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建立策略

2023-06-12罗水珠

文理导航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罗水珠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具体的知识讲解过程中要充分用一切机会带动学生数感培养,抓住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关键期,在趣味的情境创设和激趣中,在有效的探究引导和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教育中,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数感。最终以学生数感的培养作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与乐趣。而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反过来带动其数感能力的培养,积淀其数学文化素养。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问题进行探讨,在明确数感培养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情境创设、兴趣激发、探究引导、实践拓展等方面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期让学生主动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关联起来,学以致用,这也恰恰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策略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数感、空间感、符号感、推理、统计感等的培养,而数感居于首位。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解释现实问题,提出问题看法并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小学生质疑反思,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思维。如何带动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并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数感含义及培养的意义

(一)数感的含义

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这是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的概念之一,更是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阶段需要在课堂上渗透,面向学生重点引导并培养的学科素养。数感的发展关键期是小学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对数量知识、数学运算等的认识逐步深入,很容易形成数与数关系的感悟。小学阶段学生数感的培养从数数入手,是逐渐深化的过程。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历具体的过程,有着明确的阶段划分。需要先从观察具体的事物入手,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逐渐感知理解数学问题,再逐渐理解物体数量多少,从而发展为量的多少的感知。在数学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理解数的意义,明确其表征特点,逐渐于脑海中形成相应的数量关系,最终发展为基本的数理能力。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是长期培养、缓慢进行的过程,需要先观察实物,从实物中受到启发,从而确定物体数量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再完成量的积累学习。由此实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顿悟,最终形成良好的数感。以数感的培养加强为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清复杂的数量关系奠定能力基础。

(二)学生数感培养的意义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快小学生数感能力培养的部署,让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体现在课堂内外,真正体现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真正明确了数字学习的意义,感受到数学探索学习的乐趣,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数感的培养面临现实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应确定学生数感能力培养的激趣举措,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感知、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处理实际的数学问题时引导小学生立足于实际,从其自身主观意识出发,加强情感体验,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产生数学探索学习的热情,理解数学概念,学会数学运算。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对其个人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当小学生产生良好的数感,可以更深层次地感知数学,加深对数字的理解与感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如果能灵活掌握数字,便能逐步提高数感运用能力,突破传统数学学习的思维局限,获得更生动深刻的数学学习体验。由此以数感培养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带动小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举措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课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数感的培养并非易事。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感培养理念,让小学生认可、接受并参与到数感培养中,要关注学生兴趣培养,从学生兴趣激发入手,不再沿袭传统的知识讲解或者理论灌输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探究思考过程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感知数学学习的魅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借助媒体技术创设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讓学生乐在其中。在没有学习负担的情形下,学生主动感悟数字,才能养成良好的数感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可创设问题情境:一个班的小学生去游园,发现湖面上有很多小船,恰到好处地呈现小船图片,并做简化引导,七个三角形表示一只小船,让学生进入游玩数船的情境中。随即抛出问题:“两只小船由多少个三角形构成?”继而提问三只小船、四只小船对应的三角形数,相继呈现两只小船的图片、三只小船、四只小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向乘法学习靠拢,得出七的乘法口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用生活中的素材,让小学生建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问题解决的关系,主动感知并关注身边的事物。引导小学生以生活为导向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例如,在组织学生认识数字“5”时,可以先展示数字“5”的图片,呈现鲜艳的图片符号,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数小棒进行实物的观察,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完成数感的培养。

(二)大胆猜想,动手感知

数学探索学习的奥秘就在于让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结论,而这也恰恰是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举措。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原有数字认知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合理想象,科学估算,有效地发展数感。学生想象力丰富,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甚至不着边际。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探讨哪些答案可以否定,哪些答案值得肯定。由此,引导学生接近真实的数感,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探讨、质疑、反思中提升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对应的数感能力发展也更为成熟。要想真正验证结论,可以让学生动手实操。因此大胆想象与实操验证密不可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小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感知、去尝试、去模拟、去练习,才能加深其记忆,加快其数感能力的培养。

例如,组织小学生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利用数感增强学生对上述数的认知,即: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用纸写出数字:1、10、40、50、70、75、100……小组配合用小红花(或小棒)在写出数字的纸上摆出1朵、10朵、40朵……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的眼睛会从抽象的数字转到物质,再转回数字,形成直观的、具体的感觉,再到达大脑,演变为新的图式。初步数感的培养往往要借助多元图像、生活物质、现实案例等实现,要从学生个性化需求出发,或画面精美、或事物普遍、或事例熟知,让学生能够在直观观察过程中形成有效记忆,顺利过渡到大脑新的图式。再如教学《角的大小》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各自画一个角,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数,然后让他们将角的两边延长,再量它的度数;最后,再让学生将角的两边擦掉一部分,让它变短,量出它的度数。上述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角的大小不变。由此,学生正确认识到角的边是两条射线、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对学生解决类似几何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融于生活,主动实践

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除了借助课堂上的动手实操,也应引导学生融于生活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在生活的实践中自主感受数据的含义,形成初步的数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增设“拓展实践”教学板块,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提高数字感知能力。教师更要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强的实践主题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主动积极地发展数学思维。数学是抽象的,教学中应将抽象的数与量形象化、明确化,包括对物体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性状的知觉等,全面增强学生数感。虽然数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和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借助生活事例提升数感培养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终生受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可以设置多元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接受、体验数学,使它形象化、明确化,将其变得真实。

例如《估算》教学中加减法估算、乘除法估算或两位数、三位数的估算等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该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估算小技巧出发,让学生先初步感知估算,形成基础图式框架;然后,运用生活事例,让学生动手解决生活问题,在思考、感觉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估算过程,激发学生估算数感;最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估算过程中的经验,全面感知什么叫估,如何估得好。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们在不断的分析中、收集数据中获取数学的感觉,让学习与生活显得生动灵活,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上述数感是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激发出来的,有助于引导、培养学生合理地开展估算,尤其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再如在教学《扇形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扇形统计图知识讲解融于扇形统计图的实践互动中,让学生利用支付宝账单收集数据,再利用Excel软件制作成家庭支出扇形统计图。教师在实践活动开展前先简单介绍流程,借助父亲或母亲的支付宝支出账单,获取原始数据信息,利用Excel软件制作扇形统计图。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该实操能力,且这种新颖的实践活动方式也激发学生数学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可以先展示自己制作的家庭支出扇形统计图,并加以简单分析,让学生动手尝试,学生们纷纷动手尝试,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答疑解惑,最后進行家庭支出扇形统计图优秀作品的展示,也鼓励学生积极探讨数据背后的秘密。学生通过参与制作家庭支出扇形统计图,明确家庭的主要开销来源。

三、结束语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停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应用与解决复杂问题等手段,去渗透和贯彻数感的培养。要帮助学生从一个复杂的、现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块,扩大学生知识面,不断完善其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更强的数感。这也启示广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具有数感培养思维,抓住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点,让数感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关键点上,以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带动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22(15):67-69.

[2]王善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策略[A].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小学教育篇)(一)[C],2022:506-511.

[3]胡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浅谈[J].读写算,2022(7):91-93.

[4]管媚婷.新形势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策略[J].智力,2021(28):73-75.

[5]刘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25):109-110.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