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结构形态、内在逻辑和时代价值

2023-10-04杨彬彬张德宝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话语现代化

杨彬彬 张德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东城 100732;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西城 100044)

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践深度结合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话语表达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辩证逻辑。经过长期积累性、拓展性、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共同富裕形成了结构完整、形态多元、表达多样的话语体系,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供了重要载体。以共同富裕话语为观察视阈和研究视角,深入剖析新时代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助于全面深刻把握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

一、共同富裕话语研究进展与问题提出

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既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模式有着本质区别,也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实现人民富裕的机制存在鲜明差异,是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通过提出新战略、新论断、新命题,以及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段性任务来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这一过程中围绕着共同富裕形成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并基于实践历程提出“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等话语表达,由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话语体系。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共同富裕话语的创新性表达和阐释提供了现实条件。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研究进展

目前学界围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社会”等话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包括对“共同富裕”话语进行了整体分析,比如研究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等;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逻辑关系,比如,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多重逻辑、共同富裕与党的长期执政逻辑关系等;在国际视域下研究共同富裕话语的意义,以期对我国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有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共同富裕话语演进历程以及内涵价值的研究。在党的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共同富裕”的表述,是在1953 年12 月由毛泽东亲自领导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该决议强调,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高农村生产力,从而克服工农部门之间的发展矛盾,从而“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662。虽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的“共同富裕”主要是针对农村问题,但追根究底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将共同富裕的实现问题纳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全面阐述了共同富裕问题,针对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现状,强调“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并提出“先富带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同时,将“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对立起来,使“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三步走战略”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富裕之路[2]。江泽民提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原则,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方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扶贫开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胡锦涛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强调这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3]8,提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的目标,有效处理“共同”与“富裕”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

第二,关于共同富裕话语的内在逻辑的研究。有学者论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缩小了城乡差距,这也是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三个条件[5]。有学者论述了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多重逻辑,突出了我国的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6]。有学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述了共同富裕与党的长期执政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共同富裕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之间是“双向协同、同频共振”的基本逻辑[7]。

第三,国际视域下共同富裕话语的研究。“共同富裕”话语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西方社会在“共同富裕”的话语表达以及内涵诠释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西方社会中与“共同富裕”类似的一般表达术语为“共享繁荣”(shared prosperity)等,西方国家追求的“社会公平”“公共幸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表现为私有制为基础上如何走向收入公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提出通过所有制变化、分配制度调整、福利国家建设等逐渐形成“公共福利”体系[8]。而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在理念阐述、运行机制、话语表达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引,意味着生产将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决定了其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局限于物质水平的提高,还着重强调精神层面的富裕;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坚持中国共产党谋划全局,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阶层的局部利益。当前学界中西对比视角下的共同富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缺少从话语逻辑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建构逻辑的提出

从当前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般将共同富裕话语作为一个既定的表达体系来考察分析,而缺少从话语视角对共同富裕进行系统阐述和研究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采用历时性比较研究和共时性对比研究方法,在中西对比、古今对比和新旧对比中把握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的独特性、逻辑性和优越性。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不难发现,共同富裕话语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接续发挥自身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而以系统观念审视共同富裕话语,可以发现,共同富裕话语是一个具有不同要素、不同形态、不同面向的表达体系,既包括诸多概念、命题、论断等,又基于不同的表达功能形成了不同形态的话语形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演进性、时代转换性和时空独特性,已经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度结合在一起,深刻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本文立足共同富裕话语演进的历史图景,对其时代转化、内在结构、存在形态、价值功能等进行分析,以期对共同富裕话语的元问题和根问题进行深入揭示,探讨不同话语构成的分殊化作用,进而通过这种分析进一步讨论建构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方法论问题,为在新征程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供话语资源、理论指引和制度机制。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结构形态

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在继承与创新中,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表达形式,以丰富多样的概念、论断、命题等构成了共同富裕的表达体系和阐释体系。从其结构形态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目标性共同富裕话语,用以描述未来指向;实然性共同富裕话语,用以分析现实状况;规范性共同富裕话语,用以指明原则要求;机制性共同富裕话语,用以阐述路径方法。不同类型的共同富裕话语有着不同的价值指向,在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未来指向:目标性共同富裕话语

新时代,围绕着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新进展形成了新的话语表达,主要包括实质性进展话语、战略规划性话语等,而对共同富裕发展目标进行阐述和确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以党的中央全会公报、决议、建议的形式对共同富裕目标进行创新表达并加以明确。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在阐述2035 年远景目标时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9]790。并进一步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从而对新时代关于共同富裕的目标设定进行政治确认,进一步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二,在党的重大历史节点和重要庆祝活动或纪念活动中对共同富裕目标话语进行政治确认。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0]9。2021 年8 月17 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并进一步提出“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10]142的阶段性目标,深刻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现状分析:实然性共同富裕话语

现状分析的实然性共同富裕话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其一,总结成就类话语。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贫困地区发展,优化政策供给实施精准扶贫政策。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灭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并以数字话语的形式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成果和世界意义。2021 年7 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提出:“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1]2进一步阐明了消除绝对贫困对于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大意义。其二,背景分析类话语。一方面,注重分析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世情国情党情,强调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危机等世界性难题不断加剧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条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等。其三,问题解剖类话语。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围绕着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问题、紧迫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提出要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以及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等话语表达,有效反映和解决了推进共同富裕的痛点难点问题。

