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本位论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研究

2023-07-21薛枝胡金迪

今古文创 2023年27期
关键词:小王子翻译策略儿童文学

薛枝 胡金迪

【摘要】儿童文学翻译,因其受众群体的特殊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小王子》是一部具有广泛读者群体的儿童文学著作,该书至今已被翻译超过五百种语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为例,结合儿童本位论,从教育学的相关角度分析儿童文学翻译。在探讨世界儿童观的形成、对比国内外不同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简要分析儿童文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本位论;《小王子》;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10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34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部《世界人权宣言》的提出,使各国真正从国际法的确立上实现人人平等。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后期,国际社会在人权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肯定了世界儿童的地位与权利,国际法的建立与完善,是对儿童权益和福利的保证,也是世界公民思想素质提高的表现,儿童观正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所谓儿童观,正是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评价的哲学概括和抽象。”[1]1儿童观的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协同作用影响。一个好的儿童观对当代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有积极促进的意义,对儿童早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儿童本位论,简言之,就是以儿童为中心。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即: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他认为教育應受儿童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这与封建社会剥夺人的自由与抑制人的天性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儿童文学应该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理基础之上,为了适应儿童自然的需要,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组成的一种文字。”[2]64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首先,儿童文学的受众群体为儿童;而成人文学的目标对象为成人。再者,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与结构受儿童心理年龄与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与社会实践的有限性影响,使得儿童文学的体裁与结构较为简单和单一。

儿童文学翻译,是一种基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活动,所面对的翻译对象为少年儿童群体。我国现有三亿左右的儿童群体,面对庞大数量的儿童读者,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质量把控更需要译者和社会加以重视。首先,儿童文学因其体裁的特殊性,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时,要以儿童为第一顺位,采取符合儿童说话习惯的译语风格。其次,儿童文学翻译要保持原文本的趣味性、色彩性与可接受性,在还原作品风格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输出。

(一)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儿童文学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史前阶段(18世纪以前)、诞生阶段(18世纪)、发展阶段(19世纪)、黄金时期(20世纪)。《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诗》和《列那狐故事》被视为西方儿童文学的发端。这时期的儿童文学多为民间故事汇总,口口相传,具有广泛性。

18世纪的儿童文学开始崭露头角,到19世纪便出现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标志着近代儿童文学的产生,此时的儿童文学开始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20世纪是儿童文学的黄金时期。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开始大放异彩,题材、形式、风格变化多样,传统文学形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西方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西方儿童文学涌入中国,为我国的儿童文学注入了新鲜的养分。

(二)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发端于20世纪初,以新文化运动为节点,标志着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66),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开始进入黄金时代,儿童文学作家如雨后春笋一般迸发出勃勃生机,如:

1976年后,儿童文学创作进入新时期儿童文学阶段。文学形式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开始出现如:革命小说、探索小说、动物小说、成长小说、农村小说、热闹派童话、抒情派童话、儿童诗、散文、儿童戏剧等等。从此迎来了我国儿童文学的春天。

(三)我国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展开是使用白话文的新起点,也为儿童文学以更通俗的语言翻译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儿童文学译著在我国的传播。胡适曾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即,“八不”思想,借以批判当时社会残留的封建愚昧思想,提倡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使白话文成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我国在儿童文学方面大量借鉴了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经验。并在20世纪中叶,将苏联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量翻译引入我国,还邀请了专家前来指导。对苏联经验的学习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什么是“儿童本位论”

卢梭在《爱弥儿》中第一次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即,儿童中心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儿童本位论”的雏形。卢梭对儿童的观点,直接影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传统儿童观的看法。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正式提出了“儿童中心”的观点,并主张“……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3]32

“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本位,适应儿童心理,服务于儿童;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为准绳,使之成为儿童喜爱的文学。”[4]134首先,儿童本位论的应用主要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儿童本位论本属理论性知识,对翻译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这种无形的指导在儿童文学中的翻译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呢?正是一种无形的、内化的情感指导着译者的翻译实践。而这种无形的理论指导的评判依据就是儿童文学的译作。一部好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上,更体现在对原文情感的把握和对儿童读者的心灵契合上。儿童本位论对译者的指导主要是使译者产生一种对儿童读者的责任感、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担当和对做好儿童文学翻译的使命感。其次,儿童本位论对翻译的影响还体现在译文情感的传递上。儿童的阅读兴趣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得以流传的关键,也是儿童文学生命力的象征。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必然以儿童为中心,在情感上打动了儿童读者,也必然能够经久不衰。

三、《小王子》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胡显耀教授在《高级文学翻译》一书中将文学翻译做了如下概括:“从内容上讲,文学翻译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艺术手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从语言特征上讲,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也应具有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和抒情性。”[5]4

《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是一位法国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作家。这部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经典儿童读物在2021年迎来了自己的75岁生日。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应当以儿童为第一顺位,以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思维去翻译这部儿童文学经典。本文将从儿童本位论的视角,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分析《小王子》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根据《小王子》的官网数据统计,该书已有6383个翻译版本,被译成510多种语言。其中中文译本从1979年至2021年,多达1121种,由此可见《小王子》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本文将基于柳鸣九教授(2011年,外文出版社)和周克希教授(200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进行赏析,简要探讨译者在儿童本位论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与技巧。

(一)巧用修辞,形象突出

原文:But the flower was not satisfied to complete the preparations for her beauty in the shelter of her green chamber.She chose her colors with the greatest care.She adjusted her petals one by one...And after working with all this painstaking precision,she yawned and said:"Ah!I am scarcely awake.I beg that you will excuse me.My petals are still all disarranged..."

