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4-03-04欧阳新萍刘妮

高教学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欧阳新萍 刘妮

基金项目:2022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空气调节工程”(ZK20220369);2021上海理工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空气调节工程”(X20

216068)

第一作者简介:欧阳新萍(1964-),男,汉族,江西萍乡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换热器及强化传热。

*通信作者:刘妮(197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气体水合物蓄能,空调系统节能及优化。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06.029

摘  要:培养一流人才,既要高水平地传授专业知识,也要进行“立德树人”的全要素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是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契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传承。课程思政题材内涵十分丰富,各类专业课程应挖掘出与课程内容紧密贴合的富有特色的思政元素。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制冷设备和空气调节工程的思政元素聚焦于能源的现状及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双碳”战略和“中国制造”等题材,达到良好的思政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学也应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制冷与空调;制冷设备;空气调节工程

中图分類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6-0123-04

Abstract: To cultivate first-class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impar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t a high level and to focus all elements of "cultivation of moral talent". Teaching i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of "cultivation of moral talen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in line with Marxis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line with advanced educational concepts, but also the inheritance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of theme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very rich, and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should excavate the distinctive ideological element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urse content. For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major, the ideological el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ergy, global warming, "double carbon strategy", "Made in China" and other topics, and achieve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s. Teaching i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hould also explore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我们要培育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除了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教学条件,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知识传授以外,还应注重立德树人的全要素培养。

立德树人体现在六个方面。那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品德修养、增长知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流人才,应该在这六个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有同学在上述六个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差距,感觉在品德修养、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方面差距明显一些。比如有同学基本礼仪欠缺、为人处世方法欠妥、缺乏自律、缺乏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而体现焦虑,等等。

学校的思政课程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课时有限,且部分学生对这种显性教育的认同性存在偏差,因此,专业课程加入立德树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契合了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教育可以达到隐性教育的氛围,与思政课程实现互补、形成合力。

教育部2020年发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通知[1],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的隐形教育,即通过各种潜在的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进学生的头脑之中,并让其在心中慢慢沉淀,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业务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叠加,而是相互融合,即所谓的“溶鹽入汤”,才能达到隐性教育的效果。

一  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

从哲学范畴看,课程思政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提出的一种新课程建设观[2]。也有西方教育学者提出相关思想。赫尔巴特曾提出“教育性教学[3]”的思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教学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有《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传授。尽管现在看来其中有部分内容并不恰当,但这也是先人在教育课程中设置的思想课,也意识到思想教育、人品教育对人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引领作用。蒋占峰等[4]认为:我国古代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道德的涵养,这为我国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当前社会的规范,引领的准则有着当前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设置的思政课程有重要意义且其包含的内容广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借用古文提到了思政课的意义:“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思政课程的内涵时指出: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些论述为我们思政课程的设置、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开拓了视野。

张素红等[5]对部分高校的学生所关注的思政元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列前三位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这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有一定启示作用。

胡艳鑫等[6]介绍了专业课传热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提取要点。传热学中有著名的傅里叶定律。讲述该定律时,引入傅里叶与拉格朗日的学术之争的故事,表述了傅里叶勇于创新、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能够以质疑、争辩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掌握课程知识。

于丽敏等[7]对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的思政内容进行了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社会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张英等[8]在机械原理的课程教学中,通过讲述机械工业、制造业及机械原理领域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感受我国在全球机械、智能制造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的差距,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唤醒学生的危机意识,激发其爱国热情和实践动力。

冯薇等[9]在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这些案例涉及到“学术道德”“自主创新”“科学伦理”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相关的内容,隐性地引导学生遵从学术道德、注重创新,培养批判性思考精神。

郭玉琼[10]在提炼医学院校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时,按课程类别来设置不同的目标:专业基础课引导学生“求美”,注重提升包含人文修养在内的综合素养;专业桥梁课引导学生“求真”,培养探索内在本质的能力;专业课引导学生“求善”,培养医者仁心的素养;专业实践课则侧重职业道德。

由此可见,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课程,都有各具特色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以上学者所挖掘的丰富的思政题材,为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思路和借鉴。笔者从事多年的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的教学,在专业课程制冷设备和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进行了思政教学实践。

