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历史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2024-06-26金小婷张自娟

丝绸之路 2024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学黄河文化丝绸之路

金小婷 张自娟

[摘要] 2023年4月11-15日,“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在甘肃省白银市顺利举办。该研讨周对中华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关系、黄河岩画、丝绸之路、博物馆学概览等学术专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与热烈交流,并开展“历史与现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性”学术交流会,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研讨,并追索其实践价值。此研讨周活动提高了白银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意识,进一步明确了白银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对未来白银黄河文化研究、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白银; 黄河文化; 丝绸之路; 博物馆学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3115(2024)02-0100-07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发展体系的发端。在源流不绝中,黄河诞生出生命与信仰,碰撞出历史与文明,养育着中华儿女,见证着华夏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繁衍。流经白银市的258公里黄河,为这里的土地遗存了大量文化古迹,有古长城、烽燧、黄河岩画、古渡口、石窟、古城堡、古墓葬等。“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旨在通过把专家学者“请进来”,宣讲和普及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提高白银地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彰显度和认同度,以开展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为契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白银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4月11-15日,“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在甘肃省白银市顺利举行。此次会议由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历史学会、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参与指导,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白银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白银市文物局、白银市博物馆承办,研讨周专家阵容强大,邀请了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韩建业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四川大学李永宪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刘再聪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期间还组织了古遗址考察。本次研讨周活动内容丰富,讲座涉及宏观的黄河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溯源,黄河文明与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古丝绸之路上的白银,白银地区的黄河岩画。另外,还对海外博物馆学的概述内容、丝绸之路与白银市文物保护、文化发展战略等问题展开探讨。期间,还举办了“历史与现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性”学术交流会。以下按照讲座主题对本次研讨周活动的主要成果予以综述。

一、中华文明与黄河文明

“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涉及中华文明与黄河文明的讲座有三场,第一场讲座是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主讲的《历史地理与中华文明》,该讲座从历史地理环境及本源方面对中华文明进行解读,对思考黄河文明和中华文明间的联系提供了宏观的视角,具有深远意义。讲座开始,葛剑雄教授提出“什么是地理环境”,他认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种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葛剑雄教授的文章《历史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开头就谈及“地理环境”这一定义,并提出他的主张,即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可合称为人文环境(或人文地理环境),因为无论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人类在特定的空间中的活动所形成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环境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就中华文明的研究而言,大致是从6000年前到当代之前 [1]。此外,李友东《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一文中也提到了对“地理环境”这一定义的主张,即“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亦可分为两种:一是把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地理极限范围内的所有地区都考虑在内的“文明整体地理环境”,二是仅仅考虑文明主体主要活动区域的“文明中心地理环境”[2]。这个定义补充了区域文明起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葛剑雄教授继而介绍了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与引领者。葛教授的文章中对这一主张提出了多个条件例证:“首先是气候条件,据竺可桢等学者的研究,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2℃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是东亚大陆上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其次是土壤肥沃和地势平坦,中间没有完全封闭的地理障碍,西亚、中亚逐步传入的技术及畜类,大多首先传至黄河上游。”[1]

第二,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相辉映、长盛不衰,因为黄河、长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才使得中华文明的重心变化、各地开花。陈忠海《中国的“两河文明”》中谈及黄河和长江是如此相得益彰和缺一不可,没有黄河,中华文明就失去了根基;没有长江,中华文明就不会这么枝繁叶茂。中华文明是由黄河和长江共同繁育的,中华文明也是一个“两河文明”[3]。而且,葛剑雄教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中也提到“两河文明”:“一条大河与其他大河、其他文明区的距离,也是一个起着经常性作用的因素。如果与另一条大河的距离较近,中间没有太大的地理障碍,就便于两个流域之间的来往、交流和互补,也可能引起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竞争和冲突。”[4]这一论述诠释了 “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相辉映”之言。

