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6-12-17李亚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牡丹江157000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吡啶溃疡性结肠炎

李亚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牡丹江 157000)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李亚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行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均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指出现于结肠黏膜及其下层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未清晰,病灶范围主要位于乙状结肠、直肠等部位[1],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腹痛等症状,具有病程长、较难根治等特点。目前临床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多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但服用后极易导致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本研究选择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符合诊断标准[2],同时通过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确诊。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8± 4.5)岁;病程半年~5年,平均病程(2.46±0.83)年;病情程度:21例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病灶部位:28例直肠及乙状结肠、17例全结肠。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1.5±4.6)岁;病程半年~5年,平均病程(2.48±0.85)年;病情程度:22例轻度,16例中度,7例重度;病灶部位:29例直肠及乙状结肠、16例全结肠。两组年龄、性别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药物如5-ASA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等。①观察组行美沙拉嗪肠溶片(生产单位: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批准文号:H 19980148;规格0.25g/片)治疗。急性发作期患者,4次/d,4片/次;维持治疗:3次/d,2片/次;②对照组行柳氮磺胺肠溶片(生产单位:上海三维制药;批准文号:H 31020450;规格0.5g/片)治疗,初始剂量为3g/d,3次/d,若患者未发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逐渐提高用药剂量至每天5g,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用药剂量降至维持量(1.5~2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月。用药过程中,患者初始用药剂量应维持在1~2g/d,若用药剂量大于4g则应考虑药物毒性是否增加。症状较轻者及缓解期患者可将用药剂量维持在每次1g。

1.3观察指标:疗效评判标准[3]:①显效: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消退,大便频次每天小于3次,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结肠镜检测未发现异常;②有效: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结肠镜检测发现伴有轻微黏膜充血,病灶部位的溃疡、糜烂等基本消失;③无效: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未发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效30例(66.67%),有效13例(28.89%),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22例(48.89%),有效10例(22.22%),有效率为71.11%,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两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病例。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其中3例粒细胞数量降低、1例呕吐,发生率为8.89% (4/45);对照组共出现10例不良反应,其中4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降低、1例头痛、5例皮疹,发生率为22.22%(10/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几年,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呈升高趋势[4],目前尚缺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效药物,所以临床中往往将其与克罗恩病联合归为难治性肠炎一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日常工作生活,柳氮磺吡啶为第一个治疗UC的药物,然而因其存在磺胺基团,极易给患者造成多种不良反应如恶心、皮疹等,所以使该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影响。美沙拉嗪在结肠部位可被水解为两分子5-氨基水杨酸,从而有效预防因服用柳氮磺吡啶所致的副反应。美沙拉嗪有利于溃疡面的快速愈合,其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脂肪酸过氧化及抗体的出现、清除氧自由基等。临床中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柳氮磺吡啶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①疗效:美沙拉嗪能够明显改善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②安全性:美沙拉嗪服用过程中副作用较少,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综上所述,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均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柳汝明,吴斌,赵雨晋,等.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181-186.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52.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9,30(12):488-494.

[4]刘伟,陈诗华,罗刚.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1):125-126.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059-01

猜你喜欢

吡啶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有机硼敲开吡啶药物合成“新大门”
多株吡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性能与生物膜形成特性的研究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2—氯吡啶的合成及应用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