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12-17袁德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三科牡丹江157011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普罗阵发性心动过速

袁德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三科 牡丹江 157011)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袁德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三科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维拉帕米治疗,观察组行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窦性心律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维拉帕米普罗帕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中心内科较为多见的疾病,是出现于心房与房室交界区的急性心脏疾病。该病患者心率往往骤然升至每分钟150次,极大威胁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PSVT的方法主要有刺激迷走神经、射频消融及药物疗法等。然而因该病发病较为突然,临床中较多选择药物疗法以达到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1]。本研究选择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观察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等方法确诊。其中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81±2.35)岁;心率162~243次/min,平均心率(192.4±10.5)次/min;合并疾病:8例高血压、5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3.65±2.40)岁;心率165~246次/min,平均心率(192.7±10.8)次/min;合并疾病:9例高血压、4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排除标准:①伴肝脑肾肺等严重疾病者;②伴出血风险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精神、意识障碍者;④不同意本次研究者。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①对照组行维拉帕米(生产单位:上海禾丰制药;批准文号:H31021343;规格:2mL:5mg)治疗,将5mg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溶于20m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注(应注意输注时间不小于5min),若治疗15min后症状未明显改善则根据上述剂量再次静注,应注意用药总量<15mg。②观察组行普罗帕酮(生产单位:江苏鹏鹞药业;批准文号:H32021004;规格:10mL:35mg)治疗,将70mg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溶于20mL葡萄糖溶液进行静注(应注意输注时间不小于5min),若治疗15min后症状未明显改善则根据上述剂量再次静注,应注意用药总量<210mg。患者均于心电监护下实施药物治疗,仔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若用药期间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胸痛及晕厥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选择电复律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1)疗效评判标准[2]:①显效:治疗后,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半小时内恢复为窦性心律(每分钟80~100次),3h内未发现复发情况;②有效:治疗后,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半小时内心率显著变慢但未恢复为窦性心律;③无效:治疗后,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无明显变化,半小时内室上性心动过速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20例,其中显效10例(50.0%),有效9例(45.0%),有效率为95.0%;对照组20例,其中显效7例(35.0%),有效8例(40.0%),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复律时间分析研究:观察组复律时间(8.0±0.8min)与对照组(17.6±1.5min)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研究:观察组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Ⅰ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头晕,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共发生6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停搏,2例头晕,1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症状经对症处理均未发生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中常见的异常心律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等症状,发作时间较长,往往会导致头晕甚至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长时间反复发作会严重损害患者心脏功能,因此及时恢复心率对于保护心脏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部麻醉效果,能够直接作用于心房与心室,延长其不应期,并改善心肌细胞阀电位及传导系统,对于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3]。维拉帕米属于Ca+阻滞剂,具有抑制窦房及房室传导,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延长心肌不应期,可明显改善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4]。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窦性心律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春飞,陆备军,赵宇程.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1,22(48):4572-4574.

[2]李彦崇,马俊敏.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60-161.

[3]马宇凌,蔡洪波.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8(8):31-32.

[4]王静,乔燕燕,鞠伟伟,等.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60-161.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063-01

猜你喜欢

普罗阵发性心动过速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思考心电图之169》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肺癌症状早知道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