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0例

2024-03-16张成宝喻德富余润泽陈涛张彪沈政

山东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缝合线患侧移位

张成宝,喻德富,余润泽,陈涛,张彪,沈政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合肥230000

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膝关节损伤,常由运动损伤及交通事故引发,发生率约为0.003%/年[1-2]。因胫骨髁间棘骨折部位特殊,又被称为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撕脱骨折[3]。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常出现类似于ACL 松弛或断裂后膝关节不稳症状,如髁间骨折块较大、骨折再移位或骨折块复位不良时可导致髁间窝撞击,影响膝关节伸直[4],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手术是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常用治疗手段,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易出现感染、膝关节粘连僵硬等。随着内镜技术快速发展,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固定已逐渐成为此类型骨折的治疗趋势[5]。内固定术中常见的内固定材料如缝合锚钉、钢丝、爱惜邦缝合线、钛缆、空心螺钉、克氏针、带袢钢板等,固定方式如8字固定、网兜固定、四点固定等,上述固定方法各有特点,但是临床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的内固定术[6-7]。本研究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20 例,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 年10 月—2023 年6 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的患者20 例。纳入标准:胫骨髁间棘骨折伴或不伴其他骨折;手术名称为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复位内固定或关节镜下ACL 下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髁间棘内固定方式为内排锚钉及外排锚钉;临床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重度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侧肢体存在偏瘫,受伤前膝关节功能障碍;开放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等;髁间棘内固定方式为带袢钢板、空心钉等;关节镜手术中转开放者。患者男10 例、女10 例,年龄15~53(32.20 ± 10.06)岁。骨折部位:左侧6 例,右侧14例;髁间棘骨折Meyers-McKeever-Zaricznyj 分型[8]:Ⅱ型7例,Ⅲ型9例,Ⅳ型4例;受伤原因:摔伤11例,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2例,运动扭伤1例;受伤至手术中位时间6 d;合并症:胫骨平台骨折8 例,半月板损伤5例,胫骨上段骨折1例,足骰骨骨折1例,腓骨小头骨折1例,桡骨远端骨折1例。

1.2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方法 麻醉满意后,嘱患者平卧,下肢绑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接关节镜,抬高患侧肢体,止血带充气。采用膝关节前内、外侧及髌正中切口,连接关节镜器械。依次探查髌上囊、内侧沟、股骨髁间、内侧间室、外侧间室、外侧沟、髌股关节面等。清理关节腔积血,刨刀及射频消融清除膝关节内充血水肿滑膜,探查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必要时予以修整成形或缝合。探钩测试膝关节ACL 张力及连续性,刨刀修整ACL 下止点撕脱骨折块边缘。然后稍伸膝关节,采用顶棒将骨折块向下复位,关节镜直视下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骨折块前外侧2~3 mm 处钻孔,拧入一枚内排锚钉,缝合钩沿ACL 胫骨止点后方穿过,引导锚钉上缝合线从另一侧绕过ACL 胫骨止点后方,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缝合线缠绕。以骨折块为中心,对称性在另一侧钻孔,将缝合线穿入一枚外排锚钉。钻孔处拧入外排锚钉,缝合线呈现8 字固定骨折块,收紧缝合线。待骨折块初步稳定后,缓慢拔出克氏针,最后充分固定外排锚钉,屈伸膝关节,探查骨折块是否稳定,再次冲洗并清理膝关节。

所有操作结束后清点器械敷料,确认无误后缝合切口。棉垫包扎,术毕安返病房,麻醉清醒后抬高患侧肢体,观察患侧肢体末梢感觉血运,术后予以支具固定、消肿、止痛、抗炎等治疗。指导患者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术后第1日行足踝跖屈背伸、直腿抬高等锻炼,术后3 日左右支具伸直位保护下拄拐下床活动,术后15 日左右行被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4~6 周去除膝关节支具,行主动膝关节功能锻炼,并拄拐部分负重行走。术后12周视骨折愈合情况,脱拐完全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后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过程中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Lysholm 评分[9]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制定的膝关节特异性评分量表[10]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共包含8个条目如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稳定性、绞锁等,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IKDC 评分包括膝关节韧带检查、膝关节主观评价两部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54.5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膝关节感染、膝关节血肿等并发症。