二  制冷设备和空气调节工程的课程思政实践

上海理工大学的制冷与空调专业归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基础课程与能源和动力密切相关。因此,能源、动力、“双碳”战略、环境保护方面的题材是重要的课程思政元素。此外,我国制冷和空调行业的规模世界第一,也有许多思政元素可提炼。

制冷设备和空气调节工程两门课程关联性很高,既有部分相通的学习内容,也有各具特色的章节内容。因此,两门课程的思政内容也有部分相通之处和部分特色内容。

制冷设备课程学习各种制冷与空调装置,以及其中包含的各种设备、制冷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方法。制冷系统和制冷装置包括:氨制冷系统、氟利昂制冷系统;机房和库房、制冰与冰库、空调、冰箱、冷柜,预冷、快速冻结与冷藏运输装置。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管道、节流机构、分液器、干燥器和过滤器、泵等。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学习空调系统及设备的原理、运行调节、设计计算等知识;了解空调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具体包括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冷(热)湿负荷的计算方法、各种类型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特点、运行调节和空气热湿处理方法。

(一)  课程思政题材

1  课程概论部分

我国是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制造大国。2021年全球空调产量1.85亿台,中国产量为1.54亿台,占据83.2%的份额;冰箱9 000万台,其中6 000万台出口。但我国还不能完全说是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制造强国,因为对于其中所使用的新型制冷剂、高端压缩机等的研发、制造来说,中国制冷企业还存在一些差距。

在上制冷设备和空气调节工程课程概论部分时,阐述了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的历程、背景及目前位居世界第一的规模,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悟到现阶段中国体制的优越性,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品德。同时让学生了解目前制冷空调行业存在的短板,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今后进入制冷空调行业后能解决存在的技术差距,使我国成为制冷强国。这样,学生会产生专业的自豪感、祖国的自豪感,并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

2  关于制冷剂

在讲到各种制冷设备、空调所用制冷剂时,挖掘的思政元素有两个。一个是关于氟利昂制冷剂与我国的“双碳”战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另一个是氨制冷剂(R717)、丙烷制冷剂(R290)与设备使用安全问题。

1)制冷剂与气候变暖。目前包括空调在内的制冷装置,大部分制冷剂的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较高。这意味着这些制冷剂的排放(年久失修的泄漏或维修过程的排放)将会导致气候变暖,从而引出我国“双碳”战略的话题(碳达峰、碳中和)。我国的“双碳”战略主要就是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表现一個大国的担当。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双碳”战略的核心要义的同时,也向学生指出将GWP值较高的制冷剂替换为GWP值较低或GWP值为0的制冷剂,将同样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达到“双碳”战略同样的目的意义。鼓励学生学好课程相关知识,为日后新一代低GWP值或0 GWP值制冷剂的研发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进一步地,通过一些鲜活的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利于碳减排的新能源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激发学习动力。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到2030年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将12亿千瓦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2020年底,我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5.3亿千瓦,这意味着10年要翻一番以上,平均年增速9.5%,任务还是蛮艰巨的。2020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其中火电12.5亿千瓦,水电3.7亿千瓦,核电0.5亿千瓦,风电2.8亿千瓦,太阳能2.5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23%。到2030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到36亿千瓦,届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须达到30%以上。上这个课程的学生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这个目标跟他们专业密切相关,鲜活的数据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另外,通过数据的对比,能使学生对我国的碳减排途径有更加清晰的认识。2020年12月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还提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为定量分析这个目标,可以将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电力消耗与美国做一个对比。2020年底,美国的发电装机容量是12亿千瓦,其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万亿美元;中国202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是22亿千瓦,国内生产总值是15万亿美元。粗略相比,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电力消耗是美国的2.4倍(如果扣除民用电的消耗,这个数值会有所变化,但相差不大)。可见,我国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电力消耗,一方面是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确实还有很大空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电力消耗,也就降低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因此,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然也是有一定的艰巨性的。当学生了解到这些对比数据后,自然能明白专业学习的意义、努力的方向、肩上的使命。

