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氯胺酮在腰椎融合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3-09-15郭金华

中外医疗 2023年20期
关键词:艾司融合术氯胺酮

郭金华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科,福建三明 366000

结合现阶段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人们发生退行性疾病的概率较高,如腰椎间盘突出者、腰椎椎管狭窄等,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加重社会医疗负担[1]。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未能取得良好效果,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针对此类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腰椎融合术,该手术方式多用于腰椎损伤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但随着手术频率的增多,该手术方式所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如对机体创伤较大、手术持续时间长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对术后恢复有不利影响[3]。基于此,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通过麻醉方案的调整来降低不良问题的发生率。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纯右旋异构体,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4]。为探究该药物在腰椎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50例腰椎融合术患者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麻醉科收治的150例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存在腰椎损伤,与手术指征相符合;告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执行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患有高血压的人员血压控制情况较差;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或全身存在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

所有纳入研究的人员均接受腰椎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前保持禁饮禁食状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面罩吸氧,3 L/min为氧流量,选取适合的通道完成静脉通路的开放,对照组所纳入人员在此基础上,将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0606,规格:1 mL∶1 mg)经静脉注入机体,药物剂量为0.01 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203650,规格:1 mL∶50 μg)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 mg)经静脉注入机体,两种药物的剂量分别为0.4 μg/kg、0.15 mg/kg,麻醉诱导完成后,将适合型号的气管导管插入机体连接麻醉机术中,麻醉维持药物利用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 mL∶0.1 g),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43314,规格:1 mg)泵注及吸入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90714,规格:250 mL/瓶),脑电双频指数需维持在40~60之间,肌松的维持药物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以静脉注射,药物停止使用的时间为手术结束前5 min,待意识清醒后,将气管导管拔出。观察组所纳入人员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应用艾司氯胺酮(国药准字H20193336,规格:2 mL∶50 mg)进行静脉滴注,药物的使用时机为切皮前,药物剂量为0.3 mg/kg。

1.4 观察指标

①麻醉相关指标:于不同时间段记录不同组别人员的心率、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各时间段分别为麻醉诱导前(T0)、麻醉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

②血气指标:主要涵盖pH值、二氧化碳总量,观察时间与麻醉相关指标的时间点一致。

③恢复指标:分别应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对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观察。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对比

T0时两组心率、SBP及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心率、SBP及DBP数据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对比[(),次/min)]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对比[(),次/min)]

组别对照组(n=75)观察组(n=75)t值P值T0T1T2T3 75.39±3.11 75.41±3.12 0.039 0.969 61.05±3.03 69.75±3.04 17.554<0.001 73.46±3.33 71.72±3.27 3.229 0.002 72.36±3.07 70.31±3.12 4.056<0.001

表3 两组患者血压对比[(),mmHg)]

表3 两组患者血压对比[(),mmHg)]

组别对照组(n=75)观察组(n=75)t值P值T0 T1 T2 T3 SBP 140.25±10.87 139.36±10.27 0.515 0.607 DBP 129.58±2.92 129.87±2.01 0.708 0.480 SBP 104.39±1.23 96.36±1.26 39.494<0.001 DBP 78.64±1.63 70.28±1.39 33.797<0.001 SBP 95.83±1.31 90.84±1.33 23.149<0.001 DBP 71.28±2.21 67.95±2.12 9.417<0.001 SBP 90.68±3.54 86.71±2.58 7.849<0.001 DBP 66.14±2.25 64.23±2.15 5.315<0.001

2.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T0时两组pH值与二氧化碳总量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pH值与二氧化碳总量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表4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T0 T1 T2 T3组别对照组(n=75)观察组(n=75)t值P值pH值7.33±0.12 7.32±0.14 0.470 0.639二氧化碳总量(mmHg)24.38±2.38 24.43±2.42 0.128 0.899 pH值7.42±0.16 7.34±0.14 3.259 0.001二氧化碳总量(mmHg)43.38±2.67 39.25±1.36 11.937<0.001 pH值7.46±0.22 7.35±0.18 3.351 0.001二氧化碳总量(mmHg)38.39±2.17 34.05±2.22 12.107<0.001 pH值7.48±0.18 7.36±0.14 4.557<0.001二氧化碳总量(mmHg)33.28±2.38 30.11±2.01 8.813<0.001

2.3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机体恢复指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对比[(),min]

表5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对比[(),min]

组别对照组(n=75)观察组(n=75)t值P值苏醒时间7.14±1.32 5.38±1.34 8.103<0.001拔管时间14.46±1.64 5.15±1.36 37.843<0.001定向力恢复时间25.97±5.54 21.28±4.65 5.616<0.001

3 讨论

3.1 在腰椎融合术中艾司氯胺酮的应用有助于稳定血压及心率

对于腰椎融合术患者而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该情况下,心血管可受到刺激出现应激反应,严重时可引发心肌缺血[5]。本研究中对患者应用艾司氯胺酮进行麻醉,于T1、T2、T3对其血压及心率情况进行观察,可见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具稳定性(P<0.05),表明该药物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插管或手术操作时所引起的伤害性刺激,对心血管系统有着较好的稳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使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可受到阻滞,进而发挥镇痛效果。从鞠衍馨等[6]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腰椎融合术患者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后,T1、T2、T3的MAP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 艾司氯胺酮应用于腰椎融合术有助于血气指标的稳定

将艾司氯胺酮应用于腰椎融合手术患者,有助于稳定血气水平及呼吸状态[1],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在应用该药物后在pH水平及二氧化碳总量的对比中,所获数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作为新型麻醉镇痛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对呼吸抑制作用较为轻微,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经Eberl S等[7]研究所示,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艾司氯胺酮药物的使用可减少丙泊酚药物的剂量,该药物具有更佳的麻醉效果。

3.3 艾司氯胺酮应用于腰椎融合术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结合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情况来看,该手术方式较为复杂,需要在手术中完成肌肉的剥离,切除椎板及椎间盘等,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持续时间较长,需在手术过程中运用适合的麻醉方式,降低手术中的痛苦,顺利完成手术,并促进术后的苏醒、缩短拔管时间等[8-10]。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艾司氯胺酮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7.14±1.32)、(14.46±1.64)、(25.97±5.54)min与(5.38±1.34)、(5.15±1.36)、(21.28±4.65)min。这与侯艳华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苏醒时间、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7.21±0.59)、(14.36±2.16)、(25.46±5.36)min,长于观察组的(5.61±0.46)、(5.28±1.16)、(21.25±4.36)min(P<0.05)。表明艾司氯胺酮的使用有助于腰椎融合术患者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可促进术后的苏醒,该药物能够促进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同时外周循环阻力变化较小,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12-14]。

综上所述,在腰椎融合术患者中应用艾司氯胺酮进行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术后的恢复。

猜你喜欢

艾司融合术氯胺酮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艾司奥美拉唑钠结构研究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症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失匹性负波观察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