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家畜寄生虫学课程课程思政建设

2024-02-20张晓轩徐守振邹玲张灿

高教学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思政元素教学能力

张晓轩 徐守振 邹玲 张灿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思想。高校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专业知识,把思政教育贯穿课程全教学环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该文以家畜寄生虫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思路,并举例介绍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及评价方法,总结课程思政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畜寄生虫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5-0082-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idea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course through deeply tap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fus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un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aking the course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apping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specialized courses.

Keywords: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litical elements; blending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ability

立德樹人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决定了高等院校各学科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思想。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1]。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把思政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育高质量人才。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家畜寄生虫学课程为例,探索和总结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载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实践方式,以期为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创新和改革提供参考。

一  正确认识课程思政内涵,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紧密联系,各有不同。思政课程是传授政治理论知识的一门课程,而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也并非简单地占用课堂时间,作为独立的内容进行授课,而是一个以各类课程为载体,将思政教育元素覆盖课程教学的全部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塑造价值观和培养综合学习能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形式不同,但是均以思政为核心、以培育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为目标。

唐代文学家韩愈诠释了教师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教育部在新农科建设八大行动中明确提出了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3]。作为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队伍应履职尽责,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为核心,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材料,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4-5]。而且,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言行,将思政教学内容延伸至日常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不仅在自身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还要对周边的人群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思路

家畜寄生虫学作为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预防兽医学专业中占重要位置,对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传统医学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对学生学习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略显不足,学生人文素质意识较为淡化。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导致的课程思政内容牵强附会,授课形式单一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时长限制导致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无主动思考过程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学效果,授课教师深入挖掘家畜寄生虫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特征,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教学渗透到线上、线下全教学过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历史、科研实例等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形式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完成教学周期过程中,探讨总结课程思政融入家畜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效果,积极提升课程品质。

(一)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元素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和历史等各個方面,不同门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特征也各不相同。作为农业院校专业课程,家畜寄生虫学应从多个方面挖掘与新农科建设相关的思政元素,并与课程知识点融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  工匠精神,从学科先进人物中挖掘思政元素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我国不断涌现为寄生虫学研究奋斗终身的榜样人物。钟惠澜教授终生致力热带寄生虫病研究,研究成果令世界瞩目。他阐明了黑热病的传播机制,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犬利什曼原虫可以感染人,为中国大规模防治黑热病奠定了基础。他创立了临床—现场—实验室的热带病寄生虫病研究模式,晚年组织150余位专家历时6年余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热带病学》,80岁高龄依然亲临肺吸虫流行区进行现场调查。其老当益壮的精神和始终贯彻临床、实验室、现场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熊大仕教授毕生致力于寄生虫学研究,在马结肠纤毛虫领域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在国际上广受重视和肯定。作为我国老一辈兽医教育家,除了任教本职工作外,在多地举办培训班,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兽医科技队伍。即使晚年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兽医教育事业,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所有积蓄全部作为奖学金,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德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新一代兽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2  了解历史,从学科历史事件中挖掘思政元素

家畜寄生虫学学科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通过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挖掘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例如,古代书籍《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就对绦虫有较深入的研究与描述。二千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就有驱虫药记载,至宋代药物应用品种则更多且更有效。针对吸虫病知识模块,以血吸虫病为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56年中央提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开始到1958年底,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功控制了肆虐长江流域数百年的血吸虫病,世界卫生组织盛赞中国这一创举。针对线虫病知识模块,补充我国三次寄生虫病的人口普查知识。通过三次普查结果的比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控历程。1988—1992年我国首次人口寄生虫分布调查表明,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性寄生虫人群感染率高达53.6%,这与当时我国的自然环境、缺乏卫生设施和饮食卫生观念密切相关。在党的领导下,几十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完成了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改造如血吸虫、利士曼原虫等寄生虫病疫源地自然环境,通过不懈努力,曾经普遍发生的黑热病、疟疾等原虫病已鲜有报道,蛔虫病、钩虫病、囊虫病等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14—2016年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表明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下降到4.5%。2016年,国家针对仍然流行的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制定综合防控规划,并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检测点,建设各级寄生虫病防治队伍,提高人民群众对寄生虫病防控的认识,加强寄生虫病的诊断控制,有效控制和阻断了寄生虫病的传播[6]。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拓展,将专业知识融入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也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国崛起的态势,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强大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为祖国作贡献的社会使命感。