第三,中华文明远离其他重大文明,在古代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这使中华文明始终未受到外来文明的破坏、冲击和影响,保持着独立、延续的发展,但也缺乏与外界了解、交流、学习的机会,对外影响力存在极大局限。中华文明与外界的最近边界乃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再近高峰峡谷、戈壁荒原等地理障碍。“中华文明圈内部,虽然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甚至会入主中原,但由于华夏族(汉族)在人口、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1]

第四,古代中国很少对外侵略扩张,开疆拓土大多是反击入侵的延伸,而一旦国力衰退,往往撤退放弃。葛剑雄教授强调中华文明、黄河文明复兴仍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有利地理条件,注重全流域环境保护和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

第二场是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主讲的《从南佐遗址看黄土高原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韩建业教授从年代、面积、结构等方面,介绍了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佐村距今5000年左右高等级大型聚落遗址,根据所出土的多种陶器陶质、陶色和装饰纹样,南佐遗存当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范畴。韩建业、张小宁《南佐遗址初识——黄土高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出现》对这部分内容展开详细的介绍:“以地层关系为依据,可将“宫城”区大致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即F1及其侧室等的主要使用时期,晚期即F1等废弃夯填并营建了新建筑的时期,F2和弯曲的河流形遗迹也属于晚期。”[5]

韩建业教授认为,南佐大都邑、大祭台、大宫殿及其环壕水利设施体现了巨大建筑工程量。另有张小宁、李小龙《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文中也有提及:“遗址核心区由“九台”及两重环壕围合而成,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北部夯土台大致呈圆形,东西各有4座方形土台对称分布。核心区内勘探发现大面积建筑、道路、壕沟等遗存。”[6]中轴对称的宫殿建筑布局体现出的以王权为核心的社会状态,各式高规格器物体现了礼制和贸易控制。韩建业教授文章亦指出:“南佐‘宫城区出土了白陶、黑陶、绿松石器等贵重物品,朱砂陶、白衣陶、白泥堆纹陶、成套的彩陶,涂抹朱砂的石镞、骨镞,以及大量炭化水稻遗存,与下层贵族和普通人居址区形成鲜明对照,显示当时不但有了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而且已出现礼制和阶级分化。”[5]

这些都表明在当时存在一个以南佐为核心的早期国家社会。此外,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韩建业教授也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认为8000年前迈开文明起源的第一步,代表遗址为大地湾遗址;6000年前迈开文明起源的第二步,代表遗址为张家川的疙瘩川遗址;5000年前陇山以东走进文明社会的殿堂,代表遗址为南佐遗址、大地湾遗址。这些新发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极为罕见,本次讲座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对于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场是西北师范大学刘再聪教授主讲的《黄河岩画与黄河文化》。岩画是人类绘画的萌芽状态,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岩画是人类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和日记,是人类历史的第一章。2002年,刘再聪教授在《丝绸之路》杂志发表《白银黄河岩画》一文,对位于甘肃白银市大浪山东麓黄河西岸红山峡峡谷中的岩画即野麻岩画进行了解析,并提出“黄河岩画”的概念[7]。此外,在2019年《丝绸之路》杂志岩画专栏中,庞颖《甘肃省黄河流域岩画概述》[8]一文也对白银市内三县两区的岩画展开了详细的考察研究。

刘教授继而讲述了甘肃黄河岩画的发现与研究、主要岩画点、分布特征、创作特征、创作时间,最后认为甘肃黄河岩画填补了贺兰山区和祁连山区两个岩画密集区间的空白,既丰富了甘肃彩陶文化研究内容,又拓宽甘肃多民族研究的角度。刘再聪教授《甘肃黄河岩画:华夏文明在甘肃的新篇章》一文中将黄河岩画的分布特征概括为“地貌多样;分布零散;岩体不同;风格迥异。创作特征为:内容丰富,技法全面;图案生动,主题明确;构思巧妙,构图同序”[9]。岩画记录了蛮荒时代甘肃黄河流域先民生活、生产的情景,既表现了创造者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反映了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刘教授认为甘肃黄河岩画是先民留给我们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存,是华夏文明在甘肃的新篇章。

