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3-08-07郁燕黄宇周骁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3期
关键词:反酸消化性螺杆菌

郁燕 黄宇 周骁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 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阳性[1], 其中最常见的是患者由于不洁饮食或其家属存在幽门螺杆菌阳性通过日常杯子、餐具等传播途径导致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2]。幽门螺杆菌在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较高。Shi 等[3]对江苏省胃癌高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其中1371 名受试者完成问卷调查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其中851 名(62%)幽门螺杆菌阳性。患病率在30~40 岁达到高峰(67%)。没有性别差异, 家庭年收入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呈正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还与家庭规模、教育水平、饮食习惯、胃部疾病家族史等因素有关。根据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既往研究中发现约有55%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表现, 虽然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特异性表现[4,5],但随着病程延长幽门螺杆菌在患者体内的大量繁殖,其可在患者健康胃黏膜表面形成局部慢性炎症或局部萎缩性炎症, 并通过细菌鞭毛定植在患者胃黏膜表面并分泌一定量的尿素酶形成局部微碱性环境从而对患者正常胃黏膜造成持续损坏[6], 引起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亢进, 减少体内生长抑素的分泌, 对患者正常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继而引起消化道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等严重并发症。通常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仅仅会表现为轻微的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 患者往往由于症状较轻且相对不典型继而忽视[7]。若不及时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干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饥饿痛、餐后痛、胸骨下烧灼感等消化道溃疡特征性表现, 此时需要及时对患者展开幽门螺杆菌的杀灭, 防止患者已溃疡的消化道表面出现恶病质[8]。目前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杆菌通常采取抗生素联合消化道黏膜保护药物治疗, 因此本次研究选取60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期间就诊的60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39 例, 女21 例;年龄25~65 岁, 平均年龄(36.08±9.65)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0 例。其中, 观察组男19 例, 女11 例;年龄25~64 岁, 平均年龄(36.02±9.33)岁;病程3 个月~4 年, 平均病程(1.1±0.97)年。对照组男20 例, 女10 例;年龄26~65 岁, 平均年龄(36.17±9.72)岁;病程4 个月~4.5 年, 平均病程(1.4±1.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符合幽门螺杆菌阳性及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自愿同意意向书。排除标准:①实验前采取肾毒性的药物干预治疗患者;②存在胃肠道肿瘤患者;③对本次实验内容存在抗拒的患者;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⑤在本次实验开始前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患者;⑥接受实验前临床各项资料不全患者;⑦存在意识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单一四联疗法进行干预, 具体用药:①阿莫西林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1381, 规格:0.25 g×24 粒),4 粒/次, 2 次/d。②克拉霉素分散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375, 规格:0.125 g×6 片), 2 片/次, 2 次/d。③枸橼酸铋钾片[石家庄华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3817, 规格:0.3 g(相当于铋110 mg)], 2 片/次, 2 次/d。④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0076, 规格:20 mg), 1 粒/次, 2 次/d。持续2 周为1 个治疗周期, 1 个治疗周期完成后进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其是否转阴。连续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开始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 总共治疗2 个月。

1.3.2 观察组 患者展开序贯四联疗法, 首先在开展治疗前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粒/次, 2次/d);在开始治疗第1 天给予患者阿莫西林胶囊, 4 粒/次,每日早晚各服用1 次;在治疗第5 天再次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早晚各服用1 次, 1 粒/次),并同时给予患者克拉霉素分散片(2 片/次, 每日早晚各服用1 次), 枸橼酸铋钾片(2 片/次, 每日早晚各服用1 次)。持续2 周为1 个治疗周期, 1 个治疗周期完成后进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其是否转阴。连续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开始PPI 治疗, 总共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临床疗效;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①症状评分标准:按照患者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的发作次数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为:无症状为0 分, 症状发生频率≤1 次/d为1 分, 症状发生频率2~3 次/d 为2 分, 症状发生频率4~5 次/d 为3 分, 症状发生频率6~7 次/d 为4 分,症状发生频率>7 次/d 为5 分。②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2 个月后进行胃镜复查, 其中显效:患者消化道黏膜表面未发现明显溃疡点, 黏膜红润无出血点;有效:患者胃镜下观察消化道黏膜存在原始溃疡点未发现新生溃疡点, 且胃镜下未观察到消化道黏膜存在出血点;无效:患者胃镜下观察溃疡点散在分布存在少量出血点, 消化道黏膜存在苍白表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干预后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胸闷、乏力、发热、皮疹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1.03±0.51)、(1.15±0.81)、(2.06±0.55)、(3.16±0.45)、(7.61±1.58)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3.01±1.32)、(2.88±1.03)、(3.51±0.51)、(3.59±0.55)、(12.89±3.1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腹痛 腹胀 反酸 呕吐 总分对照组 30 干预前 3.81±1.05 3.55±1.15 3.96±0.86 4.13±0.39 15.45±3.51干预后 3.01±1.32 2.88±1.03 3.51±0.51 3.59±0.55 12.89±3.11观察组 30 干预前 3.86±1.02 3.59±1.51 3.95±0.58 4.01±0.35 15.55±2.89干预后 1.03±0.51a 1.15±0.81a 2.06±0.55a 3.16±0.45a 7.61±1.58a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8 例, 阴性22 例, 转阴率73.33%;观察组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2 例, 阴性28 例, 转阴率93.33%。观察组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压力、环境污染等方面影响导致此类疾病在临床上呈现高发状态, 根据临床上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研究发现该群体中约有57%的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9], 这也直接说明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消化性溃疡。目前临床上对于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四联药物进行联合干预, 其中阿莫西林作为青霉素, 其在患者体内可以有效阻断幽门螺杆菌细胞核内细菌蛋白以及β-内酰胺酶的有效合成, 抑制幽门螺杆菌在体内的快速增殖, 减少对患者正常胃壁的侵袭作用, 从而达到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10,11]。此外克拉霉素是大环内酯类药物, 当患者服用进入机体内可以快速有效的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 针对性的抑制患者体内厌氧菌如链球菌、梭菌等DNA 的合成路径, 抑制厌氧菌的正常分裂, 从而达到抑制厌氧菌增殖的目的。此种药物通常在患者胃肠道以及腹部肌肉群保持相对较高的药物浓度[12], 但在患者肺脏、肝脏、脾脏等重要脏器内的血药浓度相对较低, 因此患者可以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且不会发生因药物浓度过高等因素引起药物毒性, 导致重要脏器衰竭[13-16]。此外枸橼酸铋钾有利于保护胃黏膜, 能够起到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效果, 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受损的消化道黏膜免受幽门螺杆菌的进一步侵袭, 降低了患者在治疗期间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几率[17-20]。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腹痛、腹胀、反酸、呕吐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1.03±0.51)、(1.15±0.81)、(2.06±0.55)、(3.16±0.45)、(7.61±1.5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1±1.32)、(2.88±1.03)、(3.51±0.51)、(3.59±0.55)、(12.89±3.1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采用序贯四联疗法加以干预可以更为有效的杀灭幽门螺杆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8 例, 阴性22 例, 转阴率73.33%;观察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2 例, 阴性28 例,转阴率93.33%。观察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相较于传统四联疗法干预采用序贯四联疗法可以更为科学的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且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序贯四联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更为科学有效地降低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较为有效的临床疗效指征。

猜你喜欢

反酸消化性螺杆菌
经常反酸烧心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