2)制冷剂与设备使用安全。课程思政内容包含广泛。我们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果在经济活动中忽视了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则谈不上美好生活。因此,将制冷剂与使用安全作为两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之一。氨制冷剂(R717)和丙烷制冷剂(R290)由于GWP值很低而得到重视。氨制冷剂是应用较广的一种制冷剂,主要用于商用制冷系统,特别是冷库的制冷系统。氨制冷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易燃易爆性。吸入高浓度氨气可导致伤病甚至死亡,空气中氨的体积分数达到16%~25%的范围时,遇明火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丙烷制冷剂(R290)主要用于房间空调器,也具有易燃易爆性。

在学习这些专业知识的时候,特别告诫学生,无论是在实验室做实验还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在与氨、丙烷等易燃易爆制冷剂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牢固树立起安全操作、安全劳动、安全使用的理念。为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个环节引入案例教育。2013年8月,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2013年6月,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由于火灾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2018年11月,河南兰考发生了丙烷泄漏引发的爆燃事故。这些案例教育对学生产生了震撼效果,加深了安全操作的理念,也激发了对氨、丙烷等易燃易爆制冷剂知识的探究动力。

3  制冷压缩机

无论是空调设备还是其他各种制冷设备,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系统都要使用压缩机。制冷压缩机部分的思政元素之一是制冷压缩机的发展史和现状,包括中国制造的发展史、规模和技术水平状况。制冷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最关键的制冷设备。如果将制冷剂比作制冷装置中的“血液”,那么制冷压缩机就是制冷装置中的“心脏”。世界上第一台制冷压缩机诞生于1834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制造起步于1950年。2021年中国制冷设备用压缩机产量约5.39亿台,占据全球80%以上份额,其中出口约1.6亿台,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发展的速度。这些内容的讲述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振奋感和爱国情怀。接下来给学生讲述存在的差距:一些高性能制冷压缩机多半由合资企业生产,一些高端制冷压缩机由国内德、美、日独资企业生产。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端压缩机品牌的民族企业很少。有的高端压缩机的制作被一些国外独资企业把控。鼓励学生发奋学习,为日后研发高性能、高端压缩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思政内容的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是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 “溶盐入汤”的效果。首先,课程思政内容要与课程专业知识点密切贴合,不能生搬硬套。要做到课程思政内容自然、平滑地引入,体现隐性教育的特征。前述的制冷剂与气候变暖和“双碳”战略就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所选思政内容能引起学生“共情”,能产生自发的激励作用。前述的我国制冷行业规模世界第一,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关键设备差距的现状能使学生感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发产生学习的动力。再次,要鼓励学生对话交流。思政内容的表述也与专业知识的讲授一样,要讲究方式。一味地由教师单向输出的方式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吸收为教学目标,而不是以完成教学进度为教学目标。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头脑总是不断产生问号的,问号不解决,后续的内容的吸收率会大打折扣。讲述过程中可适度地停顿,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自我消化“问号”。这种方式,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方式是留时间让学生提问或教师提问,产生“对话”,更能提升学习效果。有名师曾提出教学的五重境界:无声(学生课堂教学过程没有任何声音)、应答(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对话、讨论的态势)、批判(学生能对教师的讲课进行质疑或提出不同的意见)、争辩(学生能与教师就某个题目进行争辩、反驳等)。参照这种划分,那我们教学方式至少应达到三重以上境界。需补充的是,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无声”的教学方式也可采纳,只是这个“无声”不是学生的“无声”,而是教师的适度“无声”,留给学生消化、思考、去疑问的时间。最后,案例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故事性的讲述能提升学生的专注力,作为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前述氨泄漏的安全事故就是案例式课程思政的教学例子。

三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学校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既是时代要求,也有理论依据和历史传承。思政题材内涵十分丰富,各类专业课程应挖掘出与课程内容紧密贴合的富有特色的思政元素,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

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季伟峰.教育哲学视阈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2(8):33-35.

[3]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

[4] 蒋占峰,刘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审视[J].现代教育管理,2022(9):111-118.

[5] 张素红,冯年华,沈婷婷.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2,37(4):14-18.

[6] 胡艳鑫,王长宏,黄金.《传热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与教学设计[J].广东化工,2022,49(15):219-222.

[7] 于丽敏,潘柯宇,郭家瑞,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以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9):94-96.

[8] 张英,房海蓉,郭盛,等.立德树人视域下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2(22):193-196.

[9] 冯薇,眭文娟,肖延高.新工科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24(4):107-112.

[10] 郭玉琼.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精准协同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39(4):358-36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