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谈片

2023-07-04王兮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测评教师专业化

摘要:教师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教师重视并善于了解、调节、引导学生的感受和情绪等,对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至关重要。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鼓励自主研修,开发专业课,还要组织专项培训,打造共同体,并重视调查与监测,关注社会资源。

关键词:社会情感能力;教师专业化;测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21年9月发布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报告《超越学科学习——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全球报告》,揭晓了社会情感能力研究(StudyonSocialandEmotionalSkills,简称SSES)项目的首轮测评结果。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测评研究成果,提出了推动我国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十大主张。其中一条是:把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纳入教师专业化建设中。该研究团队认为,教师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教师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开朗的教师领导的班级学生往往更活泼,消极忧郁的教师则相反;另一方面,教师重视并善于了解、调节、引导学生的感受和情绪等,对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教师社会情感能力

OECD对社会情感能力的概念界定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和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个人的社会情感能力是影响其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的一致性,并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经历获得。2020年,美国的学术、社会与情感学习联盟(CollaborativeforAcademic,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简称CASEL)对社会情感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更新——儿童和成人理解和管理情感、设定和实现积极目标、感受和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以及作出负责任的决策的过程。以上定义虽各有侧重,但基本强调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以及情绪管理三方面,这三方面又包括许多更为具体的品格与能力。

OECD建构了社会情感能力的测评框架,此框架分为五大维度:任务能力(尽责性)、情绪调节能力(稳定性)、协作能力(亲和性)、开放能力(开放性)、交往能力(外向性)。每个维度又确定了不同的测评指标,具体细化出责任感、毅力、自控力、抗压力、乐观、情绪控制力、共情、合作、信任、包容度、好奇心、创造性、乐群、果敢、活力共15项具体能力。

在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研究领域,美国教育部资助的优秀教师和领导者中心(CenteronGreatTeachersandLeaders,简称CGTL)将学生社会情感学习结果指标应用于教师,于2014年完成了《社会情感教学和能力自评:教师工具量表》。该量表包括社会互动评估、教学互动评估两个部分,涵盖自我意识、自我/情绪管理、社会意识、关系/社交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五个测评维度。“自我意识”的测评内容包括:(1)我能够意识到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社会教学实践;(2)我能够有效地面向学生开展社会教学实践;(3)我常常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文化价值观和背景,且能够理解这些如何影响我的社会教学实践;(4)在社会教学实践中,我理解学生的反应是如何影响我的情绪和行为的;(5)我意识到我的文化信仰和背景是如何影响我的社会教学实践的;等等。“自我/情绪管理”的测评内容包括:(1)我能够持续地确定我的个人目标,以更好地开展社会教学实践;(2)在开展社会教学实践时,当具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压力、生气)后,我能有效运用多种策略来处理这些情绪;等等。“社会意识”的测评内容包括:(1)為了有效开展社会教学实践,我常常能够理解学生的观点,能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关注学生的情绪;(2)我在社会教学实践中,能够成功地维持积极情绪并能处理负面情绪;等等。“关系/社交技能”的测评内容包括:我能够运用社会教学实践,与学生形成正式有意义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Learning,简称SEL)技能;等等。“负责任的决策”的测评内容包括:(1)我能够持续地、坚定地开展社会教学实践;(2)当开展社会教学实践时,我能够平衡学生的情绪需求和学业需求;等等。

“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结合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实际,建构了中国学生“三项六维”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框架,涵盖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集体管理六个维度。张森、毛亚庆、李明蔚三位学者借鉴国际上学者将教师和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指标对应的惯例,根据中国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指标,确定了六个维度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框架:(1)关于自我认知,能够觉知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2)关于他人认知,能够理解他人,尊重差异,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3)关于集体认知,能够形成集体与亲社会意识,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4)关于自我管理,能够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反省,保持进取;(5)关于他人管理,能够有效化解冲突,建立并维持友善的人际关系;(6)关于集体管理,能够遵守集体规范,调适个体与集体关系,表现出团结、合作、承担责任等亲社会行为。[1]

