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活力

2007-12-26庞启兵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激发浅析

庞启兵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老师不断对教学进行突破和创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突破传统模式,使教学方式融入新的元素,使教学更加新颖,又符合新的形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更加主动的去探究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置,对教材内容深挖深掘,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激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朝气。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力;激发;浅析

在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要不断激发语文课堂活力,使小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开拓能力,运用语文知识去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并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和老师进行互动,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首要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参与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充分激发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提高和进步。

一、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相互的,老师的目的是“教”,学生的目的是“学”,二者的目的不同,就对教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此,要让老师和学生融合在一起。课堂中,老师和学生是不可割裂的,要互相结合。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去传授学生知识。老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使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课堂的活力。在学生的学习中,老师要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对语文知识不了解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点拨的方法使学生思维受到启发,让学生拨开迷雾,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老师在课堂上占据“统治”地位,而是逐渐放开手中的“权力”,让学生更多的享有主动权,使课堂变得更加的和谐,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在创新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新课标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重视起来,让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进行积极主动探究。在语文课堂中,老师要积极寻求课堂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把语文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去,逐步拉近语文知识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中去,把自己经历的情景和课文中的情景结合起来。

1、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总是把知识一股脑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中学习语文,只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而不去深入理解,对知识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而且学起来非常吃力,对语文丧失了学习兴趣。老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要充分利用生活这个教学工具,找出和学生密切联系生活,把语文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有了熟悉的场景,语文内容不再枯燥,而且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不断思考和探索,有了强烈的探索意识,深入思考问题,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对语文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2、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自主意识要不断激发出来,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中,要做到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都是一个个非常鲜明的个体,因为他们对语文有着不同层次的理解,所以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体会也就不尽相同。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运用现代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个器官都充分受到刺激,多方位的展示,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语文所带给的魅力,更能深刻理解语文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习效率提高。

3、通过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小学阶段,学生都对游戏充满喜爱之情。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去参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以游戏为依托,充分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游戏中得到拓展。通过游戏教学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对知识充满了无穷欲望,使他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知识,学习更加富有激情,语文课堂不再死气沉沉。比如,在学《景阳冈》一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进行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即兴表演这篇课文的情景。在表演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理解、表演等是否到位进行评分。在表演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为了表演的更加精彩,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进行详细了解,并在小组内进行相互讨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加深,对课文掌握的更加通透。在表演中,学生们根据对课文的深入了解,把武松打虎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表现惟妙惟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4、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和其他学科是相同,是能够互相促进的。因此,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小学语文内容的编排,都是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所选择的课文都是以某一个主题为选择依据。采用音乐的元素,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使课堂充满了音乐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激情,感情更加丰沛,更能够体验饱满的情感。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打开,使他们更加主动的去探索,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的位置要突出出来,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去寻求新的方法。只有只有,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打开,才能让课堂有了生命。要想使课堂焕发生机,就需要老师、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价值的发挥课堂功效。

参考文献

[1] 姚小红. 活力课堂 乐学天地——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J]. 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 2013(6):83-83.

[2] 陈小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2(11):90-91.

[3] 袁志伟.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浅谈小学语文高效教学[J]. 学周刊, 2016(9):91-91.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激发浅析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