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3-06-20汤镇森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双减

汤镇森

摘 要:为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质量,文章对“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策略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原则,然后提出了策略:创新作业形式,开拓作业途径;设置作业层次,实现因材施教;探索作业内容,培养学生素质,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

在以往小学教育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锻炼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学生体质逐渐下降。近几年,“双减”政策的提出,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主要分为课上、课外两种类型,然而调查显示很多教师把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体育教学,很少关注课外体育活动。实际上,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体质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而体育课外活动具有多样化特点,缺乏统一标准,锻炼缺乏目标。基于此,需要注重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帮助小学生明确体育课外锻炼目标,激发其体育运动兴趣,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和身体素质。在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游戏类、技能类、知识类、创新类的体育课外作业,强调作业内容的趣味性、亲子性、安全性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外作业,从根本上提升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质量。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需要坚持趣味性原则,若课外作业缺乏趣味性,是很难吸引学生参与的。想要突出课外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不同特点、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智力水平,在作业中凸显出一些竞争性,引入一些游戏形式,保证课外作用趣味性。此外,需要注意一点,趣味性需要保证小学生可以持久参与身体锻炼,促使小学生可以高质量完成作业。

(二)亲子性原则

亲子性,主要是指营造一个小学生和家长共处的环境。实际上,小学生在情感上很依赖于父母,但是其主体意识已经慢慢发展。怎样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既可以为孩子、父母共同营造游戏、运动场景,还可以在作业完成期间提供给孩子表达点、关注点,这是当下小学体育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三)安全性原则

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课堂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锻炼,都需要保证学生安全。在“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需要贯穿安全性原则,设计的运动内容、锻炼动作需要考虑其是否会引起伤害事故,例如运动动作幅度较大,需要考虑其是否会引起小学生肌肉拉伤等。尤其是在安排有器械的体育课外作业时,需要尤其关注小学生的安全;在狭窄空间活动时,需要控制好安全距离,以防周围障碍物引起意外伤害。

(四)个性化原则

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属于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师只有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年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身体运动训练水平,对运动锻炼项目进行制定,才可以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正在生长发育,在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时需要尽量选择一些难度简单、运动量较小、适合小学生的锻炼内容,需要满足每个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阶段,坚持量力而行原则。此外,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理念设计课外作业,促使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受益。

(五)强化性原则

体育课外作业,实际上就是对课堂体育教育的一种延伸。体育课外作业,主要是为了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强化小学生技术动作练习,弥补课堂教学练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时,需要注重强化型原则,不仅需要帮助小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运动技术动作,还需要适当增加身体锻炼时间。并且,在设计作业内容时,需要基于课堂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拓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魅力,促使学生感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其积极参与体育课外活动。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一)创新作业形式,开拓作业途径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其认为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從小加强锻炼,详见表1。

由于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很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作业形式的创新,设计出更加具有新颖性、创新性的作业形式,且对学生的作业途径进行开拓,指引学生利用多样化手段完成课外作业。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不断探究体育课外作业形式,根据先进的教学经验,对课外作业形式进行创新,且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运动项目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形式,促使课外作业形式和体育锻炼内容相符,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亲子活动“叫号跑圈”,该活动叫号数字最大是5,家长随意叫号,孩子练习跑圈,跑圈大小、次数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每组2次,一共3组。在活动前,教师需要把注意事项告知给学生和家长,需要家长叫号清晰,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该体育课外作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不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有助于学生掌握短跑技术要领。

(二)设置作业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在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时,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观察和分析,对每个学生对体育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进行把握。以此为基础,开展作业设计时,还需要结合学生运动基础,设计合理的层次作业,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身运动水平基础上,通过完成课外作业来获得进步和提升。

例如,在网球运动这部分内容的课外作业设计中,教师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具有网球运动基础,学习效率要相对较高一些;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网球运动或类似运动,但是其具备较高的天赋,能快速掌握网球运动技巧,可以实现高效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运动基础薄弱、运动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学习时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需要给予学生分层指导,实现因材施教,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网球运动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探索作业内容,培养学生素质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时需要注重对作业内容的探索,不能让学生的思维被束缚,而是需要保证作业内容具有启发性,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促使学生深入探究体育知识、体育运动项目,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把基础性作业和延伸性作业、探索性作业进行区分,恰当安排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探究体育知识,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足球运动这部分内容的课外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性、探索性的作业内容,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贝克汉姆、C罗、内马尔等足球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资料,促使学生全面了解足球知识。教师适当给予指引,或者是可以适当提问以及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质量,还可以更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社会交往能力等。目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趣味性、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情况等,以至于学生身体素质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需要优先考虑双减政策,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有趣味性、亲子性、安全性的体育课外作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外运动环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甄捷.“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外作业[J].新课程,2022(40).

[2]谢佳宝.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推进[J].小学生(中旬刊),2022(09).

[3]张严.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及注意事项[J].体育教学,2022(09).

[4]卫钱萍.基于小学生学情的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学,2020(S1).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规划小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编号:GDXKT29140)的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小学体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