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项目化学习的体育小组合作探索

2023-06-11叶星

体育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篮球教学小组合作

叶星

摘  要:为了彰显小组合作的教育意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本文基于新课标精神,尝试将项目化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在实践中采用了建立长期稳定关系、动态调控组员数量、引导选择合作对象和搭建“好团队”的支架等策略,并取得了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提高合作与探究的技能以及升华教与学“双边”关系等成效。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组合作;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5-0034-02

小组合作学练是体育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近年来越发受到人们的肯定与重视。项目化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是“生生在教师支持下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日常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既有共同点,又需要学生像真正的专业领域的团队合作一样,进行深度的探究式对话,从而形成高阶的“合作解决大问题的课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和探究学练有机结合,将集体学练、分组学练和个体学练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浙江省将“教学组织小组化”作为实施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型”之一。项目化学习的小组合作与当前新课程提倡的“分组学练”及浙江省课改转型“教学组织小组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笔者便尝试将项目化学习小组合作的成功经验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本文分享初步的探索与教学实践。

一、项目化学习体育小组合作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长期稳定关系

项目化合作小组需要通过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项目并形成共同成果,而像篮球这样的集体性项目若要形成一个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优质团队,更需要队员之间经过长期的磨合来形成配合上的默契,并通过各种团建活动来丰富团队的文化内涵,因此有必要在班级里组建长期而稳定的体育合作小组。这样在让学生系统而完整地习得项目化团队合作技能的同时,还能在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学习中,让同伴之间的合作探究变得长期连贯和更具深度。

(二)动态调控组员数量

项目化合作小组认为,在小学阶段,当小组人数为2~6人时管理与合作最为经济有效,但是3、5人等单数不太合适,很容易造成一个学生落单。鉴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笔者在设计六年级“篮球3v3和5v5的半场以及全场比赛”的项目化学习时,将全班分成了8个项目组,每组5~6人。

首先,基于各种身体练习项目及其比赛规则调控人数。小学阶段的篮球比赛有3人制、4人制和5人制之分,因此,每组5~6人可以保障学生在组内进行各种真实情境下的1v1、2v1、2v2、3v2、4v3等基础技战术练习。同时,根据具体的任务目标还可以通过“拆合”小组进行各种组内与组间的对抗赛。例如,当进行3v3的比赛时,既可以进行组间争霸赛,也可以进行组内友谊赛(若该组只有5人,需调控为强2v弱3,也可借用在场边观战的其他组成员)。而到了5v5比赛时,既可以进行两个小组之间的半场赛,也可以让两个小组先合并成一队进行“五上五下”的全场赛,其比赛流程与裁判分工和正式比赛完全相同。

其次,在兼顾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要实现学练空间的最大化和实战化。当天气晴好时,笔者会利用两个相邻的标准篮球场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战性区域移动练习或比赛,这样每个半场安排两个6人小组空间仍有富余。若遇到特殊情况,则会将一个篮球场划分为8个大小相等的区块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实践证明,6名学生在7.5米×7米的空间内完全可以进行各种贴近实战的半场练习和比赛。同时,通过拼合这些小区块,还能根据“中国小篮球规则”进行2或4组的迷你全场比赛。

(三)引导选择合作对象

项目化体育小组的合作形式不是简单的分工协做,而是带有智慧的共同分享、探索与相互激发。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隨着学生的学段升高和合作性的增强,给予学生更大的择伴自主权。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项目需要多元而异质的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一个体育团队也并不是只需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就能产生优秀成果的。它还牵涉到个人的领导力、观察力、执行力、表达力、书写、绘画、统计、文笔、社交、组织和创意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协作将团队在解决问题时提供的各种知识、资源和经验汇聚在一起的能力。

其次,要选择先让学生自由进行组队。因为相较于那些“以课桌为中心”只能在同桌或前后排进行合作的课堂,体育课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自由度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由此产生的同性别、好朋友和强强联合等组队情况,在以性别、实力等来进行分组的绝大多数体育比赛中其实是正常现象。此外,即便是整体运动技能较弱的小组,在比赛中也总能出现一两个表现突出的“明星球员”,但是若将各个小组里的“明星队员”凑成一队,反而很难出现“群星闪耀”的情况。