黄忠敬等学者基于CASEL的社会情感能力的五个测评维度,认为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也涵盖自我意识、自我/情绪管理、社会意识、关系/社交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五个方面,并包含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或促进。他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自身社会情感能力和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两个比较维度,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四个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文本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2]该分析对于完善教师的专业标准,以及新时代教师的角色的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正如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所呼吁的,应由强调教师的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职责,更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是创造性的充满智慧的劳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学会觉察、识别、共情。

二、如何培养教师社会情感能力

(一)鼓励自主研修

社会情感能力的敏感期与认知技能的敏感期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情感能力是一个终身塑造的过程,也是成功或幸福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促进持续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社会情感能力。按照“721法则”,成人的学习70%来自真实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工作任务与问题解决,20%来自反馈以及对榜样的观察和学习,10%来自正规培训。因此,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可以依靠自主研修,通过阅读心理学知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或是借鉴和模仿他人获得。

(二)开发专业课

近年来,针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课程专业课逐渐兴起。上海市静安区借鉴美国CASEL社会情感能力的模型,于2009年开始探索,开发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区域课程。笔者所在的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参考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研发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资源,开发针对区内中学生的社会与情感学习资源包,包括教学用书、校长用书,供教师和校长在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时参考和使用。该资源包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班会课、主题教育活动、情景体验等形式,在试点学校棕北中学开展了“学生八力提升行动”:梦想力(动力)、激情力(信力)、行动力、专注力、自律力(定力)、意志力(毅力)、抗压力、吃苦力(耐力)。除了开发专业课外,还尝试结合社会情感能力与阅读课程、童话剧表演、接力日记、辩论赛、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社会实践、采访交流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学科融合”“协同育人”以及本土化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提升了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

(三)组织专项培训

从教师继续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教师岗位的不同实行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含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强调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开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专项课程,提供营养更加均衡的课程菜单;培训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如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等方式,让教师以个性化的方式在体验中学习社会情感能力。

(四)打造共同体

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本质是“關系的社会性构建”,核心在于建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詹宁斯和格林伯格在理论的应然层面,探讨了教师间的支持、校长领导、学校氛围和规范、在职培训机会、社区文化以及当地的教育政策导向等情境因素对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张森等学者从调查研究的层面证明了良好的学校氛围从物质、制度、人际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对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因此,通过校内或者区域内工会活动,建立读书会等,形成兴趣爱好一致的共同体,让教师个体在集体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关注教师课余生活、精神生活、身心健康,是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动机”。

(五)重视调查与监测

近年来,关于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如何对儿童学业表现和社会情感能力产生影响的话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高校和研究组织对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开展调查研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在解读《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时指出,提高教师素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教师队伍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因此,发挥区域教育科研部门职能,加强对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本土研究将对教师素养的提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监测部门通过研发教师社会情感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情感能力转化为可监测、可量化的指标,根据监测情况形成监测报告,以监测评价为导向,能够为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课程研发以及行政部门和学校获得有针对性的监测数据提供支撑。

(六)关注社会资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非认知能力与传统的认知能力共同构成了个体能力的核心,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培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社会机构的培训课程中。比如,亲子阅读指导课程、正念训练、家庭指导师培训、自然体验活动等。这些培训从不同角度关注到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性。笔者曾经参加过“四叶草教练型公益人”的培训,其培训目标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教练”这个词强调的就是关注、陪伴、支持自己和他人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激发热情,实现梦想。该培训为参训者认识自我,以及如何沟通、倾听等,提供了许多工具模型。教练还通过一对一心理访谈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参与者自我觉察,解决问题。目前,很多社会机构都致力于教练型的教师培训,即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为中心,以自己的生命绽放去陪伴学生的生命绽放。因此,丰富的社会资源也成为培养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3]张森,毛亚庆,李明蔚.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1):8,11.

[2]黄忠敬,等.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62.

(王兮,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新教育全国榜样教师,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讲师,新教育十佳课程获得者。著有《做有温度的教育》等。)

猜你喜欢

测评教师专业化
浅析英美教师专业伦理成就与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如何重构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测评一款LED成像灯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度测评研究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四重境界抵达之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