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转型与思考

2024-02-23戚世祥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策略研究

戚世祥

摘 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技术和经济的双重加持下业、财、技一体化深度融合,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转型升级加速了市场竞争。企业发展质量取决于其在资源投入与配置上、利益分配中的科学水平,业财融合背景下加快管理会计转型愈显重要。从管理会计角色转型的必要性谈起,通过对体系结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助推智能财务的应用实践和理论研究,促进企业管理价值重塑。

关键词:业财融合;管理会计;转型与思考;策略研究

业财融合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践行业财融合能够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市场情况,总结经济发展规律,为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尤其是数智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财务部门不再是简单的“账房先生”,工作范围也不仅限于对财务账目的处理,更肩负着信息分析、数据洞察和策略判断等效能,同时结合大数据、财务共享、信息平台等为企业提供更具战略意义的发展价值。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现代化会计工作模式,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凭借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会计核算及分析能力,整体把控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平衡关系,有效提高业务与财务工作效能,推动和执行企业战略方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管理会计转型的现代化意义

(一)资源整合,发挥资源优势与价值

业财融合背景下,要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活动效益的快速提升,必须积极主动地将业财融合理念渗透在各个经营环节,促进业务与财务信息的互通共享,整合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资源优势,从整体角度激活业财融合价值,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的渗透与更迭一贯艰难,尤其是对企业内实行多年的财务、业务工作进行创新改制,更是为管理会计增添不少困难瓶颈。但时代趋势不可抵抗,管理会计转型势在必行,业财融合打破了业务、财务之间的壁垒,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经营业务反馈信息及时获取,进而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1]。

(二)精益求精,优化企业决策与成本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须严格把控经营成本,才能扩大经济效益,达到综合竞争力提高的目标。提高管理会计水平,促进管理会计优化提升,彻底落实企业成本管控工作同时对企业的成本效能准确评价,能够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管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囿于业财融合,企业的现金流量、业务状况会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管理会计可以结合多维信息,科学制定经营管理战略、长远发展规划等,显著拓展了财务管理的深度,深化联系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诸多环节,助推增强企业内部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协同性,降低企业决策失误率。基于此,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优化调整组织架构,通过从岗位职能着手,优化财务部门业务内容,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充分结合,让财务人员在实践中体会业财融合下的效能提升成效,自觉转变管理思想,积极响应管理决策,为企业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三)应对挑战,健全数据信息及系统

业财融合背景下伴随而来的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德勤、普华永道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解决方案,更是平地一声惊雷,给会计人员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2]。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处理大量的基础财务工作,财会工作人员被财务机器人替代已进行到不可扭转的趋势当中,且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正确率较高、流程自动化及操作无差别,规避了人工核算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干扰,且每一步操作痕迹都具可追溯性,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的监管功能,可以说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的转型是会计人员在数智时代的一次“自救”活动,未来业财融合工作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管理会计的尽快转型与优化,顺应时代发展,也有助于企业加快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培养数智时代高质量财务管理人才水平。

(四)回应期待,落实战略目标及效益

业财融合是新时期企业财务业务转型发展的核心方向,加快管理会计转型,将管理理念、策略与愿景渗透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协调交流,发挥管理合力。管理会计就是“分析报告会计”,业财融合背景下站在企业管理水平综合提升的角度,结合会计报告内容,对企業各项经营活动规范管理,探索经济管理、绩效管理、资源整合等创新对策,快速完成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此外,虽然管理会计与业务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属于两个系统,但与业务的前端控制有关系,在财务管理中借助管理会计数据和业务活动核算可以细化运营数据信息的颗粒度,为后端数据核算提供数据支持,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管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监控各项业务实际,客观评估产品质量及生产消耗,从而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的转型为落实企业经营目标和资金效益提供更可靠的支撑。

二、业财融合下管理会计转型主要方向

(一)岗位职能转型

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的先要条件是组织架构与岗位职能的转型。企业要针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来推进管理会计的转型。首先是完善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完善人员构成,确保岗位职能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空职、兼任、虚职等情况,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岗位计划;其次是规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思维误区,当企业内部同时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时,会给财务信息的处理与管理以及管理会计转型增加困难,尤其是在企业对管理会计转型重视度不够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在企业经营决策当中参与度较低,管理会计优势很难充分发挥,人事部门也不能从人员和岗位上进行科学配合,长此以往财务人员主动参与管理会计转型积极性减弱,最终造成转型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发挥管理会计的实质作用[3]。因此,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的转型必须建立在企业对管理会计岗位职能充分重视的基础上,鼓励人事部门积极配合财务转型工作,加快管理会计转型进程。

