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酪酸梭菌活菌片在肠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2016-12-17李志明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内三科肇庆526040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梭菌息肉内镜

李志明(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内三科 肇庆 526040)



酪酸梭菌活菌片在肠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李志明(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内三科肇庆526040)

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应用在肠息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肠息肉手术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3)。对照组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黏膜修复、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率、肠黏膜修复率、伤口愈合时间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能有效预防术后出血、促进伤口愈合、加速肠黏膜修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肠息肉酪酸梭菌活菌片肠黏膜出血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病变,由黏膜细胞生长聚集形成。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1]。虽然大部分息肉确诊为良性,但由于其与癌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受到重视。目前,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一般为电内镜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但也有易发生术后出血、预后效果差等缺点。本文主要研究酪酸梭菌活菌片在肠息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进行肠息肉手术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3)。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0.26±7.9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1.83±5.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选择标准[3]:①钡剂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或纤维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肠息肉并进行电切手术。②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无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④近期未进行大型手术。符合上述标准者可纳入研究。

1.3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肠息肉围手术期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术前2d开始服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服用规格:2片/次、3次/d)。治疗9d后,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出血和肠黏膜修复情况。

1.4评判标准

1.4.1黏膜修复情况评判标准[4]:两组患者均使用电镜观察肠黏膜修复情况:①0级:黏膜正常。②1级:黏膜充血,血管模糊。③2级:黏膜接触性出血。④3级:黏膜有自发性出血。⑤4级: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总有效率=0级例数/总例数。

1.4.2术后出血评判标准:隐血试验结合肠镜判断伤口出血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阳性7例,阴性76例,出血率8.43%,对照组阳性28例,阴性54例,出血率34.1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肠黏膜修复情况:对两组患者肠黏膜修复情况进行比较(表1)。观察组治疗后的肠黏膜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发于30~40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便血、腹胀、便秘、黏液便等症状为主。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均可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结直肠腺癌是由息肉进展为结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5]。因此,及早切除可以切除的息肉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和预防息肉的形成和复发。

目前临床针对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内镜下高频电凝摘除法,具有快速、安全、经济、微创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临床切除肠息肉的首要方法。但内镜下息肉摘除术也伴有术后出血、易复发、伤口愈合缓慢、易发生大量并发症等问题,研究可有效加快伤口愈合和减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酪酸梭菌活菌片是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络酸梭菌。络酸梭菌进入肠道后,能对TNF-α、IL-8等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产生抑制作用,预防和治疗术后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络酸梭菌在人体内能迅速分泌出络酸,大量研究表明,络酸是肠黏膜70%的能量来源,能促进术后受损黏膜的自我修复,减少术后出血。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出血率(8.43%)远小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率(34.15%),观察组黏膜修复情况(97.59%)明显好于对照组(61.20%)。这足以表明,络酸酪酸梭菌活菌片对肠息肉手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研究证明,息肉经过治疗后再次复发,其恶变发生率将大大提高。络酸作为一种强效抗癌制剂,不仅能够预防息肉复发,还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预防再生息肉的恶变。

因此,我们认为酪酸梭菌活菌片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息肉摘除术后出血、促进伤口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殷建红,高峰玉.酪酸梭菌活菌片在电切肠息肉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5,27(2):102-104.

[2]邓德昌,方晓明,居海红,等.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2609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1301-1303.

[3]宋雯,赵梁,朱萍,等.肠息肉发生发展与诊治研究新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9):876-879.

[4]王丹珠.内镜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34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9(1):30,32.

[5]张晓华,朱人敏,杨妙芳,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2):124-127.

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051-01

猜你喜欢

梭菌息肉内镜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