二、黄河文明与丝绸之路

“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有三场讲座涉及黄河文明与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第一场是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主讲的《黄河与丝绸之路交通》。王子今教授从《穆天子传》中关于周穆王远行的传说入手,提出黄河与丝绸之路走向一致的观点。

王子今教授讲述了穆天子与“河宗”之事。关于“河宗”,李玉洁、耿彬《先秦文献中西王母与西亚北非“兽尾”标识研究——兼谈周穆王西征及先秦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文中也提及,“河宗之子孙”的国可能是外来族群,河宗氏伯夭,当是熟悉西方道路与语言的人,也是周穆王西行的向导和翻译[10]。王子今教授后又通过乌氏倮“奇缯物”交易的方向、“汉使穷河源”、张骞“乘槎”等历史来阐释丝绸之路这条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的一步步开通[11],还论及了“北河”的“关市”汉匈经济交往、“河湟”的交通战略地位[12]等部分内容。王教授对“河宗氏之所游居”的情节、乌氏倮以“奇缯物”与“戎王”交换很可能经由“乌水”“北入河”通道、汉武帝时张骞曾肩负“穷河源”的任务、西汉时期汉与匈奴的经济往来中“北河”地方的“关市”发挥的重要作用、丝绸输入匈奴向西转售的可能性等内容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黄河文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象征意义与开拓进取精神相关联,与丝绸之路的开通、繁荣相关联。

第二场讲座是由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研究员主讲的《古丝绸之路上的白银》。李并成研究员分析并介绍了白银的地貌、地况及气候特点,对白银区位的独特性、位置的重要性作出阐释。他指出白银地区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农业区与畜牧业区过渡地带,境内大河奔腾、山岳雄峻,文化积淀丰厚,为古丝绸路上文化及旅游资源丰富而奇特之区,在丝绸之路上具有重要地位。最后,李并成教授为白银文化旅游的发展、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宣传、开发利用提出意见。同时,针对白银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提出几点建议:“积极申报,促成黄河索桥渡口遗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落实《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13]

第三场是河北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主讲的《史前黄河上游和印度河上游之间的文化互动》。汤惠生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2020年由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湖北文物考古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遗存进行发掘的情况。汤惠生教授运用考古学方法——交叉断代法,通过大量考古发掘,对比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与哈拉帕文化、玛哈伽文化陶器的纹饰,结合出土的饰品、石器,以及各地岩画等,通过诸多黄河文化考古证据与印度河上游考古证据间相似性的对比来找寻不同文化发展与消亡的过程,进而展示了黄河上游地区与印度次大陆这两个文明之间史前文化的互动、因素的互渗。无独有偶,王茜、王建新《哈拉帕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研究了哈拉帕遗址与二里头遗址分别作为印度河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两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发展出不同的文明路径的对比[14]。这两个考古发现证明了印度河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联,这也是汤惠生教授以全新的视角将黄河文明放入世界文明的画卷中来展示其兴衰演变,为黄河文明的研究注入新的方向与活力。

