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2023-07-11马炜全王锦鸿罗树耿黄慧莹侯文静姚周岚岚谌鸣吴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7期
关键词:肺气肿受检者呼气

马炜全 王锦鸿 罗树耿 黄慧莹 侯文静 姚周岚岚 谌鸣 吴喆

(1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务科 广东广州 510631;2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广州 510631)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两者不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道受阻,还常引起支气管狭窄、气道分泌物增加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由于支气管哮喘、COPD 在临床症状、体征方面较为相似,因此对于两者的诊断及鉴别难度较高[2]。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也对支气管哮喘、COPD 的诊断与鉴别展开了积极研究,使其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3~4]。气道阻力(Rocc)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支气管哮喘、COPD 等呼吸系统疾病[5~6]。本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与COPD 患者Rocc测定的临床意义,旨在了解两者Rocc 的差异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8 例支气管哮喘与COPD 患者,根据病情类型分为支气管哮喘组(n=56)与COPD 组(n=52),再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气肿,将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分别分为单纯支气管哮喘组(n=32)、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n=24)及慢支组(n=24)、慢支合并肺气肿组(n=28),同时选取同期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32~65 岁,平均(56.28±7.15)岁;体质量指数(BMI)18~30 kg/m2,平均(23.46±3.12)kg/m2。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男15 例,女9 例;年龄34~64 岁,平均(56.35±6.44)岁;BMI 18~31 kg/m2,平均(23.49±3.65)kg/m2。慢支组男14 例,女10 例;年龄33~67 岁,平均(56.52±8.65)岁;BMI 19~32 kg/m2,平均(23.52±3.30)kg/m2。慢支合并肺气肿组男16 例,女12 例;年龄36~69 岁,平均(56.44±7.77)岁;BMI 18~32 kg/m2,平均(23.46±3.81)kg/m2。对照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33~68 岁,平均(56.48±7.10)岁;BMI 19~32 kg/m2,平均(23.50±3.44)kg/m2。各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患者分别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 年版)》[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8]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对照组受检者未患有任何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无感冒症状,且心电图、胸部X 线及肺功能等检查均无异常。所有受检者检查依从性良好,对本研究信息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相关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伦理号202000351)。

1.2 研究方法 使用伟亚安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SeS 型肺功能测试系统中的Pneumo模块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Pneumo 模块与配套阻断器并以阻断法对Rocc 进行测定。(1)气道功能测定:在检测时,指导受检者保持坐位,Rocc 测定法为经口腔阻断,在平静呼气的初期将气流阻断,此刻口腔压力等于体内肺泡压,再除以阻断前瞬间的气体流度,即为Rocc,平行测定6~10 次取平均值,使用平均值作为最佳值进行分析,并计算气道传导率(Gocc),Gocc 与Rocc 互为倒数关系,即Gocc=1/Rocc。(2)肺功能测定:受检者夹鼻,口接咬口器,用唇部紧密包绕咬口器,取坐位并坐直,不要靠背,双脚着地双目平视,避免头过后仰或低头俯身(正确的坐姿能使受检者取得最大呼吸量)。平静呼吸至少4 个周期且呼气末基线无漂移时,吸气至肺总量位置,然后用力、快速、完全呼气,一气呵成,完成一次用力呼气。对所有受检者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进行测定,重复上述步骤测量3 次以上,2次之间休息1 min,取3 次数据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比较各组Rocc% 、Gocc% 、FEV1/FVC、PEF%及MMEF%,其中Rocc%、Gocc%、PEF%及MMEF%分别为Rocc、Gocc、PEF、MMEF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为了避免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对检测值产生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Rocc%、Gocc%、FEV1/FVC、PEF 及MMEF 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Rocc 测定结果比较 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Rocc%较对照组更高(P<0.0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Rocc%较慢支组略高,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Rocc%较慢支合并肺气肿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Rocc 测定结果比较()

表1 各组Rocc 测定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Rocc[cm H2O/(L·s)]Rocc%(%)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对照组32 24 24 28 50 2.71±0.44 4.11±0.47 2.50±0.53 3.91±0.60 1.51±0.24 180.82±29.43*273.85±31.50*166.40±35.35*260.70±40.12*100.78±15.77

2.2 各组Gocc 测定结果比较 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Gocc%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Gocc%较慢支组略低,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Gocc%较慢支合并肺气肿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Gocc 测定结果比较()

