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文本创意策划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28胡涛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胡涛

摘  要:课程思政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结合现阶段影视编剧课程的不足,不断探索培养优秀编剧人才的方法尤为关键。实践表明,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影视编剧课程教学中,不仅可提升学生作品质量,并且对培养影视编剧人才有推动作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影视编剧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影视编剧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文本创意策划类课程教学策略,即思想上的破冰、素养上的升维、教育方式的革新、教育成果的转化、评价机制的转变五个方面,以期对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文本创意策划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程思政;文本创意策划;影视编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088-04

以往在开展思想教学过程中,思想的传播主要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思想输出的关键途径,充分展现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本源性。在互联网迅速兴起和融媒体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呈现多样化发展,以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阶段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发展需求,并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加需要的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综合性人才[1]。为此,应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充分结合,在对相关学科特点加以有效考量的基础上,掌握学生当前心理状态,有效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往教学开展过程中,往往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此种教育方式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的有效衔接,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存在特有的系统性,在培养高校影视编剧人才的过程中,影视编剧课程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开展影视编剧课程教学期间,需深度且全面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影视编剧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提升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的同时,重视其德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一、影视编剧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培养德才兼备优秀影视创作人才的需要

优秀的影视作品通常会与民生现实有一定的关联,在对影视编剧专业课程教学期间,将社会规范及为人处世的道理融入影视编剧课堂中,不仅可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态度及价值的改变,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还能强化其影视编剧能力。

(二)提升社会影视文化氛围和社会风尚的需要

影视文化具有直观、娱乐以及普适化的特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和瞩目,影视作品中的内容极容易使大众产生共鸣,影響其价值观念[2]。不难看出,影视作品的内容对大众社会教育以及政治宣传等功能存在明显的影响。影视编剧课的学生是弘扬我国社会文化的关键力量。因此,在开展影视编剧课程时渗入课程思政教学,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影视文化发展趋势,不仅是提升社会影视文化氛围的有效方法,也是强化社会风尚的需求。

(三)各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其创新精神。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教师在拥有深厚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课程思政开展模式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索,在对前沿技术以及最新发展方向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还应自主编制影视作品,感受编制影视作品的全过程,以对自身岗位需求有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主动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影视编剧人才。

(四)影视编剧教学改革的需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对课堂给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在坚持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针对性教学体现其亲和力,从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而其他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确保各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步,强化协同效应。会议内容对高等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3]。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协同发展,可为我国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等综合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结构中,影视编剧课程是一门重要学科,需要在对影视编剧基础知识以及创作技巧等进行全面且系统化教授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塑造人才的先行能量。课程先导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整体教学至每个学科均需要对思政教育体系进行充分考虑,使学生具备务实、严谨以及不畏困难的精神态度[4]。此外,在强化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意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促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教学不断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

二、影视编剧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给予了高度关注,在1970年一些国家便先后建立“双元制”培训学院,使学生可以承担有关的工作责任,并且还可参与到理论学习培训活动中[5]。在不断发展中,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主张,使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经济的成长共享力量。在我国,职业教育观念认为,思政教育属于思政老师或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近些年,我国对学生道德素养教育重视度逐渐加强,在此期间思政教学比重明显提升,使课程思政教学得以强化。但是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呈现被动学习状态,并且教授形式趋于理论化。由于课程思政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设计,导致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视度不足,最终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的情况发生。在培养影视编剧人才期间,学生往往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加之学习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常常存在自信缺乏、写作能力差等情况,即使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也时常会出现主题肤浅、善恶不分的“不良剧”。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影视编剧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思想上的破冰

转变教育理念,改善育人环境。在以往教学理念中常常将思政教育视为单独的学科,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开展影视编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课程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驱动力,积极改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乐教”的心态来落实课程思政教学[6]。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的每个方面及环节作为切入点,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课程间存在的内源协力,主动纠正思想误区。此外,思想政治教學在开展期间,主要将思想观念、道德素养以及政治觉悟等方面作为教学的基础,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正常开展不会带来过多的影响,并且还会有效推动专业课程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提升,使专业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提升教学质量。在落实影视编剧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等,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有效性,打造优质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

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创作时,应引导学生将创作与实践生活关联,指导学生对社会各方面进行详细观察,从而对社会有深入的了解,为找到适合创作的素材奠定基础[7]。在进行集体创作期间,教师可以尝试性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学生当前思想困惑,并鼓励学生以创作的方式展现现阶段思想状态,不仅可有效培养学生感性认知,而且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创作思路,强化学生了解事物的能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显著增强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间的有效互动,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素养上的升维

推动思政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同步发展。教学开展期间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以及共同协作,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其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道德规范的示范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因此,老师应重视自身专业素养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8]。在进行影视编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各方面应进行全面的剖析,如思想能力、兴趣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以便对学生有切实的了解,为影视编剧教学中有效落实因材施教提供有利条件,并结合分析结果制订和开展优质的课程规划[9]。众所周知,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融入启发式教育、学生互动式教育等,在此过程中,还需持续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意识,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及相关逻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使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成为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性编剧人才。