三、博物馆学概览

四川大学李永宪教授主讲的题目为《海外博物馆概览》。讲座中李永宪教授提出20世纪90年代是博物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美国共诞生300多座博物馆,几乎是过去100年的数量总和,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往“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李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博物馆的类型,强调移民、少数族裔相关的博物馆发展迅速,指出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新型博物馆,如美国墨西哥艺术博物馆、日本艺术博物馆、亚洲移民博物馆,及久负盛名的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都是新理论指引下的博物馆美学和叙事结合的新典范。而国内博物馆事业也在近30年间快速增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的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6565家正式登记的博物馆,每年举办新展览近3万个,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博物馆事业在主题类型、文化创新、展览设计、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李永宪教授还阐述了海外博物馆的社会性、博物馆的新样态、博物馆策展情况、智慧博物馆的构建、博物馆人才培养等多个具有启发性问题。并指出,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中国博物馆还需要提高国际话语能力,而讲好中国历史底蕴深厚、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文明的大国故事,了解海外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很有必要,海外博物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国内文博事业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博物馆是沟通文化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是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名片。李教授建议,白银博物馆应该搜集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意义的文物,丰富馆藏和展品;提升展览设计水平,采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法;运用数字化技术将馆藏和展览内容虚拟化,打造智慧博物馆;加强博物馆的管理和人才培养,改善馆内环境;深入挖掘白银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让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是增强白银人民对黄河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举措。

四、“历史与现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性”学术交流会

4月12日晚,以“历史与现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性”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举行。葛剑雄、王子今、韩建业、汤惠生、李永宪、李并成、刘再聪等教授就白银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宣传、利用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利用历史上白银市的重要地理位置,打响白银市知名度,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

葛剑雄教授提出,要研究黄河文化,首先,要先认识到它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什么是中华民族根和魂。其次,黄河流经的广阔流域产生了丰富各异的文化,进一步明确白银地理环境产生的特色文化,继续挖掘古迹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探索黄河文明早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提高白银特色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保护好资源,提高当地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把当地的文化故事首先要讲给当地人听。

王子今教授建议,白银市博物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可以收集牧业、工矿业方面的实物,成立黄河文化资料中心。同时指出,秦汉时期的白银是民族文化交汇之地,秦汉是文明进步迅猛的时代,关于这一时期的白银的历史文化应当加深研究。

汤惠生教授说道,黄河文化上游地区以农业文化为主,白银黄河文化内涵丰富,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很发达,索桥古渡、鹯阴古渡等丝绸之路的商业文化也有遗存,吴家川、野麻滩等代表游牧文化的遗存。白银地区游牧、农耕、商业文化都包含其中,三种文化代表三个时期历史脉络清晰,经济形态丰富,可以将齐家文化—游牧文化—商业文化作为三种社会形态进一步探讨,作为白银黄河文化特色重点研究。

李永宪教授针对博物馆藏品数量、研究资料收集、陈展信息的释放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他认为应当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加强藏品收集与研究意识,重视对博物馆“基础工作能效”的投入;建设一个强大的本土文化遗产的资料信息中心,重视、发动本地有识之士、热爱黄河文化的各界人士共同研究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文化;加深对黄河历史文化的研究与阐释,比如说索桥古渡现场是否有平面图,是否有相关信息说明、地理方位标识等,遗址性质(如渡口、驿站、村落、戍堡等)说明,这些公共性资料是否齐全,这些信息释放工作如何去做,都是一系列问题;做好“物化保存与转化”,支持本地文史爱好者与学者宣传、研究、弘扬白银文化,发动白银人民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韩建业教授认为,要提高文化自信,要先搞清楚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地位,白银在黄河文化的地位。白银市自然、人文遗产丰富,要先整合这些遗产,搞清楚状况,然后再进一步开展研究。白银遗迹丰富,如何整合资源,加强认识和鉴别,要从调查研究开始。如果没有马家窑文化,就没有西部黄河文明的打开,白银拥有丰富的遗产,可以研究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马家窑文化向西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此,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推进白银史前和历史时期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第二,加强白银岩画研究,“岩画”这一符号可能对中华文明早期产生了影响;第三,对白银境内的文化遗产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

李并成教授指出,索桥古渡为汉代遗留,是全国唯一保留下来可见的黄河渡口,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此处长城为汉代和明代两个时期的,不仅是明长城,还有少数民族(居延)的活动痕迹,是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的汇集地,是三大龙脉的汇聚点,是全国唯一留存古渡口遗址,要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