表2 各组Gocc 测定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Gocc[(L·s)/cm H2O]Gocc%(%)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对照组32 24 24 28 50 0.37±0.13 0.24±0.09 0.40±0.16 0.26±0.09 0.66±0.10 55.30±8.77*36.52±6.10*60.10±10.84*38.36±6.15*99.23±6.77

2.3 各组FEV1/FVC 测定结果比较 单纯支气管哮喘组FEV1/FVC 与对照组比较相当(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及慢支合并肺气肿组FEV1/FVC 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各组FEV1/FVC 测定结果比较(%,)

表3 各组FEV1/FVC 测定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nFEV1/FVC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对照组32 24 24 28 50 79.68±10.17 59.30±9.10*74.54±9.50*54.25±8.77*83.67±9.10

2.4 各组PEF 测定结果比较 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慢支组PEF%与对照组比较相当(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PEF%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4。

表4 各组PEF 测定结果比较(%,)

表4 各组PEF 测定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对照组组别nPEF%32 24 24 28 50 94.87±13.12 69.87±24.22*94.93±15.55 59.75±27.53*99.62±9.77

2.5 各组MMEF 测定结果比较 单纯支气管哮喘组MMEF%与对照组比较相当(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及慢支合并肺气肿组MMEF%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5。

表5 各组MMEF 测定结果比较(%,)

表5 各组MMEF 测定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MMEF%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对照组32 24 24 28 50 94.65±31.78 35.77±14.38*57.10±18.24*28.99±11.80*103.65±10.1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病之一,是由T 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及其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该慢性炎症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有着密切关系,常会造成广泛且多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引起喘息、气促、咳嗽及胸闷等不良症状,且呈反复性发作[9~10]。COPD 同样属于呼吸科常见病之一,属于一种存在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合并(或)肺气肿,有进展成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其发生主要与有害气体和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患者常出现慢性咳嗽、喘息及胸闷等不良症状[11~12]。可见支气管哮喘与COPD 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两者的诊断及鉴别难度。因此,如何有效鉴别支气管哮喘、COPD 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Rocc 通常是指呼吸过程中外界空气流入呼吸道与气道内壁间产生的一种摩擦力,临床常用V(V=1 L/s)及肺泡与气道开口部位的压力差△PA 进行表示,即Rocc=△PA/V,而Rocc 与Gocc 互为倒数关系,故Gocc=V/△PA[13]。本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组、COPD 组Rocc%较对照组更高,Gocc%较对照组更低;单纯支气管哮喘组FEV1/FVC、MMEF%与对照组比较相当,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及慢支合并肺气肿组FEV1/FVC、MMEF%较对照组更低;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慢支组PEF%与对照组比较相当,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PEF%较对照组更低。这提示支气管哮喘、COPD 患者虽均存在Rocc 升高、Gocc降低现象,但其肺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患者由于大小气道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加之气道痉挛,可引起可逆性气道阻塞,进而造成Rocc 升高,Gocc 降低,同时因大小气道被气流所阻塞,造成肺容积呼气流量明显下降,导致FEV1/FVC、PEF 及MMEF 均明显低于正常范围[14];而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大气道气流阻塞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因此FEV1/FVC 基本趋于正常水平,但小气道气流阻塞未及时得到改善,仍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PEF、MMEF 还会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同时其Rocc、Gocc 仍分别处于上升、下降状态[15]。COPD 患者由于支气管壁和周边纤维组织出现增生现象,造成气道狭窄,因此气流阻塞症状仅部分可逆,即便在缓解期,其FEV1/FVC、MMEF 依然会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其Rocc、Gocc 分别处于上升、下降状态[16]。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Rocc 升高、Gocc 降低,肺功能多正常或趋于正常,存在Rocc-用力呼气流量分离现象,而COPD 缓解期患者虽可出现Rocc 升高、Gocc 降低现象,但其肺功能明显减退,因此Rocc-用力呼气流量分离现象属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变的重要特征,可作为其临床诊断依据;同时,阻断技术属于无创性的,只需平静的呼吸及患者最小限度协作便可完成,该方法可能会在配合度相对较差患者中更具优势,且设备便宜、体积小,易在基层推广。

猜你喜欢

肺气肿受检者呼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