3  引经据典,从学科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

家畜寄生虫学知识体系中很多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拓展相关科学家的科研研究历程,激励学生的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比如,人类与疟疾的抗争史是一个不断研究疟疾抗药性、推出新型特效药物的过程。在诺贝尔奖设立的120多年时间里,有5位科学家因研究疟疾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第五位就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此,在讲授抗原虫病药物时,可以拓展抗原虫药物青蒿素的研发历史。青蒿素是屠呦呦及其团队从600余种可能具有抗疟疾功效的中药中筛选得到的,因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最初的筛选过程中,始终未能获得有抗疟原虫活性的提取物,研究工作曾经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并没有放弃,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发现试验中的误区,改进了青蒿中有效成分的萃取方法,最终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进而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并成功合成,广泛应用于临床疟原虫的防治。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运气永远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科研道路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钻研,还需要认真细心的思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4  案例分析,从学科相关新闻报道中挖掘思政元素

教师团队随时关注寄生虫病相关的新闻报道,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在讲解线虫病知识模块时,以“福寿螺事件”为例进行思政教学拓展。2006年北京市131位市民因在“蜀国演义”餐厅食用凉拌的 “福寿螺”螺肉染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由于病例罕见且容易和脑膜炎混淆,给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多家医院治疗后均不见效。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的医生纪爱萍认真查阅了患者的病例和化验结果,初步怀疑是寄生虫病,随后自掏腰包购买饭店的福寿螺进行检测,最终确诊了该病是由螺内寄生的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通过这个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 “细节决定成败”,做人做事不要浮于表面,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静心思考,追溯本源,孜孜不倦地开展工作,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二)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实践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改变着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维模式。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新冠感染疫情造成的公共卫生危机进一步加快了线上课程的教学进程[7-8]。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课堂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针对大学生对课程学习需求的变化,家畜寄生虫学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改革,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拓展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个教学环节。

1  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

线上教学以互联网为基本载体,将科学家事迹、历史故事、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历程等思政元素与知识点充分融合,形成模块化、微型化教学单元,以文本、PPT、视频、微课等多种方式呈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强化政治觉悟和思想引领。为了保障线上教学效果,课程平台设置课后练习、章节练习以及期末测试等环节,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课程的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授课时间段,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线上课程学习平台,突破了传统课程授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碎片化学习和多元化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反馈的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提醒。线上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讨论区,融合思政元素,开展主题讨论和交流。针对讨论主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进行提问、回答和辩论,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详细地解答,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讨论是开拓学生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途径。例如,学生在学习寄生虫课程之前,普遍认为寄生虫对动物和人有害无益,需要采取各种方法防控寄生虫的感染。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以“寄生虫的两面性”为主题开展讨论,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报道,自主学习“卫生假说”相关内容,认识到除了给宿主造成危害以外,寄生虫寄生有助于减少过敏性疾病,了解蝇蛆可以用于清除伤口腐肉,鞭虫可以缓解克罗恩病引起的肠炎等内容。通过拓展阅读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寄生虫和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尤其是面对逆境时,不为各种负面情绪所困扰,从困难和失败中感悟人生道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人格。

2  线下课程教学拓展思政育人空间

家畜寄生虫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均由学生通过线上课程自主完成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开展线下教学,一方面对模块化、微型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总结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寄生虫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丰富线下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寄生虫病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病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病例的病原体及其诊断依据,制定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巩固加深线上所学知识点,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另外,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组织各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制作PPT并进行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学识的人才。

三  课程思政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为了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家畜寄生虫学课程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思政教学的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主要從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教师通过学生课堂表现、线上线下测试成绩、主体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开展课程的过程考核,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标准,重点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考核的评价指标。第二,建立一套课程评价的标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2018级和2019级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判断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是否顺畅,能否被学生自然接受并引起情感共鸣,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等。第三,通过学校督导组、学院督导组、教研室同行听课,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90%学生对历史事件、科学家事迹、寄生虫案例新闻报道及获得诺贝尔奖科研经历等思政内容兴趣浓厚,78%同学认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激发了对寄生虫学科的学习兴趣,90%的同学认为通过线下案例教学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超过80%的同学认为通过学习家畜寄生虫学课程对专业思想教育、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有积极作用。教研组通过两轮教学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  结束语

虽然家畜寄生虫学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部分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度欠佳;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难以进行量化评价等。需要教师集思广益,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真正融合,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从而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9-09/06/content_5427778.htm.

[2] 李玉,刘淑艳,孙文献.新农科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责——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和“菌物学”课程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48-153.

[3] “新农科”建设开启“北大仓行动”[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5):110.

[4] 洪早清,袁声莉.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课程改革取向与教学质量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1):38-46.

[5] 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2):62-69.

[6] 钱门宝,李石柱,周晓农.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和控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2,20(3):126-129.

[7] 李敏辉,李铭,曾冰然,等.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35-46.

[8] 潘小青,李玉晓,侯春菊.大学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41(6):83-86.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思政元素教学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MOOC教学试点学院探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