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知信行水平现状分析

2023-11-20张丽王苏容王新曹双林

交通医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知信行问卷调查银屑病

张丽 王苏容 王新 曹双林

[摘   要]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态度、行为现状,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22年1月—12月诊治的224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外用药治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并与朱蓓蓓等2015年对281例银屑病患者的调查结果比较。结果:2022年调查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得分9.23±2.42分、态度得分23.99±4.55分、行为得分16.46±3.51分,分别高于2015年调查的6.37±2.61分、23.04±3.91分和13.39±3.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知信行得分仍然处于中等水平。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及态度与行为成正相关(P<0.01),而认知与态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知信行水平有所改善,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原因为患者对银屑病疾病和治疗认知较低,治疗态度不积极。医护人员应根据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知信行现状特点采取针对性健康干预,进一步提高外用药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   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依从性;知信行;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767/j.cnki.32-1412.2023.03.023

银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银屑病患者约1.25亿,白种人发病率最高,约3.6%[1]。外用药是银屑病治疗的基础[2],患者用药依从性极大影响治疗效果[3]。我国银屑病患者缺乏足够的外用药治疗知识和良好的态度,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仅36.3%患者能做到长期依从性[4]。朱蓓蓓等[5]于2015年6—12月对281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外用药知信行问卷调查,显示患者认知、态度、行为处于低水平。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版)强调银屑病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6]。本文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22年1月—12月诊治的221例银屑病患者的外用药治疗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与朱蓓蓓等[5]2015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做好针对性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两次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2015年调查[5]纳入银屑病患者281例,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06例,年龄18~79岁,平均43.1±10.5岁;2022年我科调查纳入银屑病患者221例,其中男性141例,女80例,年龄19~83岁,平均42.89±12.60岁;两次调查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来源、银屑病病程等。(2)外用药知信行问卷:采用朱蓓蓓等[5]设计的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知信行问卷,分别从认知、态度、行为3个维度进行评价。认知、态度、行为满分分别为14分、30分和25分。得分越高,反映患者在相关方面表现越好。得分率<60%为较差,60%~80%为中等,>80%为良好。该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793,Cronbachs阿尔法系数为0.827。

1.2.2   调查方法:问卷采用纸质调查表和问卷星两种形式。2015年调查发放问卷295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回收有效率为95.3%。2022年调查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8.7%。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次调查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态度、行为得分比较   2022年调查认知总均分9.23±2.42分,得分率65.93%,分别高于2015年调查的6.37±2.61分和45.50%;态度总均分23.99±4.55分,得分率79.97%,分别高于2015年调查的23.04±3.91分和76.80%;行为总均分16.46±3.51分,得分率65.84%,分别高于2015年调查的13.39±3.00分和5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水平与行为显著正相关(r=0.183,P<0.01),态度与行为显著正相关(r=0.198,P<0.01),而认知水平与态度无相关性(r=0.116,P>0.05)。

3   討      论

3.1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水平中等偏低   2022年调查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认知总均分较2015年调查明显提高,但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提示7年来我们在银屑病疾病和外用药治疗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表1可见,关于外用药知识3个条目“我了解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外用药使用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指尖单位确定药物的用量”“我了解所用外用药的名称及治疗作用”,2022年调查得分明显提高,说明大部分患者已掌握所用外用药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能严格按照“指尖单位”确定药物用量,在科学规范使用外用药方面有较大提升。原因可能是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重视患者外用药知识的指导,其次可能患者逐步认识到外用药治疗的重要性,能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相关知识。关于银屑病疾病知识“我了解导致银屑病发病或加重的诱因”“银屑病和情绪没有直接联系”条目得分有较大提高,提示患者已经逐步了解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外因素。但是“银屑病是不治之症”“银屑病会传染”两个条目得分出现下降,原因可能是患者难以区分不治之症与难以治愈的概念,把银屑病当作是不治之症。银屑病治疗目前只能控制症状,且影响因素复杂,容易复发[7]。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失去信心。银屑病常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特殊的外观让普通人群偏向认为疾病会传染,即使医护人员反复宣讲仍不能解除其思想顾虑。

