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01王招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实践思考

王招辉

摘 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来源,课堂作为连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扣,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话式教学”更好的联系的学生与教师,这同时也创设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直面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强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性、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思考;数学认知;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4-0101-03

优化课堂结构,真正从课堂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讨论、主动思考,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数学能力,从各个方面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因此,这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要全新准备课堂内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所有学生都投入课堂中。这样的课堂内容可以直接向学生传输知识,让学生直面问题,从而培养更高的数学素养,教师要从课堂一点一点地渗透给学生,以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影响学生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课堂真正充满活力,才能将课程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这样我们才能再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全班的数学质量。

1.师生对话式教学互动,高效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的接收者,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来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接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下进行思考,认真解决,引导着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入探索,最后,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因此,课堂无疑是学生的知识获取的直接来源。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无法专心跟着教师一步步地掌握知识,在课堂也会出现思想偏离、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但是,学生对他们所好奇的内容又存在着吸引力,因此,将课堂内容新颖化,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

数学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许多概念、定理、运算等,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会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无法对这些内容做到充分吸收,接下来数学知识的获取又会产生排斥的想法,无法将数学真正发挥出来。因此,如果没有有趣的课堂,一味地实行无聊、枯燥的教学,实施“填鸭式教学”,教师无法将课堂真正利用,就无法让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只是单单了解知识,做不到真正利用知识,那么教师的教学就无法起到作用,一节课就这样被浪费掉,学生也无法运用知识。

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传授者,如何高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就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而言,对抽象的图形来说,很多学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平移和旋转”等,教师就可以利用身边的小工具,如三角板、长直尺、半圆等教学工具,为学生进行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自带画图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体验数学的魅力,真实感受平移和转换。教师同样可以运用白板为学生演示,可以演示飞机的飞行是平移还是旋转?推拉门的开关是平移还是旋转?风车的转动是平移还是旋转等,通过几个这样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小事,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在日常的运用。这样,学生可以自己了解问题,了解平移和转换区别,抽象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得来的知识,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这样的一节课,学生可以充分掌握知识。

(2)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师生对话式教学互动,有利用针对性解决问题

对于习题课程,教师很多时候面对多次讲解、多次提醒、多次强调的题目完全没有必要再讲一遍,学生对这些问题需要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把教师所说过的方法铭记于心。因此,教师要点拨的问题是学生所疏忽的、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通常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教师便要从这些问题去剖析,一一讲解。从这些问题启发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这些问题,总结相同点,真正理解和运用,从而面对这些问题达到如鱼得水的成效。数学的学习是启发性学习,一些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通过一道习题,破解出一系列的问题,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学生还是对没问题就没有启发性的理解,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才能逐步了解数学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己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打好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知识点也不断加深理解,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对数学素养的提高大有幫助。学生不仅从这道题中获取了解题方法,更重新从教师的角度理解了一遍这个问题,明白了这种题目真正需要考查什么数学知识,也明白了出题人的出题目的是什么。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学生在了解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之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拥有了新的理解,在课后经常会碰到如此的题目,不少学生都对这种题目跃跃欲试,感觉自己一次就能成功,但是,往往实际问题和数学课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例如,计算鱼缸的表面积时,学生往往会计算出整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但在现实生活中,鱼缸是没有上层面积的,所以,学生往往会对这些问题产生疏忽和漏洞,没有及时察觉出来问题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问题点出,告诉学生,让学生引起注意,在计算出正确的答案的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生活。也要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些问题所在,提前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经验,提前预知问题所在,才能做到掌握数学知识,完善思维,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这也达到每个数学教师所期望的预期。

(3)师生实践性的教学互动,绽放出数学魅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严谨的基础性学科,不像其他人文性学科有故事、有情节、有思想、有内容。而数学正是由于过于单一和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容易思想抛锚、昏昏欲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一切创造离不开个人兴趣的培养,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环境的熏陶”。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借用故事讲解、模拟生活场景、合作交流等方式创设情境,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使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和方法经验。

在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图形的理解与测量”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大小的正方体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通过制造几个大小不一的时间正方体,让学生自行进行测量,直面面对数学问题,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拥有了自己的看法,更好地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自主判断能力,教师适当地走下讲台,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的原理,数学的魅力也在学生的一次次动手指中慢慢绽放出来,每个学生拥有成就感,在这样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下,形成每个学生都对数学课堂认真、努力的态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开展,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提高,形成了优秀的数学素养,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每个学生都认真参与课堂,形成积极的课堂效果,这是每位教师想要看到的成果,这样才能将课堂发挥到最大化,帮助每个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更好的课堂体验。

2.生生互动,互相探讨问题

(1)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对话式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不仅可以听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还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是循序渐进的,面对这些自己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问题,学生会十分有成就感,这就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在这些问题的探索中,不同学生之间也在相互竞争,促进了动脑的过程,当遇到学生找出不同解决方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进行分享,当一回“小老师”,学生在这个过程也是培养自信心的过程,学生在为大家传授知识时,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好地调动自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数学能力,更有自信地面对接下来的数学难题。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是身边的人,总有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便是同班同学,学生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因此,选择一些学生当“小老师”,不仅可以帮助“小老师”培养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数学素养的培养。还有利于其他同学的进取,争当“小老师”,不仅仅可以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每个学生参與其中,更帮助学生提高动脑思维,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便于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都是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认真动脑的学生,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课程开展,同时也在影响着学生自己,即使对数学没有兴趣时,良好的课堂环境也会帮助学生适当改善现存的状态,每个学生都朝着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数学课堂努力营造。这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获得扎实的数学基础。

(2)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在素质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下,教育行业诞生出了很多高效、高质的教学手段,小组合作便是其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其适用于各个阶段、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位置,发展学生多项关键能力。将该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自主意识下进行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和全面探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想要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分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并且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切合适宜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引导。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数学小组,可以随意分组,学生之间的程度可以参差不齐,每个学生都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无形中带动学生都积极向上,每个人都对数学的学习有着丰富的探索的情感,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授课,对学生自己能力的提升也得到了更好的帮助,这对学生来讲,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基础的同时,也打好了数学学习的基础。

就人教版小学数学“2、3、5倍数特征”一课而言,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3~5人的小组,几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分发“2的倍数、3的倍数以及5的倍数”的纸条,通过游戏的方式,首先导入情节,例如,让“2的倍数的学生站起来、让3的倍数的学生举起左手、让5的倍数的学生举起右手”等,之后让同组组员相互交换纸条,再次进行游戏,这有助于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通过小游戏的形式,充分了解倍数的特征,低年级学生对这些小游戏往往充满了积极,面对这些小问题,他们会认真思考,在这样积极向上、每个人都努力参与的课堂环境下,教学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有助于教师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几个小互动,完美地完成这节课,在课后,学生对这些小游戏的热情依旧高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自己组内提出问题,然后按照课堂所言是那样完成,这无疑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兴趣,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每个学生得到了真正提高。学生也会对这节课的印象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更上一层,教师也充分运用这节课堂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

3.结语

对数学的学习而言,课堂无疑是第一知识接受源,只有在课堂上将知识灵活互动,才是做到真正理解知识。数学是一门开放性的科目,一道题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解题方法,学生在良好的数学环境中可以启发更多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做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利用对话式教学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自主学习的道路奠定坚实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态课堂教学,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宫小波,邹金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好家长,2018(39).

[2]刘曙光.试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的核心要素及评价方法[J].明日,2019(27).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实践思考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析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