最后,教师要适时对各组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一是至少需要让其中的每两组在比赛能力方面相对接近,对此,笔者主要通过事先了解和练习赛逐步进行调整。二是对于那些因为不受欢迎而落单的学生,不能马上指定其进入某个团队,而是要先引导其主动寻找团队或是引导团队主动接纳他们,然后再继续引导学生说一说接纳、被接纳、拒绝和被拒绝的理由,最后再通过共情、表扬和鼓励等方式从社会性维度对全体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从而让看似平常的组队行为在教育性上得到升华。三是要逐步打破男女分组或熟人同组的壁垒。例如,笔者在个别班级规定,每个小组的男女生比例必须是3∶3或2∶3,同时还会告诉学生“女孩会在项目中有更好的共同目标,这是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搭建“好团队”的支架

第一,形成“好团队”的共识。优质的团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能让学生直观而真切地感受“好团队”,笔者在分组后就带领学生参观了学校的“女篮之家”和“篮球文化长廊”,并通过讲述女篮的各种先进事迹加深学生对“好团队”的理解。最后,再借助项目化学习的“好团队”量表,从多个角度让“好团队”可视化,如写出“好团队”看上去应该是怎么样的、成员应该要怎么说话和做事等。

第二,签订“好团队”的协议。为了进一步形成“好团队”的共识,在进行项目组的合作探究之前,笔者还会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签订一份团队协议,其主体部分有团队名称、团队成员、团队目标、团队中成员的人物和角色、需要共同遵守的约定、团队的规范、团队签名等内容。由于内容较为丰富,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外预先沟通,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第三,管理“好团队”的手册。组团成功后,每个小组需要自备一本《“好团队”手册》,并将“好团队”量表与协议张贴在内,然后要根据项目进度在上面记录各种奇思妙想、学习心得、研讨结论、体育作业和测试数据等,这些内容都将成为今后呈现阶段性和最终成果的必要素材。

第四,考察“好团队”的角色。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参与,并确保小组成员的相互配合,笔者会利用体育课上的各种常态活动来不断切换每个学生的角色,以便让学生发现同伴或自身的各种才能、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今后更加复杂的角色分工提供充分的依据。例如,笔者通过让每个学生都要自编一套热身操,并以个性化的方式将其呈现在团队手册上,同时编者还需在该节课内担任小组长的方式来考察每个学生的责任心、领导力、专项技能和特殊才艺等。

第五,组织“好团队”的会议。现实中的体育团队经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如赛前动员、赛后总结、训练反思、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等。因此笔者每周都会在每个班级选取一节体育课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项目组会”,并逐步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多形式的项目会议。

第六,实施“好团队”的评价。从组建团队的第一天开始,笔者就向学生宣布了综合、多元地评价个人和团队成长的理念,如口才、表现力、勇气、随机应变能力、相互沟通与协作、团队决策与协商等。同时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在线上为学生发放“成长激励卡”,并注明奖惩的原因,从而让家长、教师以及学生本人有机会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对比前后的变化。

二、项目化学习体育小组合作的实践成效

(一)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项目化体育合作小组具有真实世界中专业领域的团队特点,它通过让学生体验人与人的协作、认识个体价值、参与团队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对团队里的每一个要素有了透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体验并形成了“团队建设是大家的事情”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更好地为他人服务,知道了组织中的规则是如何产生和运用的,还对大小不同的系统如何调整结构发挥更强的功能产生了进一步的認知。这些都有利于他们今后走入社会快速融入新的系统。

(二)提高合作与探究的技能

随着同伴之间围绕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学生的交流与自我管理、“动手做”与搜集资料等技能也日趋娴熟,彼此的对话和讨论变得更加深入,说服他人的理由和证据也变得更加充分,并渐渐形成了“批评思想”而不是“批评人”的正确观念。最终,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对他人的观点(包括个人表达、身体动作、战术运用和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批判和建构中去,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让深度的合作探究真正得以发生。

(三)升华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在常规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关系往往锁定在教学内容的互动上,而项目化体育合作小组则提供了更多师生、生生在正式(课内)与非正式场合交往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有了更多了解、理解教师与同伴的可能,也使得教师与学生获得了审视自己的契机。同时,教师也有了更多作为教学元素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机会,双方在轻松自由的场景中展现真实的自我,最后在相互作用中共情共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教研课题“重构·驱动:指向运动能力的初中篮球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358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篮球教学小组合作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