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自己的情书

2024-02-07余琦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生

余琦琦

关键词:体像焦虑;初中生;身体艺术剧场;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3-0038-03

【活动理念】

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它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已有经验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知情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

本课以该理念为依托,创设了“身体艺术剧场”情境。首先,通过“进场排队打卡”游戏热身,用4F反思法提问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教育戏剧“欲望彩虹”,引导学生一步步代入人偶角色,体会被外界审美标准裹挟的感受。之后,通过教育戏剧“拳击场”,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对不同的“变美公式”產生更深入的体验和认知。最后,通过“自信女孩”,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真正的美是自己主宰的美、成为自己的美。

【学情分析】

处于青春期前期的初中生正经历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变化,他们自我意识高涨,特别关注自己的体貌,如外貌、身高、身材、体态等,部分学生在某些媒体单一审美宣传的裹挟下,形成了消极的身体意象。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也是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本课旨在引导初中生树立积极、多元的审美观,建立积极的身体意象,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美没有统一的标准,美是包容、多元、立体的。

2.情感目标:体验包容、多元、立体的美带来的积极感受。

3.技能目标:学会以包容、多元、立体的方式看待美,建立积极的身体意象。

【活动重难点】

学会以包容、多元、立体的方式看待美,建立积极的身体意象。

【活动方法】

教育戏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人偶,标签纸,布,视频。

【活动对象】

初中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进场排队打卡”游戏

学生任务:进场排队打卡。

教师引导:本节心理课上,我将邀请大家到“身体艺术剧场”观看演出,进场之前,我们需要排队打卡并领票,会有一些同学领到特制的纪念票。首先,大家在这些椅子中间的空地上自由走动(椅子已经围成一个大圈),椅子恰好少了两张,我会播放音乐,音乐停的时候,同学们要找到椅子坐下,没有椅子的同学成为“幸运观众”,需要完成打卡领票环节,打卡规则待会再揭晓。

说明:没有椅子的同学需要到屏幕前做出PPT上人物的同款动作;从屏幕上显示的三张“纪念票”中选择一张认为好看的带走。(学生活动场景见图1)

提问:

(1)他们选走的票都有什么特点?剩下的又有什么特点?(facts)

生1:选走的都是比较好看的,剩下的是比较丑的。

(2)你在选的时候是怎么决定的?(feelings)

生2:我觉得她(PPT上的人物)的腿修长、好看。

(3)我们的审美有什么特点?(findings)

生3:认为眼睛大、皮肤白、瘦是好看的,眼睛小、皮肤黑、胖是不好看的。

(4)这样的审美倾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future)

我们都爱美,但如何追求美?或许,这场剧会告诉我们答案。

设计意图:创设“身体艺术剧场”情境,通过“进场排队打卡”游戏热身,用4F反思法提问引出主题。

二、第一幕:我叫“不美”

学生任务:

(1)写标签。

(2)将标签贴在人偶相应的部位,每贴一个就用自己的方式给人偶裹上布,并把这个标签读出来。

(3)为人偶发声,若没有人发言,就由第一环节的六位“幸运观众”上台站在人偶的身后,将一只手搭在人偶的肩膀上,为人偶发声,说出此时此刻人偶的感受。(学生活动场景见图2)

教师引导:

(1)这些标签上写了什么?

生4:对人偶各个部位的“不好”的评价:腰很粗、眼睛小、单眼皮、腿短又粗、皮肤黑、青春痘。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人偶,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5:很不舒服;被束缚;被指责;很不爽。

师:同学们充分共情了人偶的感受,人偶感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瞬间解锁了声音,它有话要说,我们一起来听听。

设计意图:通过教育戏剧“欲望彩虹”的手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体验人偶的感受。

三、第二幕:一条“变美公式”

教师引导:曾经有一个名叫“真美”的天使告诉我,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有一封信,上面写着一条“变美公式”,得到它的人就会变美。我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这封信。你们知道这条“变美公式”究竟是什么吗?现在请每人为人偶写一条“变美公式”。

学生回答汇总:运动,减肥,美白,整容;多看书,改变心态,自信;关注自己的特长,关注成绩,关注兴趣爱好。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变美公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变身体,一类是改变身体之外的东西。按照大家所写的,现在分成两队,“改变身体”的同学站在左边,“改变身体之外”的同学站在右边。接下来,请大家进入“拳击场”,就是每队各派出一位队员,说服对方采用自己的“变美公式”,一位说完就换下一位。注意,说服时杜绝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学生活动场景见图3)

设计意图:通过教育戏剧“拳击场”的手法,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体验和认知不同的“变美公式”。

四、第三幕:给自己的情书

学生任务:

(1)思考人偶看到的“变美公式”是什么。

(2)为人偶卸下布,撕下标签。(学生活动场景见图4)

教师引导:“改变身体”的一方觉得,如果有条件去改变自己的身体,让它变得更美,何乐而不为?“改变身体之外”的一方认为,可以从内在的,如心态、自信、学识方面去改变自己,身体的改变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大家互相说服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家对于美的主宰感,我相信这些想法会给人偶带来很多启发。听了大家的辩论之后,人偶陷入疲惫,不知不觉睡着了。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自信女孩”。“自信女孩”带它找到了这封信,信封上写着“给自己的情书”,人偶打开后,看到了“变美公式”。信上的“变美公式”会是什么?为什么上面写着“给自己的情书”?(学生思考并讨论)

原来,我们一直在探寻的美,是自己能够主宰的美,是“我想改变就改变、不想改变也挺好”的包容的美,是不仅注重外在、也注重内在的立体的美,是双眼皮很好看、单眼皮也挺有特色的多元的美,是成为你自己的美。你们想不想知道信上的“变美公式”是什么?(我不完美,完美多苍白;我很完美,完美地成为我自己)

现在,你们觉得人偶能卸下满身的布和标签了吗?请你们来帮帮它吧。(每卸下一条布就把人偶往前推一步,最终人偶在大家的视线里越来越大)

这次“身体艺术剧场”演出到这里就结束了。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去看一个视频《听见她说·魔镜》,并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段观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自信女孩”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美是自己主宰的美,是成为自己的美。

【活动反思】

通过课前的非正式调查,我发现此年龄段的女生的体像焦虑水平总体而言高于男生,但不论男女生,都存在着对于美的刻板印象,并且会以这种刻板印象评价自己与身边人的体像。本节课创设了一个“身体艺术剧场”的情境,将教育戏剧元素贯穿始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美的探寻和讨论,缓解学生的体像焦虑,引导学生发展包容、立体、多元的审美观;认识到真正的美是自己主宰的美,是成为自己的美,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欣赏与喜欢。

本教案是经修改的第三個版本,前两个版本引入了史蒂芬·柯维的“人生控制图”,此版本去除了“人生控制图”,将教育戏剧手法贯穿始终,更有利于情境的建立与沉浸,促进了学生与自己身体的联结。

参考文献

[1]谭筱英. 体验式学习: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7):10-11,14.

[2]杨阳. 互动戏剧玩生涯:应用戏剧在生涯教育中的运用实践[M]. 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21.

编辑/于 洪 终校/高 珺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