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2023-05-30陈环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偏向知识记忆、形式过于单一、教师不够重视等问题,以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模块为例,提出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对策,包括设计前要分析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模块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等,设计中要考虑“双减”背景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樣的课后作业。

【关键词】“双减” 小学英语 课后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7-0062-04

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各阶段学生的作业时长。作业是一门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给学生布置的各种练习,而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也叫“家庭作业”“课后作业”,可用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意见》要求学校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计算,平均每门课程的书面作业时间是20分钟左右。这里规定的书面作业,是指课后作业。就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而言,20分钟的书面作业确保了学生的笔头输出,但还需要一定量的口头输出。本文研究的“小学英语作业”是指课后作业。教师是设计英语课后作业的主体,作业设计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的培育和强化。“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要提高认识,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作业设计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英语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教学设计和教案上均没有课后作业这一项;有的英语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往往只是抄写单词、跟读录音、完成课后练习。可见,布置课后作业虽然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必选内容,但是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作业设计偏向语言知识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词汇记忆、语法学习、句子书写,习惯采用“题海战术”促进学生对以上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的教师认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者需要一定强度的机械重复才能记住单词、语法,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英语课标》)指出:教师应深入理解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可见,这些教师并没有理解设计英语课后作业的目的和相应的教学评价要求。

(三)作业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以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为主,通常以书面作业为主要形式。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抄写单词、短语3至5遍,如果学生抄错,就会被罚抄;教师讲解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只是要求学生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以及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

总之,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类型单一、形式片面,作业重复性大、机械性强,缺乏新意和层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要正视当前课后作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更新作业设计观念,强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意识,通过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方案、丰富课后作业内容,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育人功能。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对策

在“双减”背景下,基于《2022版英语课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重视不同年级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使所设计的英语课后作业体现过渡性和衔接性,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笔者以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 1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

(一)分析课标、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

1.课后作业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

“双减”的目的是提质增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22版英语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而言,3—4年级学段应当达到一级目标,5—6年级学段应当达到二级目标,7—9年级学段应当达到三级目标。每个学段均制定了语言能力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思维品质目标、学习能力目标,各学段目标之间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强调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进阶性,符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基于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应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要少而精且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展核心素养。

2.课后作业设计要结合教材内容

外研版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每册包含10个学习模块和1个复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分为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活动以及一首歌曲或歌谣。一般来说,三年级每周安排两节英语课,两周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新课讲授、练习巩固和拓展延伸。三年级上册Module 1的主题是Greetings(问候),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本册书中的主要人物Sam、Daming、Lingling、Amy,熟悉他们第一天在学校见面时打招呼和自我介绍、放学时告别等内容。该模块的两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课,也是起始课:师生第一次见面打招呼,涉及核心句型“Hello/Hi,Iam...”“Goodbye/Bye—bye.”,主要让学生学习简单的问候、自我介绍和道别。本模块将为第二模块进一步询问对方的姓名奠定基础。这是小学生正式学习英语的第一课,对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3.课后作业设计要结合学情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他们对英语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喜欢模仿和表现,同时对游戏、唱歌、绘画比较感兴趣。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课后遗忘知识的速度也很快,有的教师通过增加作业量,让学生巩固知识,但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計英语课后作业时,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学生喜爱的、有助于其提高语言能力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丰富学习体验,巩固所学知识,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

4.课后作业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设计英语课后作业之前,教师应当熟悉本模块、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整体思考课后作业设计的方案。指向单元目标的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不仅要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如,教学三年级上册Module 1,教师依据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紧扣该模块两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见下页表1),设计英语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意识到中西方不同的打招呼方式,注意到身边的人是否有礼貌地打招呼,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养成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的习惯,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基于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英语课后作业

英语课后作业应当围绕模块的整体目标,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同时结合学生的学情,精准设计单元课后作业。三年级上册Module 1包含两个单元,按照教学计划,每个单元需要一个课时,教师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布置一次课后作业。两个单元的课后作业呈递进关系,即前一个单元的学习为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对前一个单元的学习具有巩固和拓展的作用。学生可以在阶梯式、螺旋式的课后作业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1.第一单元教学目标及课后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1)掌握用英语和他人打招呼的日常用语“Hello/Hi...”,自我介绍用语“Im...”,告别用语“Goodbye/Bye-bye.”,其中“Im”的缩写形式和发音是难点;(2)初步了解西方国家人们初次见面打招呼和告别的表达方式;(3)形成主动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习惯;(4)养成勇于开口、乐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语境设计课后作业,书面作业占15分钟,非书面作业占5分钟(见表2)。

2.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及课后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学习见面问候的日常用语“Good morning.”“How are you.”以及回答用语“Im fine,thank you.”;能唱、敢唱、乐唱英文歌曲Hello,Hello;能在场景中进行简单的英文交流;了解中西方打招呼的不同表达方式;能够注意到中西方有礼貌地打招呼方式的差异;对听说英语感兴趣,敢于用英语和他人打招呼,进行简单的交流。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语境,教师设计该单元课后作业(见下页表3),书面作业占15分钟,非书面作业占5分钟。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Module 1两个单元的课后作业设计。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模块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2022版英语课标》在“教学实施”中提到,作业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作业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语言发展水平。教师应当明确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设计作业时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还要对课后作业开展多元化的评价。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培养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其次,开展小组评价。小组评价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或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旨在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以点评和展示学生课后作业为主。比如,本模块第一单元安排了制作英文名片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开始之前让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英文名片,并进行简单的介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Hi-Five的手势表扬或者给学生一个拥抱、一份小礼物,鼓励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三年级上册Module 1是小学生最先接触的英语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将课后作业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明确课后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及评价,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儿童立场,设计具有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特色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动手操作中爱上作业,乐于做作业,在不同类型的作业中发展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2022版英语课标》对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和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不同模块不同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后作业,体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后作业时,必须认真研读课标,解读教材,了解学情,深挖教材中每一个模块每个单元所蕴含的核心素养目标,及时调整和完善课后作业设计,让每一个模块之间的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能够承上启下,从而达到作业“减量提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娟.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7):60-64.

[2]候嘉慧.单元作业:“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新思路[J].江苏教育,2022(9):52-56.

[3]李冉.“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与思考[J].英语教师,2022(2):173-177.

[4]俞一春.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1(7):120-12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以外研社版《新标准英语》(三起)三年级上册为例”(2022ZJY1004)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环(1971— ),广西平乐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英语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