刘再聪教授认为,文博事业进入历史最佳时期,白银市博物馆要承担起领头羊的作用。以后要经常举办此类学术活动,邀请和吸引更多学者常来白银,从学术、实践、发展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历史与现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性”学术交流会是“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的一项重要环节,是与国内一流学者请教、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

五、学术研讨周总结

研讨周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对白银市辖区的景泰索桥古渡遗址即明长城景泰段和长城的附属关堡索桥堡、永泰龟城、黄河石林、平川区鹯阴古渡、柳州城遗址、鹯阴(缠州)城遗址、小川瓷窑遗址、靖远法泉寺石窟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山水沟岩画和信猴沟岩画等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实地考察,与会专家对白银历史文化发展精准把脉,对这些文物古迹的研究、保护、利用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白银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参考思路。

研讨周活动最后,刘再聪教授对七场专家讲座做了精彩的学术总结:葛剑雄教授提出了历史地理因素对中华文明和黄河文明诞生、兴盛、延续的影响;王子今教授提出丝绸之路的西北方向与黄河的流向的同向性共向性,黄河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息息相关;韩建业教授的讲座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汤惠生教授通过诸多黄河文化考古证据与印度河上游考古证据间相似性的对比,提出将马家窑文化同相邻近的域外文化对比的新视角;李永宪教授通过对海外博物馆的讲述分析,提出我们要学习国外博物馆的建设思路,助推我市文博事业的发展;李并成教授讲述了白银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提出白银是丝路国际大通道最早开辟的路线(第一国道)所经重地,且位处丝路东段的“十字路口”这一概念;刘再聪教授全面阐述了黄河岩画的文化内涵,这是对黄河文化内涵的进一步补充。

“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术领域、高校、民间研究组织的交流合作、文化研究的先河,提高了白银地区文化历史研究的意识,进一步明确了白银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白银在历史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同时,专家学者指出白银博物馆策展、文物收集等方面的问题,对白银博物馆今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另外,专家讲座对于推动白银地方文史爱好者和学者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也将会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中诸多文明活动成果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银“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有力推动了黄河文化的宣传、保护、研究工作。研讨周有研究历史地理的专家泰斗,也有对白银地区文物考古感兴趣的考古专家,还有多年来对家乡文化建设倾注心力的文史爱好者。诸如李并成教授对白银历史文化的极大热忱和不断重申对索桥古渡的保护举动令人钦佩和敬仰。研讨周活动对未来白银黄河文化研究、经济文化建设将会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历史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J].江汉论坛,2023,(02):109-113.

[2]李友东.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J].史学月刊,2007,(05):79-86.

[3]陈忠海.中国的“两河文明”[J].中国发展观察,2017,(11):63-64.

[4]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6.

[5]韩建业,张小宁,李小龙.南佐遗址初识——黄土高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出现[J].文物,2024,(01):67-75.

[6]张小宁,李小龙,张镪,等.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2023,(07):29-43.

[7]刘再聪.白银黄河岩画[J].丝绸之路,2002,(07):19-19.

[8]庞颖.甘肃省黄河流域岩画概述[J].丝绸之路,2019,(04):27-30.

[9]刘再聪.甘肃黄河岩画:华夏文明在甘肃的新篇章[J].丝绸之路,2019,(04):23-26.

[10]李玉洁,耿彬.先秦文献中西王母与西亚北非“兽尾”标识研究——兼谈周穆王西征及先秦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J].敦煌学辑刊,2020,(02):150-166.

[11]王子今.张骞“浮槎”故事的生成与传播[J].文史哲,2023,(01):74-81+166.

[12]王子今.赵充国时代“河湟之间”的生态与交通[J].青海民族研究,2014,(03):140-144.

[13]李并成.丝绸之路上的白银[J].丝绸之路,2023,(02):46-54.

[14]王茜,王建新.哈拉帕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63-72.

猜你喜欢

博物馆学黄河文化丝绸之路
再论“新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创新方向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
品牌传播视域下的郑州市城市形象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