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研究

2023-09-15张晓王红贵曲悦

中外医疗 2023年20期
关键词:艾司奥曲尿素氮

张晓,王红贵,曲悦

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江苏邳州 221300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分为两类,即静脉曲张与非静脉曲张,其中后者较为常见,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胃癌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具有病情复杂、出血量大、发展快、危险性高等特点,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损害[1]。据统计,我国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100/10万,其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占比超过60%[2]。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首要任务在于控制出血量,预防再出血。其中艾司奥美拉唑是较为常用的止血药物,能够稳定血凝块,同时抑制胃酸分泌[3]。奥曲肽则作为生长抑素,可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同时促进血管收缩,双药联用在不增长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效果更理想。本文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奥曲肽、艾司奥美拉唑联用治疗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取本院收治的8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红蓝球随机抽取进行分组,蓝色球为对照组,红色球为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2~85岁,平均(53.15±5.93)岁。观察组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3~85岁,平均(54.19±6.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学科防治专家共识(2019版)》[4]标准规定;②年龄在22~85岁;③均同意参与并配合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②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患者;③对药物过敏患者;④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等,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输血、内镜下止血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163103;规格:40 mg)治疗,用量用法为:将80 mg该药物与5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泵入8 mg/h,或者40 mg,2次/d,静脉输入。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艾司奥美拉唑、奥曲肽(国药准字H20060176;规格:1 mL∶0.1 mg)治疗,前者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奥曲肽微量泵静脉泵注25~50 mg/h,或皮下注射。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根据止血情况划分为显效(治疗24 h内止血,同时未出现再出血情况)、有效(治疗24~72 h止血,同时未出现再出血情况)、无效(治疗72 h后仍存在出血问题或再出血)3种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对比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测。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出血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止血时间(h)16.96±5.23 28.14±5.25 9.660<0.001住院时间(d)6.09±1.33 8.97±1.35 9.731<0.001

2.3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素氮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水平比较()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血红蛋白(g/L)治疗前102.98±5.25 103.02±5.33 0.034 0.973治疗后135.89±4.60 137.14±4.26 1.277 0.205尿素氮(mmol/L)治疗前10.22±1.07 10.19±1.04 0.129 0.878治疗后6.13±1.01 8.49±1.06 10.321<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再出血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的是发生于屈氏韧带以上区域除静脉曲张病变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类病变,可包括胰管、胆管、胃、空肠等组织的出血,在上消化道系统出血类病变中占比较大。虽然从近几年的研究中可见,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下降,加之现代上消化道内镜技术也在不断地突破和完善,但相关病症的病死率仍维持在2.5%~10%,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5]。

临床实际干预时,如患者入院时正处于出血症状发生的24 h内,则推荐尽早开展内镜治疗,以降低二次出血或因出血量过大而转为开腹手术的概率,有效控制临床病死率。同时还推荐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干预,以静脉推注、持续性泵注等多种方式给药,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选择给药方式,但推荐给药速度控制在8 mg/h左右,既可有效控制二次出血和转归手术的风险,又能够有效避免对血流动力学带来不良影响[6-7]。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危患者如单纯采取这种干预方式,则二次出血率可以达到35%左右,且转归手术后病死率仍相对较高[8]。根据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即便采取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进行干预,也无法辅助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内环境长时间保持在酸碱值低于6的状态。因此,需要研究在质子泵抑制剂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以求更好地改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9-10]。

奥曲肽本身和生长抑制激素拥有相似的作用,药理研究证明其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发挥明显的抗胃酸分泌作用,并可有效提升对胆汁分泌的抑制效果,利用其抑制胃泌素合成和分泌效率的作用,间接对胃酸分泌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且还能够进一步抑制内脏组织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肠道蠕动效率,控制对出血点或创口的影响,从侧面降低二次出血的发生率[11-12]。有关研究证实奥曲肽可以应用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当中,可有效抑制上消化道产生的出血症状,并抑制胃、十二指肠组织内的血液流动量,抑制胃泌素的释放浓度,从而调节胃酸、胃蛋白酶等具有消化功能物质的分泌量[13-14]。另外奥曲肽还可刺激胃肠道产生更多的黏液,对出血病灶进行覆盖,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其降低损伤。奥曲肽可以提升胃内环境酸碱值的保持效果,通常可以维持在超过6的状态下,这样更有利于加快血小板的聚集率,加快病灶表面凝血块的形成速度,使人体自身的止血效果更加突出[15]。国外相关研究证明,在静脉内注射生长抑素类制剂后,可在12 h内有效维持胃内酸碱值较高的状态,可以更好地提升止血效果。虽然药理学研究显示该药物应用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率低,但由于临床实践应用范围有限,因此国内相关治疗指南中并未将其纳入一线治疗方案内[16]。

奥曲肽对于因自身原因需要延迟内镜诊断,或因院内医疗资源有限而需等待手术的群体具有较好的临床干预效果,对部分呈高风险,且具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群体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症状[17-18]。在抑制活动性出血方面,奥曲肽能够控制消化性溃疡所导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持续性出血症状,使该类患者转归外科手术的风险大幅下降。但也有相关研究的数据指出,奥曲肽应用后并没有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死率的降低而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该类患者死亡的诱发因素相对复杂,其中年龄、合并症等的影响最为明显,而绝大多数死亡患者在发病阶段均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病变,奥曲肽对于其他病症并没有改善作用,因此无法对病死率产生过多的影响[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止血时间(16.96±5.23)h、住院总时间(6.09±1.33)d均短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叶依霞等[20]研究中联合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19.8±4.31)h、平均住院时间(6.1±2.4)d均短于对照组(29.9±6.12)h、(8.5±2.8)d(P<0.05)相一致。由此证实双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治疗用时,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奥曲肽、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可帮助患者快速止血,调节胃酸失衡问题,同时降低再出血问题。

猜你喜欢

艾司奥曲尿素氮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艾司奥美拉唑钠结构研究
老年失眠症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失匹性负波观察
奥曲肽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
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