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执教理念下药用植物学模块化的教学策略与实施

2023-10-07陈荣珠邹毅辉林美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6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用模块化

陈荣珠 李 珍 邹毅辉 林美珍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模块化教学是把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划分成若干模块进行教学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把所有的模块按照知识逻辑构建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从而完成整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的教学策略[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职教要落实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2]。在职教理念引领下,中药学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药用植物学》定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药用植物识别,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必要基础。本课程对接中药产业链所涵盖的工作岗位,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所需的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出发,进行模块化教学策略的尝试。

1 服务于岗位需求的课程设计

基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深化“三教”改革,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力求满足中药学专业岗位需要和社会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本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药用植物学》课程设计图

2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课程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中药学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技能提升奠定基础,将学习内容重构成三个模块,形成与就业岗位相对接且知识逻辑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内容见表1。

表1 《药用植物学》[3-4]课程内容表

3 教学策略的实施

通过教学目标的分解,本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理实一体的教学策略,侧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根基,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突破学科式的教学框架。

3.1 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启示下,本课程采用创新的“四个+”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情景教学法+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法+创新思维;PBL教学法+自主学习[5]。在整个教学模式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渗入课程思政元素;在问题导向指导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在完成学习项目任务时培育创新思维。具体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四个+”教学模式简图

3.2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基于“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的培养目标和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疫情期间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学习通、医药大学堂(www.yiyaodxt.com)、职慧职教(https://zjy2.icve.com.cn/portal/login.html)或医药大学堂手机APP等学习平台[3-8],发挥校内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青草药文化中心等实践基地为教学情景以及智慧教室,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过程导图

3.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习任务,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建构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探索、自主获取的自学能力。本课程教师可布置“采集与制作药用植物标本”“调查某地的药用植物资源”“拍某分类群的药用植物视频”“某分类科的药用植物特征讲解”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3.2.2 情景教学法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场景,引导学生亲临其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并使学生的心智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情景教学法时,主要在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青草药文化中心进行上课情景体验,寓教学内容于丰富多彩的药用植物情境中,以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思政情感。

3.2.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学生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比较,也可以通过查找文献或者推理、判断,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例如,设计案例:1987年比利时曾经发生喝“中药减肥茶”引起肾衰竭患者。后来我国科研人员在比利时进行药品抽样时发现,其药品中的防己均为“广防己”,与“粉防己”相混淆。以案例让学生讨论,以获得正确区别同名异物的药用植物的重要性。再如,设计商品流通中,红花与西红花相混淆的案例,让学生感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这种教学方法宜小班上课(25~30人),在智慧教室进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3.2.4 小组合作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学生在小规模、结构化、异质化的小组中共同学习、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优化促进知识内化和技能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资源调查、采集标本宜6人一组;识别药用植物种类宜4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份学习报告,以培养学生相互协助、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2.5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教师引导、围绕问题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6]。这种教学方法核心在于教师提出问题,如民间金钱草混淆品较多,《中国药典》规定正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然而地方习用品尚有广金钱草、小金钱草、连钱草等,你怎样从植物分类上区别它们?又如,在中药应用中,有些人经常混淆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你怎样从植物基源和药用部位加以区别?PBL教学法的主旨是让学生在思索问题中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成熟(Maturity)—全面的思考问题;能力(Capability)—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靠(Reliable)—应用知识的能力[5],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学习理念的逻辑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场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选择或穿插配合,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3.3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方案采用积分制的学习评价方式,即多维度多样化评价学习成效,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体见表2。

表2 《药用植物学》课程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表

4 教学成效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照国家专业标准,遵循“循岗施教”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附加职业素养考核,评价力求公平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表2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采用课程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成绩智能评价,教学成效显著。

4.1 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数据显示以校内药用植物园实践基地为教学情景,采用“四个+”教学模式,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PBL教学法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充分利用学习平台以及多维度量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学习成绩合格率达90%以上,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意识浓厚,职业素养达到培养目标,2020年《达摩百草》获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4.2 达到良好的职业目标 本课程团队参加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多名学生志愿者担任药用植物园讲解员,采集制作药用植物标本充当教具及挂墙烘托药学氛围,拍照药用植物图片充实教学资源库,多名学生由于药用植物识别能力的专长而被选参加全省乃至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通过教学的改革创新,本教学团队的教改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年轻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

5 结语

《药用植物学》模块化的教学将学习内容重构成三个模块,创建并采用了“四个+”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因地制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多维度量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2022级高职中药学教学实践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其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模块二内容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而在模块一教学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其二,对于专业的分类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药学专业的的学生由于是文理兼收,部分学生没有生物基础知识,在课程教学中出现基础知识不理解等等问题。

由于时间有限,目前该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应用的专业较少。今后,会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模块化的内容,努力做到更贴合各个专业对该课程的需求,争取将模块化教学推广。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药用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模块化住宅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模块化VS大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