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为本”导向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2023-09-30杨春棠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素养为本作业设计初中化学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是学科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链条。教师应基于新课标,研究“素养为本”导向下的作业观念、作业功能、作业来源、作业方式、作业质量等,探索作业设计规律,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初中化学作业改革新形态。

关键词:素养为本;初中化学;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是学科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链条。教研实践中,笔者对化学作业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从作业量、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完成、作业讲评等角度设置了教师、学生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师生问卷,笔者发现,作业设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作业观念“应试化”,反复地练习成了应对考试的手段。二是作业内容“试题化”,以题海训练代替真实的问题解决,“题海战术”的存在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三是作业来源系“舶来品”,教师未能很好地研究作业,而是转发给学生,甚至把各种练习册的内容当成范本来指导教学。四是作业实施“整齐化”,学生有刷题、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的现象。分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对作业功能的异化,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教师缺乏基于课程核心素养进行作业设计的技术方法,导致“教—学—评”分离,影响了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笔者对“素养为本”导向下的作业观念、作业功能、作业来源、作业方式、作业质量等进行探索,设计了适合学生发展的初中化学作业。

一、完善作业设计体系

笔者以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化学核心素养为主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形成“一本、两翼、三梯度”的基本框架,即以落实课程要求培养的核心素养为根本,以教研核心团队、学科教研基地为引领,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形态,完善作业设计体系。

(一)依托学科工作室

化学教研核心团队站在课程的角度审视作业功能,形成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作业观念。化学作业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实现特定任务而布置学生完成的学习活动;是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评价的具体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前置准备和后置延伸。

(二)依托学科实践基地

我们加强教研基地校本研修的内涵建设,聚焦研究主题,使校本研修成为凝聚智慧、提升质量的有效措施。“素养为本”化学作业设计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挖掘学习内容在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二是注重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学习任务与作业任务、学习方式与作业方式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三)依托科学化作业设计模式

我们形成了“任务驱动、教师自编、同伴互助、专家点评”的作业设计模式,透视作业意图,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进行作业再创造,把好作业质量关。作业设计是作业系统的起点,是教师在正确认识作业功能以及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规定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要求来确定作业目标、作业框架、编制作业、进行作业汇总与反思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的过程,追求的目标是学生未来发展所需“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成长。

(四)依托区域学科研训新范式

我们构建区域学科研训的新范式,创新团队研究方式,在区域内践行“案例研修—示范引領—面上推进”科研模式,以作业改革倒逼课程改革。我们开展区域性作业设计评比、案例研修等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推动区域作业改革。

二、形成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从区域层面,探索了“素养为本”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规律,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一)构建“素养为本”作业设计的技术路径——“四步法”

我们建立规范的作业设计程序,设计出具有科学性、适度性、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新型作业,总结出化学作业设计流程——“四步法”(见图1)。

1.制定“素养为本”的作业目标

我们依据新课标,研究课程目标,分析教材蕴含的核心素养发展点,挖掘知识的内涵价值,分析什么样的作业能落实哪些素养,分析学情,制定出“素养为本”的作业目标。

2.设计“素养为本”的作业框架

我们根据制定的作业目标,思考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数量、作业来源等,构建出“素养为本”的作业框架——多维细目表(见表1)。

这样的作业框架能体现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克服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3.编制“素养为本”的作业

我们根据作业多维细目表编制相应的作业。有了作业雏形,还要深入分析教材习题和作业设计的特点、内在联系等,使编制的作业能够对教材课后习题起到补充、延续、强化、拓展的作用。

例如,新课标在“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主题内容中,对核心知识“二氧化碳”的学业要求是“能基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教材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内容的课后作业练习与实践中共设置了10道习题,主要是促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但缺少对学生课业要求重要态度的培养。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关于二氧化碳的利与弊,你有哪些看法?这个补充性作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到科学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素养为本”的作业汇总与反思

在整体把握作业的同时,我们做好作业汇总的分析、预设实施作业的分析,对编制的作业进行全方位评价并适度调整。我们从作业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基础性、指向性、一致性,作业形式的情境性、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作业水平的层次性、适切性等多角度进行作业预估评价,最后形成作业。

(二)研制“素养为本”的初中化学分层作业——思维进阶

我们编制初中化学作业,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的逻辑关系,设计出巩固、发展和创新三个板块的分层作业,即巩固基础、能力提升、拓展延伸,以适合于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层次的学生(见图2)。

巩固基础板块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学生必备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是初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以此促进学生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能力提升板块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属于能力提升作业,重在发展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建构模型的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板块侧重个性化创新性学习,属于综合拓展作业,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认识,促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教学后,我们在拓展延伸板块设计了家庭作业——完成趣味实验“会跳舞的鸡蛋”:把鸡蛋放入一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见图3)。

从作业反馈中可见,学生热情高、参与度高。我们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开发“素养为本”的单元作业——学科实践活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基于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课程核心素养,突出单元的主题学习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学科内容相关的问题,设计任务性单元作业——学科实践活动,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任务驱动,开发出制作、探究、综合等类型的化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增强实践能力。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效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案例1】探究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

在学习了“金属的冶炼和利用”内容后,我们布置了趣味实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如磁铁、白醋等设计实验,检验月饼包装盒中脱氧剂的成分。学生将自己的实验制成小视频上传班级群共享,形成了浓厚的师生交流研讨氛围。

【案例2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花生生长的影响”是新课标要求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我们因地制宜,以作业形式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实践活动。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光照、水分、温度等,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主要是针对土壤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而设计任务。该活动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化学变化”学习主题的核心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中化学与能源、化学与资源的相关内容;承载学生必做实验“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帮助学生构建元素观、变化观等化学观念,促进学生对“化学科学本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大概念内涵的理解;融合化学、物理、生物、美术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解决植物种植与管理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三、总结作业设计效果

在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建立起区级引领、组内推动、教师实践的三级联动教研机制。

(一)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加强作业研究,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探索作业设计的路径,研制初中化学作业,促进了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提供了“脚手架”,促使教师能基于学科本质的思考而设计作业任务,提高了教师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促进了区域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依据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精心编制作业,提高了作业的质量,使“教—学—评”活动有机结合。

(二)新型作业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新样态

没有课前、课后的有效学习,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我们深化课前学习的内涵,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自主总结、自我学习,使作业成为学生经历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形成了目标导航、展示交流、探究新知、拓展提升的“自主合作——引领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在后置性作业设计中,我们拓宽课后学习的类型,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创新活动,将学习引向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实践性作业的品质。在作业设计研究中,教研基地校以作业设计思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研制出《“教—学—评”一体化学教案》,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新样态。

(三)素养导向的作业观支撑了课堂的深度学习

我们站在课程的视角研究作业设计,聚焦学生学习规律,关注学生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支撑课堂的深度学习。学生在作业中,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场地,较大限度地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四)高质量作业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我们研究教学中的作业问题,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观念一致,通过控制作业量、分层作业,使学生作业减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使学生“乐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提升了参与意识,使学生体会到顺利完成作业的喜悦,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强化教师的作业观念,研究育人取向、素养导向下的化学作业,能提高教师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研究作业设计的质量标准,科学指导教师开展作业实施与评价,跟进学生的作业反馈,能进一步推进全面系统的作业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洁.“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2).

(责任编辑:杨强)

作者简介:杨春棠,沈阳市浑南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初中化学‘素养为本’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21CB015。

猜你喜欢

素养为本作业设计初中化学
“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素养为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
基于“素养为本”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和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