(二)工作思维转型

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仍旧依赖过去财务会计的思维推进管理会计工作,就不能完全发挥出管理会计的实质价值。对于财务会计来说主要工作是对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提炼其中的数据规律,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而管理会计则在此基础上,既摆脱了传统财务信息的滞后性,又将战略决策及业务管理作为整体工作的重点内容,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的落地。在工作思维转型的过程中,一是要习惯于用数字说话,业财信息主要由数字构成,量化思维是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区别于传统经验管理的定性评价,尽可能用数字说话是管理会计的思维结构;二是要形成闭环管理意识,管理会计的核心是“管理”,管理会计更要从管理问题的意识起步,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再到预期目标的对标,贯彻闭环管理思维,继而持续改进,形成良好的思维循环,促进业财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方式转型

业财融合背景下无论是管理会计的转型还是业财融合的变革,财务部门扮演的都是“发起人”角色,利用工作范式的转型来推动管理会计的转型,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提升,拓展财务工作领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创造财务管理价值。首先是工作知识结构方面,在原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领域基础上,学习和了解更广泛的管理工作方式和岗位知识,譬如管理会计知识,如量本利、盈亏平衡点、作业成本法等分析方法等;管理会计思路比如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相关知识,有效衔接各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打破信息屏障,消除信息孤立,确保各类信息实现共享与互通;比如管理现状与趋势,熟悉本企业业务流程、深刻理解业务本质,确保业财融合工作的完整性、多元性以及时效性;比如信息化工作技能,数据库软件ACCESS、统计软件SPSS、基础编程Python等,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实现数据信息的专业术语和数据口径的标准统一,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数据准确性和相关性。通过丰富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技能,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型,进而提高管理会计实效,综合优化企业经营活动[4]。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思路

(一)深刻认识业财融合本质,明确管理会计转型重点

企业管理层需深刻认识到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的作用与价值。管理层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决策者、规划者、引领者,应该深化业财融合理念与认知,精准把控管理会计转型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工作,给管理会计转型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支撑。具体来说首先企业要充分借鉴优秀企业的业财融合经验和管理会计转型案例,深刻认识业财融合下管理会计转型在创造企业价值方面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求,明确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转型工作目标。其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架构与职能进行转型,聚焦管理会计职能建设,准确把握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给予精准的人力、财力、技术等支持。在管理会计转型前期允许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暂时并存,随后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并严格规划人员工作范畴。最后通过业财融合带动多个部门积极参与管理会计转型工作,给予工作上、业务中的各项支持,为管理会计的转型奠定良好的氛围基础,在日常工作融合当中不断积累转型经验和技术,一步一步促进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的相互渗透融合,逐步扩大管理会计功能。

(二)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建设,促进管理会计数智转型

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成为支撑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方式。企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除了持续地加强内部管理手段外,还要积极响应时代发展需求,紧跟数字化生产目标,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传统的财务会计职能已基本无法应对管理层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数字化时代提高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整理、筛选、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来预测发展前景、制定战略规划、参与管理决策、评估经济活动等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管理会计工作逐步走向业务前端,发挥其在战略制定、事前预测、事中管控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化解信息化时代挑战就是机遇。管理会计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新技术与管理创新的融合,为管理会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其内涵,化作“利剑”,助力管理会计披荆斩棘,创新改革[5]。

(三)助力管理会计队伍重构,健全考核机制,提高综合素养

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创新与重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托,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建设等,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首先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源、人力成本的基础上坚持优中择优的原则,发挥财务人员在推进管理会计转型工作中的作用;其次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定位人员素质培养方向,以课程化模式强化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认知水平和管理思维,进一步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再次将业务考核作为岗位晋升的参考项,激活财会人员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健全管理会计转型考核机制,将管理会计工作成效与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挂钩。业财融合背景下根据不同岗位试行定性量化考核标准,奖罚分明、考核有度,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考核制度的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将管理会计与绩效考核管理相融合,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主体,能够为企业改善绩效考核制度提供方向意见和参考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数智化时代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已势在必行。通过树立转型意识、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建设信息系统等措施,科学合理地为管理会计转型工作提供多元化支持,进一步拓展财务工作的领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管理会计创造更多的财务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肖荣栩,杨帆,刘雨晗,等.业财融合视域下管理会计转型对策分析——以博新汽车为例[J].现代商业,2022(22):152-155.

[2]贺佳婕.业财融合视域下的管理会计转型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22(17):66-68.

[3]张军群.初论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转型与创新[J].上海商业,2022(04):116-118.

[4]江克相.业财融合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转型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22,20(06):90-92.

[5]王萌.“互聯网+”背景下企业推进业财融合探究[J].中国产经,2023(10):45-47.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