(三)原则要求:规范性共同富裕话语

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应然目标与实然路径之间的矛盾问题。新时代,围绕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则要求,形成了一系列特色表达,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方向性质话语。旗帜决定方向。习近平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2]189新时代以来,党坚持以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审视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确保不走“老路”“邪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走好推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切实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二,发展道路话语。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走自己的路”的至关重要性,并将独立自主作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将自信自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这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的道路方向指引。其三,方针要求话语。围绕着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党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以及“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等方针政策性话语表达,为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效性、长效性进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四)路径方法:机制性共同富裕话语

路径方法是有效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条件。其一,战略性话语。一方面,我国在新时代共同富裕逻辑主导下,沿着“城乡二元——城乡协调——城乡融合”逻辑遵循,建构了“以农促工——工农互促——城乡共富”的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战略[13],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普遍性与目的性,即“共同”与“富裕”的相统一。另一方面,共同富裕的推进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重大战略举措,配合我国再分配制度,共同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其二,策略性话语。新时代以来,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共同富裕的策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体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明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实现共同富裕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从“真扶贫扶真贫”到“真脱贫不返贫”,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三,方法论话语。在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路径选择进行总结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径的方法论。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0]142;强调推进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解决现实路径问题;既要明确奋斗目标,又要落实战略举措;既要阐释好中国共同富裕理论,也要讲好中国共同富裕故事。

三、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内在逻辑

共同富裕话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而且与其他领域的话语表达相互交织、衔接互动,共同构成了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表达形态。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话语与人的全面发展话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民族伟大复兴话语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深刻的价值衔接和共同的思想基础,深刻解释了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共同富裕话语与人的全面发展话语

促进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人既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共享主体。首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勤劳奋斗,而发展成果也惠及每一个人,使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同时提高社会发展动力。其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群体”的全面发展。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14]6,这与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有着本质差异,在实践中建构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话语。最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解放全人类,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和共同富裕事业的推进,不仅具有长远的中国意义,而且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宝贵话语资源和现实基础。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共同富裕不仅是要实现物质层面的富裕,还要实现精神方面的富裕,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14]。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相契合,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衔接。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指引。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生产力的充分解放,并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就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推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二者统一于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5]11。

(二)共同富裕话语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一般含义和共同特征,又有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特殊含义,其内涵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丰富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内涵。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追求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类文明形态的新跃迁。现代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并以此提升社会财富创造力,使得人类社会逐渐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活[16]。即使现代化是由西方国家发端并主导,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弥补了西方现代化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我国实际。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不同点,我国的现代化是十四亿人口的现代化,具有整体性,规模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人数总和;与西方国家“资本至上”的观念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时刻代表人民利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自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与新时代共同富裕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平发展,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之上,而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新中国,以英勇顽强的奋斗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又一阶段性重大目标,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能够夯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在时间维度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特点。

(三)共同富裕话语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以及取得的一切成功,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内涵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之后的新起点,并且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务必要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体现是人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在民生角度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全体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0]59,需要全体人民矢志不渝为之奋斗,扎实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四、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时代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表达的基本结构、主要形态、内在机制和逻辑关系,有助于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理论、实践、话语之间的转换逻辑,有助于为进一步挖掘和转化共同富裕话语提供方法论。

(一)阐释新时代共同富裕创新理念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当前新的历史方位和现实条件,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新时代共同富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在战略地位上,将共同富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将“走共同富裕道路”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实践途径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协调性,继续坚持“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富”的路径;初次分配要在政府的介入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再分配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三次分配不搞“劫富济贫”“剥夺剥夺者”,而是根据具体国情倡导以公益慈善为主的积极贡献机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实现水平上,强调人民生活物质层面的富足和精神层面的富裕,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在不断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在价值取向层面,“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17]3。我国将消除贫困、共同致富问题置于全人类的高度考虑,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的措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增进共同富裕价值的内在认同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是具有内在逻辑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阶段性、长期性等特点,由此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进程度、具体制度、实施手段的认同不可能同步。只有将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共同富裕的价值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接受。其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身利益,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0]171,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政治领导作用;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共同富裕的推进需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国共产党发挥着群众组织、社会号召的作用。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劫富济贫”,阶级社会中“剥夺剥夺者”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剥削阶级作为阶级不再存在,且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财富,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分配方式在正确处理发展与分配、需要与可能、先富与后富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其三,坚持人民至上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目的就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使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成效,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凝聚实现共同富裕的广泛力量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离不开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民群众的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其一,要发挥市场、政府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市场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功能、非公有制健康发展,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府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保障作用,扮演着“分好蛋糕”的角色,保障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其二,发挥统一战线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新时代统一战线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统一性,统一战线能够激发社会力量,为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智力优势,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势。此外,通过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强化第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慈善等公益事业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使“先富带动后富”的渠道更加畅通。其三,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每个人都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共同富裕不是“大锅饭”,也不是西方国家“养懒汉”的福利制度,而是靠广大群众的辛勤劳动和互相帮助,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避免“内卷”“躺平”,如此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话语现代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边疆治理现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