3.2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态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2022年调查态度总均分较2015年调查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其中“我经常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关于银屑病的健康教育讲座”条目得分大幅度下降。这与新冠疫情期间医院举办疾病健康教育讲座大大减少,患者很少参加聚集性集会有关。此外,“我愿意戒除熬夜、吸烟、饮酒等可能影响病情的不良行为”条目得分轻微下降,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学习、工作节奏加快,患者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熬夜或应酬。“我从未屈服,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条目得分显著提升,随着患者对银屑病病因、治疗、复发等进一步了解,对外用药治疗认知程度大大提高,对疾病可能的結局有充分心理准备,因此更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我按时复诊,并向医生询问日常生活和饮食事项”“我相信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我会很快恢复健康条目得分也有显著的提升”条目得分提高,提示患者很愿意改变日常生活中对疾病有影响的不良习惯,有迫切想治愈的愿望,信任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3.3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022年调查患者外用药治疗行为总均分较2015年调查显著提升,但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研究显示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因为药物品种多,很多患者不能按照医生要求使用外用药,依从性不良[8]。本次调查发现,患者外用药治疗依从性包括坚持用药和规范用药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尤其是患者严格按照用药指导使用并完成整个疗程的得分大幅度上升。说明皮肤科医护人员重视外用药治疗指导,对患者药物依从性进行积极护理干预[9],显著改善患者的用药行为。但是“我曾受广告影响去过非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偏方或者秘方”条目得分下降,这是由于银屑病目前缺少银屑病特效药,患者身心非常痛苦,尽快治愈疾病的心情迫切,因而寄希望于各种偏方、秘方。“我经常主动要求医生开外用药,并向医生咨询很多有关外用药方面的问题”条目得分有轻微下降,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各大医院皮肤科国家银屑病中心疾病库的建立,大多数患者养成定期门诊随访的习惯,皮肤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外用药,很多患者对常规外用药知识逐渐熟悉,主动咨询减少。

3.4   对健康干预的建议   2022年调查显示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知信行水平较2015年调查有所提高,但目前态度方面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认知和行为方面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生物制剂的问世为银屑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有研究显示,生物制剂起效迅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长期维持治疗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 90)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0-12]。由于生物制剂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其长期使用后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进一度观察,因而仍需重视外用药等传统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应根据当前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的知信行特点,针对导致知信行低水平的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在外用药治疗知识方面除了继续加强外用药种类、作用、副作用、使用方法的宣教外,还应重视对患者疾病知识宣教,准确区分难治与不治概念,强调疾病不会传染。在外用药治疗态度方面重点要让患者认识到不良行为对疾病状态的负性影响,促使其积极改变不良行为。在外用药治疗行为干预中特别需要提醒患者认识到规范治疗的重要性,避免受广告影响去非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偏方或秘方,以免对疾病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RACHAKONDA T D,SCHUPP C W,ARMSTRONG A W. Psoriasis prevalence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 Am Acad Dermatol,2014,70(3):512-516.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4):223-230.

[3] 李慧.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与知信行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0):151-152.

[4] 朱蓓蓓,王妍妍,曹春艳.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8):6-9.

[5] 朱蓓蓓,曹春艳. 银屑病患者外用药治疗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6,31(15):22-24.

[6] 史玉玲.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版)解读[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3):265-267.

[7] 楼燕凤,周小伟,刘芳,等. 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自我管理干预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

37(6):376-379.

[8] 郑瑀心,李欣欣,郑敏. 通过分析银屑病患者心理特征提高使用外用药的依从性[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10):766-768.

[9] 谭芳. 特色化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银屑病患者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6):895-897.

[10] 高蓉,张兰,李政霄. 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及关节病型银屑病的进展[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72-75.

[11] 张婷婷,朱凤仪,杨梅,等.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7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0):892-894.

[12] 张宁宁,王廷廷,谢彤阳,等.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临床观察[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4(2):167-170.

[收稿日期] 2022-12-30

(本文编辑   缪宏建)

猜你喜欢

知信行问卷调查银屑病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