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降浊护心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3-08-07赵秀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3期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证候

赵秀芹

临床中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状动脉动力学受阻的情况称之为冠心病, 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或精神应激时, 动脉血流难以满足心肌需求, 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心绞痛则属于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若不及时采取治疗, 则可能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 包括心肌梗死,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受我国老年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 冠心病发生率持续上升, 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2]。在当代临床实践中, 10%~30%的冠心病患者有心绞痛症状[3]。心绞痛是指胸骨后胸痛、压力或不适, 通常因用力和(或)情绪压力而加剧,持续时间超过30~60 s, 并通过休息和硝酸甘油缓解。美国约有1000 万例心绞痛患者, 每年诊断的病例超过50 万例[4]。心绞痛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是医院和诊所患者的常见主诉, 胸痛虽然有多种病因, 但通常被认为与心脏原因有关时最致命[5]。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时, 以降脂类与硝酸酯类药物为主, 从而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但是远期治疗效果较差[6]。中医治疗因为具备多途径和多层次等多种优势, 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肯定, 但是有关研究仍然较少[7]。基于此, 此次研究选取8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探究了健脾降浊护心汤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10 月本院接收的8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 女18 例;年龄最小41 岁, 最大86 岁, 平均年龄(62.16±7.97)岁;病程3~12 年, 平均病程(8.96±2.02)年。观察组中男23 例, 女17 例;年龄最小42 岁,最大86 岁, 平均年龄(61.88±8.04)岁;病程4~12 年,平均病程(8.88±2.1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冠心病心绞痛有关诊断标准[8];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正常;③患者精神状态良好, 具备良好的治疗配合度;④患者近1 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2 次。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②合并心力衰竭;③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并发智力障碍;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⑥患者临床资料缺失;⑦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内科综合治疗, 口服阿托伐他汀, 1 次/d, 20 mg/次, 实施抗脂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 1 次/d, 100 mg/次, 实施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脾降浊护心汤治疗,药方组成包括:炙甘草3 g、红花6 g、清半夏6 g、茯苓10 g、瓜蒌10 g、白术10 g、桃仁10 g、党参10 g。用水煎制, 1 剂/d, 分2 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8 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显效:症状得到控制,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有效:症状显著改善,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9]。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应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包括心悸气短、胸闷、胸痛3 项,评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10]。

1.4.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11]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检测血清Lp-PLA2, 抽取静脉空腹血3 ml, 以3500 r/min 的速度离心处理10 min, 取血清,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进行测定。

1.4.4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应用罗威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VividE9 型)[12]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评价左心室功能指标, 包括LVEF、LVEDD、LVESD。

1.4.5 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 血脂评价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32/4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4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 两组患者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8 周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心悸气短 胸闷 胸痛治疗前 治疗8 周后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对照组 40 4.09±0.98 2.25±0.63a 4.53±1.20 2.61±0.74a 4.47±1.23 2.53±0.93a观察组 40 4.15±0.96 1.03±0.47ab 4.38±1.23 1.15±0.32ab 4.53±1.18 1.07±0.49ab t 0.277 9.817 0.552 11.453 0.223 8.784 P 0.783 0.000 0.583 0.000 0.824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p-PLA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 两组患者Lp-PLA2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Lp-PLA2(20.76±3.93)µg/L 低于对照组的(36.34±4.42)µ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 水平比较( ±s, µg/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 水平比较( ±s, µ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8 周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Lp-PLA2 t P治疗前 治疗8 周后对照组 40 62.80±7.22 36.34±4.42a 19.768 0.000观察组 40 62.39±8.41 20.76±3.93ab 28.363 0.000 t 0.234 16.660 P 0.816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 两组患者LVEF 较治疗前升高, LVEDD、LVESD 均较治疗前减小, 且观察组患者LVEF 高于对照组, LVEDD、LVESD 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3 个月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LVEF(%) LVEDD(mm) LVESD(mm)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 40 42.09±3.68 46.26±3.22a 62.98±5.82 56.28±3.78a 45.91±3.23 39.72±3.30a观察组 40 42.38±3.41 49.89±3.07ab 63.19±5.61 51.83±3.66ab 45.63±3.72 35.87±3.41ab t 0.366 5.160 0.164 5.349 0.359 5.131 P 0.716 0.000 0.870 0.000 0.720 0.000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s, mmol/L)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s, 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8 周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 治疗8 周后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对照组 40 6.58±1.21 6.09±0.93a 2.52±0.28 2.24±0.23a 4.90±1.47 4.23±1.07a 0.90±0.07 0.99±0.05a观察组 40 6.56±1.78 5.22±1.04ab 2.51±0.27 1.57±0.08ab 4.89±1.46 3.02±1.46ab 0.89±0.06 1.40±0.29ab t 0.059 3.944 0.163 17.401 0.031 4.228 0.686 8.812 P 0.953 0.000 0.871 0.000 0.976 0.000 0.495 0.000

3 讨论

临床内,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 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硬化致使血管腔狭窄, 继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 最终形成坏死。冠心病是心脑血管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 并且多存在于老年群体中。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在加剧, 患冠心病的群体也越来越庞大, 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同时也意识到采取正确的护理与治疗是同样重要的, 是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在管腔发生硬化并受阻, 动脉供给不足的情况下, 则会导致心肌缺血的情况发生[14]。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率较高, 病情发展速度较快, 所以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15]。西医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 提升生命质量, 但是远期治疗效果欠佳。

中医学认为, 冠心病属于“胸痹”和“真心痛”的范畴, 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诱发原因主要为气虚[16]。此次研究结果提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 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43<0.05)。治疗8 周后, 两组患者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 两组患者Lp-PLA2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Lp-PLA2(20.76±3.93)µg/L低于对照组的(36.34±4.42)µ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 两组患者LVEF 较治疗前升高, LVEDD、LVESD 均较治疗前减小, 且观察组患者LVEF(49.89±3.07)%高于对照组的(46.26±3.22)%,LVEDD(51.83±3.66)mm、LVESD(35.87±3.41)mm 均 小于对照组的(56.28±3.78)、(39.72±3.30)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应用健脾降浊护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斑块稳定性指标、心功能, 同时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分析原因:健脾降浊护心汤中, 党参具备补中益气的作用;白术具备补气健脾的作用;茯苓具备利水消肿的作用;清半夏具备燥湿化痰和消痞散结的作用;瓜蒌具备散结消痈的作用[17-20];桃仁具备活血化瘀和畅气血的作用;红花具备活血通经和散瘀止痛的作用;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的作用;诸药合用,可发挥益气健脾和散瘀降浊的价值[21,22]。

综上所述, 应用健脾降浊护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斑块稳定性指标、心功能, 同时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脂蛋白胆固醇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