柳译:……那花儿却老躲在自己的绿色闺房里精心打扮自己。她细心地挑选自己的色彩,从容地穿上彩衣,一瓣一瓣地修饰自己……经过如此精心修饰之后,她一露面就打了一个哈欠说:“啊!我刚刚睡醒……请您原谅……我还没有梳洗打扮呢……”[6]42

首先,译者在这句话的翻译上选择忠实于原文,将最原本的内容传达给小读者。其次,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用动词“躲”“挑选”“穿”以及“修饰”等动词来表现“玫瑰花”的爱美与骄傲的性格特点,使“玫瑰花”的形象更突出,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儿童读者面前,更能直击儿童读者的内心,用词考究,可见一斑。再者,译者将“玫瑰花”的動作加以修饰,将英语中的副词和介词短语全部在译文中规整为副词,使得句式更工整,动作更流畅娴熟,层次渐渐加深,将“玫瑰花”爱美的形象完整地展现出来。第四,连用了三个我和三个省略号来表示花儿对于这次见面的紧张之情,省略号在这里间接表达了“玫瑰花”当时那种词不达意、紧张娇羞的样子。

柳译将chamber一词处理为“闺房”,该词原指房间。译者选择将其译为“绿色的闺房”,既保留了原文的色彩,也表现出“玫瑰花”的居所是女孩子的闺房,侧面烘托出花儿的娇嫩与爱美。将其译为“闺房”可以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花儿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更能调动孩子的想象力。这与杜威提出的经验中心不谋而合,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对花儿的形象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花的形象的描述与儿童经验的契合,进一步加深了儿童对玫瑰花的形象认知。

(二)善用叠词,增加趣味

原文:"My flower is ephemeral,"the little prince said to himself,"and she has only four thorns to defend herself against the world.And I have left her on my planet,all alone!"

周译:“我的花儿是转瞬即逝的”,小王子想道,“她只有四根刺可以自卫,可以用来抵御这个世界!而我却丢下她孤零零地在哪儿!”[7]75

译者在处理“小王子”的心理活动时,交代了花儿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与世界的永恒与庞大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为翻译时引起儿童读者的同理心埋下了伏笔。

首先,周译将介词against处理为动词“抵抗”,足够凸显“玫瑰花”所面对的困难是巨大的。这个词的使用可以引起儿童的同理心,从“小王子”的内心活动直接联想到“玫瑰花”的处境,设身处地地去为花儿担忧、着想。这对儿童同理、共情的心理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译者用了“孤零零地”一词,表现出“小王子”不忍将“玫瑰花”独自扔在家中,更加凸显出花儿的孤单,儿童读者更能感受到“小王子”的不忍心与内疚。采用叠词更符合儿童的表达习惯,贴近读者。

(三)增译补缺,意思完善

原文:"Only the children know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said the little prince."They waste their time over a rag doll and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them;and if anybody takes it away from them, they cry..."

柳译:“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寻找什么”,小王子说,“他们为了用碎布头做一个玩具娃娃,真舍得花时间。因此,这玩具娃娃就成了他们最珍贵的宝贝,如果被别人拿走,他们就会伤心大哭……”[8]103

在这句话中,译者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技巧,增补出布娃娃是用“碎布头”缝制的。这样的细节翻译解释了后文为什么孩子们将布娃娃视为心爱之物,如果弄丢或是被夺走,便会号啕大哭。这样增补出细节成分,可以使儿童在阅读时更有想象力,使他们联想用碎布头缝制的布娃娃是什么样的呢?这与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商场里买好的成品娃娃形成反差,更便于小读者们去联想、想象。

四、总结

结合儿童文学的语言和文本特点,两位译者的译文在整体上都凸显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特点,语言措辞考究,细节处更是体现出译者对儿童读者的关心与照顾。在处理儿童文学翻译時,首先,儿童文学翻译应做到忠实于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价值。其次,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要简洁风趣,使译文更具吸引力。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以儿童为中心,所译语言要贴合儿童的需求。第三,儿童文学翻译应做到译本可接受。

儿童本位论主张“遵循人的天性、培养自然人”,这与孟子的性善论不谋而合。在翻译儿童文学著作时,还应注意对儿童的教育意义是否积极向上。儿童就像一张白纸,未经雕琢,所以,译者在接触儿童文学时,也要发挥积极的主体性作用。

对于外国优秀儿童文学著作的翻译,译者应优先考虑归化的翻译策略,再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可以多使用叠词、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也可以截短原文的长难句,使之简单明快,改变说话节奏,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应追求语言富有趣味性、人物描写生动形象、隐含的深层教育意义尽量使其简单易懂。可以使用拟声词模仿传递声音,烘托气氛;也可以多使用叠词,更符合儿童的说话习惯。

参考文献:

[1]郁炳隆,唐再兴.儿童文学理论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何群,吕家乡.儿童本位论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6):63-66.

[3]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选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2.

[4]马良春,李福田.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34.

[5]何其莘,仲伟合,许钧,胡显耀等.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

[6](法)埃克絮佩里(Exupery,S.).小王子:汉法英对照[M].柳鸣九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42-43.

[7](法)圣埃克絮佩里(Saint-Exupéry).小王子:汉法英对照[M].周克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75-76.

[8](法)埃克絮佩里(Exupery,S.).小王子:汉法英对照[M].柳鸣九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103.

作者简介:

薛枝,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翻译笔译实践。

胡金迪,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小王子翻译策略儿童文学
小王子
小王子的圣诞节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呆萌小王子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小王子》:唤醒内心深处的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