(三)教育方式的革新

剧本不仅是开展影视创作的基础,也是影视作品意识形态输出的首要环节。在开展影视编剧课程过程中,通常会对诸多优秀影视作品及剧本案例进行鉴赏和分析,以掌握作品结构以及创作规律,在此期间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影视编剧教学的每个环节中[10]。例如,在选择片例阶段,可对收集近几年国产优秀影片,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国机长》等,学生在观看的同时给予分析,如此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品中所具备的原生态社会生活,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政治环境存在的密切关联,并且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影视作品时,应引导学生在以人民为核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承担起书写和记录新时代的使命,描述和传承我国的民族精神。

无论哪种传播媒介均会给我国主流观念传播带来显著的影响,而影视编剧教学是培养优秀编剧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强化影视编剧人才各方面的适应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作品的前提下,还应基于创新思维,将创作母体详细化,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相关工作,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传播的践行者。

(四)教育成果的转化

在剧本创作期间,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第一,在选择创作题材过程中,应尽可能源于生活,并与时代保持同步,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弘扬我国核心价值观[11]。影视作品往往呈现了现实生活状态,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因此,影视作品不仅需要对生活给予关照和反思,并且题材选取还应具备独立性和自主性,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第二,在塑造人物上应对人物的时代感和生活感进行充分挖掘,影视作品创作期间不仅人物时代形象需具备清晰性,还应使我国时代风貌以及气息得到鲜明的呈现。此外,影视作品中展现的人物形象应源于真实生活,在具备先进思想的同时,还须具备深沉的情感以及生活感悟,使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其现实性与情感性应做到统一,具备积极正向的精神观念,使社会正能量得到有效传播。

第三,在创作剧本时,应做到深入实践、了解民生以及突出我国特色。影视编剧内容应与社会实践相关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基础,从而创作出突出我国风貌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影视作品。在挖掘人物过程中,应对民众现实生活进行充分了解,在影视作品中表达人民的心声。在创作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充分的解读人物故事和生活,可大幅度提升影视作品的精神追求,将生活中的“小我”向国家层面的“大我”进行转变,将个人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运用影视作品充分展现我国特色、抒写我国故事。

(五)评价机制的转变

影视编剧教学与影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显露了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在建立评价体现时可将评价主体、评价维度以及评价标准作为着手点,重视和做好课程反思和评价,如此有助于构建结构化影视编剧思政机制[12]。所以,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不断丰富影视编剧课程教学内涵,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构建自我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作为基础创新影视编剧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及强化思政素养提供有利条件。此外,还应将专业课所具备的价值给予充分展现,提升育人效果,构建内涵丰富且志向高远的课程体系,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种德行兼备、强技能、守正义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在对影视编剧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思政内涵和要求的融入是其关键任务,并且还须对思政课程理念进行系统性优化和完善,在此种环境下,制订和落实影视编剧课程改革方案。此外,还需对课程思政教材进行研发,探索教学资源协同发展,在持续强化专业课程教師思政素养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现。在立足于系统思维的同时,还应积极吸收前沿的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教学资源,有效激发多维度的积极性,如此才可为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利环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勇于走出校园,对社会民生进行调研,将生活作为创作题材的源泉,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还能强化其精神追求,实现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廖玲. 课程思政视域下PBL教学法在高级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2022(35):46-48.

[2] 杨会,张夏雨.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关键点与突破点——以“影视编导”课程为例[J]. 教师,2022(26):24-26.

[3] 闫新悦. 艺术类高职院校影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戏剧影视赏析”课程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5):173-175.

[4] 王伟,刘静. 五年制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课程《三维场景设计》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3):84-86.

[5] 李由.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影视编导”课程为例[J]. 机械职业教育,2020(11):35-38.

[6] 莫蓝翔. 基于“理论+实践”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影视编导与制作”为例[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9(02):108-112.

[7] 田雄.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研究——以“社会学概论”课程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22,23(02):46-55.

[8] 卢思桥,黄振宣. 高职课程思政“引领—协同—反哺”模式构建研究——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2020(23):98-99+106.

[9] 谷仕艳,何作顺,王磊. 课程思政视域下PBL+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反思[J]. 现代预防医学,2022,49(05):956-960.

[10] 崔海燕. 课程思政视域下播报教学法应用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4):70-72.

[11] 王濛濛,李栋宁,江琳娜,等. 媒体影视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化教学改革思考——以《影视经典作品鉴赏》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1):102-104.

[12] 周述政. 高校影视类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以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为例[J]. 时代报告(奔流),2022(02):43-45.

(荐稿人:夏慧明,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