住院时间(12.20 ± 3.59)d,中位住院费用3 2213.94 元。术后随访3~36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 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30 ±1.75)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块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髁间窝撞击、膝关节粘连僵硬、膝关节游离体等并发症。截止至末次随访,患侧Lysholm 评分(90.85 ± 3.27)分、IKDC 评分(91.15 ± 2.66)分,健侧Lysholm 评分(91.75 ± 3.23)分、IKDC 评分(92.25 ± 2.94)分,健患侧膝关节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比较,t分别为1.774、1.976,P分别为0.092、0.063。

末次随访时2 例患者前抽屉试验弱阳性,Lach⁃man 试验阴性,其余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 试验均阴性,患者未出现膝关节不稳现象。

3 讨论

胫骨髁间隆突是ACL 下止点附着处,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于ACL,使其张力增大牵拉髁间隆突最终导致撕脱骨折,患者常伴有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软骨损伤等。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8]是胫骨髁间棘骨折最常用分型方法,该分型方法基于X 线将骨折分为4 型,Ⅰ型骨折基本无移位,临床上常采用长腿石膏外固定治疗,但长时间固定易导致膝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形成等。Ⅱ型骨折前缘部分移位,后缘与基底部仍相连,Ⅲ型骨折完全移位、伴或不伴骨折块旋转,Ⅳ型骨折为完全移位的粉碎性骨折。鉴于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如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无法早期功能锻炼等,针对Ⅱ型、Ⅲ型、Ⅳ型骨折,目前临床上均推荐早期行手术治疗[9-12]。

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骨折复位内固定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3]。部分骨科医师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骨折块,依靠螺纹的加压作用实现骨折的稳定,但空心钉直径较大,要求髁间棘骨折块大且基本完整,狭小的空间一般仅能拧入1~2 枚空心钉,此外空心钉拧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髁间棘骨折块碎裂,无法有效固定。针对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及青少年,空心钉植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骨骺损伤[14]。亦有部分骨科医师认为,钢丝和钛缆可实现坚强固定,具有力学优势,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但钢丝和钛缆通过关节腔及骨隧道过程中灵活性欠佳,镜下操作难度较高[15];钢丝、钛缆在收紧过程中,局部受力不均匀,可导致骨折复位丢失、骨折块翘起等,部分骨折还需配合克氏针一起固定;且两者为金属异物,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膝关节不适感,一般需二次手术取出[15]。

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缝合线是髁间棘骨折块固定的常用方法之一,常在关节镜下行8 字、四点、网兜等方式固定骨折块[12,16],该固定方式适用范围广、稳定性强、生物学相容性高,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体外生物力学研究[17]显示,与空心螺钉相比,缝合线固定髁间棘骨折块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异[18]。相比于钢丝、钛缆等,缝合线更为柔软,关节镜下更易牵拉、更易缠绕骨折块,术中操作更为简便。然而单纯缝合线固定常需打结固定,术后康复锻炼可能出现打结松动滑脱,缝合线在骨隧道中活动可能存在切割、甚至断裂等风险。内排锚钉缝合可有效避免上述缺点,一枚内排锚钉在正常骨质中可对抗200~300 N 的张力,且自带四股高强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缝合线,相比普通缝合线断裂强度更大[19],初始固定强度基本可满足日常活动。术前通过三维CT、MRI 等影像学资料规划置钉点,术中缝合线通过8 字缠绕,固定面积大,可将骨折块及ACL一起向下压配,骨折块受力均匀,可有效防止骨折块旋转及移位;且通过外排锚钉压配收紧缝合线,无需置骨隧道,操作更为简单,避免缝合线切割。不同于金属内置物,双排锚钉属于高分子材料,组织相容性好,一般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本研究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者,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块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髁间窝撞击、膝关节粘连僵硬、膝关节游离体等并发症。截止至末次随访,健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平均Lysholm 评分、平均IKDC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膝关节不稳情况,患者膝关节功能基本达到伤前水平。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较为满意,可有效实现骨折良好复位、稳定固定、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小、回顾性分析、未与其他术式进行对比、部分患者随访时间较短、双排锚钉固定强度缺少体外生物力学试验探索等。

猜你喜欢

缝合线患侧移位
医用PPDO倒刺缝合线的体外降解性能
更 正
医用倒刺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