的多个娃娃家,内设不同的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的兴趣。同时按照各区的活动特点将其分为相对安静的和活动性较强的两大类,如“白雪公主”家的阅读区、美工区相对安静;“三只熊”家的建筑区、角色区活动性较强。这样幼儿活动时既避免了相互干扰,又可以相互作用和补充,形成合理结构,可以较好地发挥整体化功能。

此外我们还结合教室内外的结构合理地布置区域,如将建构区设置成完全开放型,将它设在活动室的一角,有相对开阔的空间,内设许多大型的积木、纸箱等,幼儿可以大胆地想象和发明创造;它将阅读区设置在安静的卧室中,并在地面铺设地垫,放有棉靠垫,与卧室温馨、舒适的环境相一致,营造了安静的阅读环境。

一系列温馨、熟悉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区域,让幼儿感觉像在家一样自由、温暖。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区域中,很快喜欢上了幼儿园。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自信、大胆,越能主动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

有选择、有针对地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小班幼儿喜爱摆弄游戏材料,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投放的玩具种类不宜过多,而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充足。另外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发育不是太完善,有的精细动作不协调,因此要准备大型的、软的玩具材料,满足幼儿需要。此外可增加成品材料,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游戏情节。如在“三只熊”家,投放饮料桶制作的“熊宝宝”,准备许多玩具食物,孩子们可学爸爸妈妈喂自己吃饭的样子,一勺一勺舀起食物放进熊宝宝嘴里。增加了游戏情节,锻炼了孩子的小肌肉群。在建筑区投放废旧纸箱、易拉罐等,孩子们由最初的摆长过渡到垒高,最后过渡到几个人合作垒高,孩子们在倒、垒之间开心游戏,不停探索垒高的技巧。丰富的材料给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幼儿的游戏情节得到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区域活动正是幼儿获得知识和成长的必要途径,它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从中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等。下面笔者结合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谈谈自己的感受。

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和成长的必要途径,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从中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令其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等。

小班区域活动;区域环境;区域材料

此外区域材料的投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游戏的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游戏的兴趣和质量。如在“喂熊宝宝吃饭”中,如果总是用勺子舀珠子或玩具饼干玩,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在后来的游戏中,我们准备了花生米、饼干,并告诉孩子们这些食物必须捣碎了才能喂给孩子吃,增加了游戏环节,孩子们依旧兴趣盎然。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但是在游戏中也经常看到有的幼儿玩着玩着就不玩了,开始到处窜区。经过观察分析原因有三个:一是操作材料引不起幼儿兴趣;二是幼儿活动中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三是幼儿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其他区域活动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时刻观察幼儿的兴趣和操作情况,选择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支持、引导、激发幼儿再游戏的欲望。如:一天,我习惯性地观察着每个活动区的情况,观察到“小医院”时,发现“小医院”里的三名幼儿还没进入到游戏状态,虽然有了护士、医生、药剂师的角色,但是没有玩起来。我假装肚子疼走到护士那里,“小护士”问我怎么了,我说要挂个号,她立刻用笔在纸上划了两下,给了我张小纸条,于是我来到医生那里,医生先用听诊器听诊,又按了按我的肚子,“确诊”后给了我一个小纸条,让我去取药,到了药剂师那里,他很认真地找了瓶药搁在我手里,但没告诉我如何吃,我赶忙问他:“这药怎么吃呀?”他想了一下告诉我:“一天两次,一次2片。”离开之后,我又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发现他们活跃了起来,而且他们这次要比刚才玩得更丰富了,这个“小医院”终于“活”了起来,孩子们不再仅仅是担任自己的角色,自己玩自己的,而是把自己的角色融入了一个大环境里,这可能就是老师适时介入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观察到幼儿活动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进入到游戏中,孩子们通常可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如在用纸箱垒高的游戏中,孩子们开始只是你一个我一个地抢着往上加高,不管叠放的顺序,结果垒不到五六个箱子便倒了,开始孩子们还是很高兴,后来慢慢地垒不高,就互相埋怨起来,谁最后垒的,就不让他玩了,有几个孩子便哭着告状:“老师,周涵不让我玩。”看到孩子们这样,我及时介入到游戏中去,启发孩子去观察垒不高的原因,如:各自摆自己的箱子,箱子底没摆齐,小朋友没有互相帮助等。孩子们找到了垒不高的原因,因此在下面的游戏中,他们找出了一个孩子整理不齐的箱子,结果箱子越摆越高,可是新的问题又出来,孩子们个子矮,往高处摞时够不着,其中一个便搬来小椅子,一个幼儿便扶着小椅子让他站上去继续往上垒。此游戏环节可看出孩子们之间已经学会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学会分工合作了。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要符合《纲要》精神,它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幼儿是活动区的主人,活动区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环境,教师如何设法引起幼儿的活动动机,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使每位幼儿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的区域活动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仍是我们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尊重孩子,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区域活动更具科学性、时效性,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平台,让活动区切实成为孩子们的又一位导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中心幼儿园)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赵莉.小班区域情景创设研究和实践[J].成长之路,2010,(20).

[3]王景.浅谈小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05).

猜你喜欢

小班区域游戏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分割区域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