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与对策

2023-07-21文雅

教育界·A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质量评价课堂教学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激励、鼓舞等作用,是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存在不足,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也应该跟随改革的步伐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为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作者简介:文雅(1984—),女,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中学美术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中学美术课程的边缘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反馈,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当前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情况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构建良好的中学美术教学体系,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寻求整改的对策。

一、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认为的评价范围比较狭隘,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评价主体缺乏多样性

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环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特定的项目和程序,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给美术教师进行打分或者划分等级。

就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基于具体的问题做出有效的分析。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说明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评价工作的实施者过于单一。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强调科学性、合理性,这无疑对评价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在当前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环节,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不足,甚至存在零参与的情况,导致最终的评价难以全面、科学、有效地反映实际的教学质量。

(二)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全面关注课堂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不可忽视的是,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标准层面存在缺失,评价内容相对片面,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例如,评价主体更多的是将目光聚焦于课堂的实施阶段,对课堂的设置、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达成等多个环节的关注度不高。

又如,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过于笼统,没有切实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

(三)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

对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而言,应该综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实际上,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欠缺合理性,比较粗放,不够严谨、精细,更多的是关注总结性评价,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诊断性评价的关注度不够,最终导致难以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

评价。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当,就难以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难以发挥评价对教师的激励、引导、诊断作用,稍有不慎,还容易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打击教师的工作信心。

当前,中学美术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过于强调量化,忽视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如在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落脚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评价这一目标是否达成,仅用3分、5分、7分进行量化概括。如此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容易催生盲目量化的现象[1]。

(四)评价结果欠缺透明性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基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做出教学的调整和改进,以此促进中学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非常重要。

中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比较烦琐,教学环节比较复杂,评价难度比较大,加之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导致课堂教学的反馈不够及时。特别是有的学校没有将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向全校师生公布,透明度不足,導致评价的结果没有被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成为花架子,形式大过内容。

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对策

根据上文对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重点是寻找有效的评价策略。

(一)构建多方参与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

传统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学生评价,缺乏其他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学生的评价权重过大,难以有效考究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评价不可避免地掺杂比较多的主观因素。学生如果对美术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就会对美术课堂有更高的评价,而如果学生的美术兴趣欠缺,尽管教师的教学质量高,学生的评价也可能比较低。为了提升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学校方面应该打破评价主体单一的格局,形成多方参与、结构合理的新型评价模式。

例如,引入多元校内评价主体。校内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个体、学生小组、专业教师、学术委员会等。又如,引入多元校外评价主体。校外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校外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实践基地、教育行政部门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所发挥的功能和价值是不同的,学校方面要分配合理的评价权重,以整体性视角和综合性思维健全和完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如校内评价所占的权重为6,校外评价所占的权重为4;校内评价中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所占的权重为6,专业教师、学术委员会以及其他评价主体所占的权重为4。在实际的评价环节,学校方面要切实根据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主体的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公平性[2]。

(二)构建涵盖整个教学环节的多维评价内容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维的。教学质量评价本身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在确立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多个维度,以创新的视角,制订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评价环节要切实关注课堂结构和课堂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资源是否具有拓展性和丰富性;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否具有开放性、衔接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是整个评价环节应该重点考核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评价教师是否能够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个维度达成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为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要切实关注教师在课前导入、课堂教学、探究发现、作品内容识读等多个教学环节,从而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否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是否取得实效。此外,评价主体要具体考查学生在知识技能层面是否了解山水画的特点,是否掌握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方法;在过程与方法层面,是否能够基于画作的内容、构图、笔墨,体会山水画的情怀、意境;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是否能够感悟中国山水画的魅力,领悟人文

精神[3]。

教学条件、教学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对中学美术课堂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设施保障、资源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要立足大局观,立足整体,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优化评价内容,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推进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以质量保障为基点的综合评价方法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高評价质量,优化评价效果能够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持续性发展,能够构建更优质、更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内在驱动力量,评价应该关注评价方法,提升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客观性。

中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丰富,内涵比较深刻,具有比较强的技能性与教育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如果仅是针对教师的某一项教学技能或者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就难以反馈当前教学质量的优劣,难以发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基于此,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立足课程特点,结合考核需求,将知识性考核与表现性考核有机结合,将量化考核与质化考核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具有过程性、诊断性的评价方法,以此落实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提升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

(四)构建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透明评价反馈

模式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种定向监测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发挥着诊断、激励、导向、引领的作用。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评价反馈,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评价反馈有利于形成“评价—有效反馈—持续优化—再评价”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构建动态的评价反馈体系十分重要。学校方面要积极联合校内评价主体和校外评价主体,对评价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让不同评价主体之间明确分工、协同合作。

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之下,各评价主体要科学客观地开展评价,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改进的措施,积极反馈评价信息,让评价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和公正。

透明的评价反馈模式,有利于构建起以质量保障为基点、以诊断反馈为指导、以优化调整为路径、以持续性改进为目标的动态评价新模式,形成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格局。

三、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注意事项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整个评价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广大师生非常关心的一项评价活动。在构建中学美术教学质量评价新模式的过程中,一是要充分了解评价的导向功能,切实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二是要树立持续改进的意识,不断地对评价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励、引导、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三是既要贴合实际,又要注重灵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既要符合评价体系的固有标准和准则,又要能够打破传统评价模式的桎梏,避免用硬性的、固定的、僵硬的条条框框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四是要尽可能地为教师的特色教学行为和教学风格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教师等方面应该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反馈等多个维度着手,不断优化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完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诊断、判定,继而引导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创新教学模式,为中学美术课堂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黄武全.浅谈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5):136-137.

[2]王玉峰.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J].美术教育研究,2017(6):168.

[3]梁涛.提升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147.

[4]郑泓灏.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探析[J].高教探索,2013(3):91-94,109.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质量评价课堂教学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