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有效路径探析

2023-05-30吴凤清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

【摘要】本文以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旺斯小学“1234567”党建工作法为例,论述该校结合实际,将学校党建工作与特色办学工作紧密结合,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师德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渗透其中,不断深化学校办学内涵。

【关键词】中小学党建 特色办学 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7-0004-03

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防止“两张皮”。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旺斯小学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把党建工作和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师德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渗透到学校办学各项工作当中,不断深化学校办学内涵,有力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办学工作相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逐渐形成了“1234567”党建工作法,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1”指一种文化引领(“阳光教育”文化引领办学方向),“2”指上好两堂思想政治教育课(政治理论讲堂、“普罗讲堂”),“3”指构建三种管理模式(结构管理、年级管理、阳光少年管理),“4”指实施四项工程(师德师风工程、名师成长工程、“引路人”工程、“模范先锋”评比工程),“5”指开发五类特色课程(赓续红色血脉课程、书香阅读课程、阳光体育课程、民族文化课程、阳光劳动课程),“6”指开展六大主題活动(阳光少年评选活动、思政课活动、年级主题活动、庆典活动、传统节日活动、每月主题活动),“7”指打造七个校园文化景观(阳光照耀下的钟楼、党建文化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园、阳光文化园、留陶园、润泽园、英语园)。

一、落实“1234567”党建工作法,推动学校办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我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阳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全校师生以阳光的心态、昂扬奋进的活力,参与学校各项办学工作,努力办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肯定的阳光学校。

(一)坚持一种文化引领

阳光教育是我校建校之初就提出的办学理念。我校地处南宁市普罗旺斯小区的向日葵庄园,“普罗旺斯”有着浪漫温馨的意味,“向日葵”则隐喻了阳光、向上的精神,这些元素十分契合我们这所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年轻学校。“阳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本校学生能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形成阳光心态,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怀。经过几年发展,阳光教育理念已逐渐融入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阳光文化已成为我校的特色办学品牌,引领学校朝着高质量的目标前进。近年来,我校将这一办学理念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阳光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学校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引领学校朝着有内涵、有特色、有品质的方向发展。

(二)认真上好两堂思想政治教育课

在党建工作中,加强理论武装具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我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坚持上好两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是坚持每周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引导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开展清廉学校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价值、凝练中国力量,切实让全体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办好“普罗讲堂”,培育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讲堂为载体,学校党支部定期举办“红色基因代代传”故事会、“我的教育梦,阳光普罗梦”“我和我的普罗”教师主题演讲比赛、“爱与责任”教师主题经验交流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融入家庭的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组织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汇聚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科学构建三种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政治领航作用,规范和完善校园常规管理,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是学校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保证。我校党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科学的管理理念,持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一是构建结构管理模式。由学校党支部主导,把学校组织结构分为战略高层、管理中层、教育教学一线、支持人员和研发平台几个层面,在工作中畅通运行机制,明确各层在组织中的职责,做到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地运行。二是实施年级主任负责制。以年级为单位,设置年级主任,管理本年级事务。学校党支部将党小组建在年级与学科上,与年级组、学科教研组相融合,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教师结构,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三是完善阳光少年管理制度。坚持党旗引航,以红领巾雏鹰争章活动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小主人。学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红领巾监督岗,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使学生成为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时代新人。学校的管理工作与红领巾争章相结合,每个学期开展争章、建章活动,全体少先队员齐参与。在“红领巾奖章·基础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设置特色章,由队员们独立设计奖章样式,激发少先队员们的参与热情。各中队通过竞赛、知识抢答、手抄报、歌曲等方式,引导本中队的队员积极参与争章活动。期末,全校举行隆重的颁章仪式。

(四)重点实施四项工程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可以正师德、铸师魂。我校重点实施“四项工程”,由党支部带领全体教师塑造高尚师德,提高专业技能,全力打造一支优秀师资队伍。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工程。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校党支部坚持责任导向,强化政治引领,通过主题讲座、签订师德承诺书、自查自纠、树立典型、工作贯通、奖惩结合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实施名师成长工程。制订教师成长方案,“把党员培养成名师,把名师培养成党员”。以教学竞赛、教学讲座、特级教师工作室为载体,强化校本教研。每年举行一次校级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组织开展优质课展示、主题研讨、专家讲学、送教下乡等活动,实现“以赛促研、以研促提”。以立项自治区级、南宁市级课题为手段,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实施“引路人”工程。以“青蓝工程”为载体、支部联建为纽带,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每学期定期举行“青蓝工程”师徒比赛,让“师傅”与“徒弟”同台竞技,展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四是实施“模范先锋”评比工程。开展党员先锋、教研先锋、班主任先锋、教学先锋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成为师德模范、教研领头人,在教学科研之路上奋勇当先,从思想到行动始终走在学科前沿。

(五)着力开发五类特色课程

文化育人的核心内涵是用文化教育人、影响人,从精神上塑造有灵魂的人。我校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党员教师为主体,带领全校教师着力开发具有阳光品质的五类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赓续红色血脉课程。充分发挥红色故事的教育功能,组织全校师生讲红色故事、说廉政故事、诵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画红色人物、撰写红色经典阅读体会,引领全校师生悟精神、提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二是书香阅读课程。作为南宁市“亲近母语,快乐阅读”实验学校,以及教育部中小学阅读素养实验学校,我校坚持开放性原则,通过学生阅读、师生共读、教师阅读、亲子共读构建书香阅读课程,让师生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三是阳光体育课程。作为全国啦啦操大课间推广单位、全国跳绳推广单位及全国篮球特色学校,我校重点开发了啦啦操、羽毛球操、武术操、篮球等阳光大课间体育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学生体质。我校啦啦操团队连续六年获南宁市特等奖,多次受邀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学校跳绳队自2017年以来多次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跳绳比赛第一名,目前我校正在积极申报南宁市跳绳特色学校。四是民族文化课程。深入挖掘音乐、美术、体育、阅读等课程中的民族元素,开发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课程。走近壮乡阅读课程、“壮乡美术进校园”课程、“走近博物馆”课程,为学生打开了感受壮乡文化的另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广西民族文化的厚重,树立文化自信;“石榴花开成长路”课程和“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石榴章”设计,在设计与争章活动中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乐器演奏课程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一项民族乐器,形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五是阳光劳动课程。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我校每周安排劳动课,结合学校实际为学生开辟了占地约58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种植瓜果蔬菜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养成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六)深入开展六大主题活动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加强党建带队建,是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由党支部领航,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员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一是开展“阳光之星”、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制定“阳光学生”评价标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每学期进行评选。评选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评选的科学性、客观性、典型性,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二是创新立德树人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紧密结合现实,通过各种育人活动把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例如,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邀请全国劳模、革命烈士后人等进校做讲座、讲故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从内心有所触动,提高品德修养。三是推行年级主题特色活动。坚持“一年级一特色,一班一品”,围绕全校党建工作主题,由各年级、各班开展相应的特色主题活动。例如,我校某班以“阳光班级,从我做起”为主题,将“阳光”的内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布置阳光教室、建设阳光小组、绘制阳光手抄报等方式,将培养阳光少年工作落实落细。四是举办庆典活动。通过精心策划“三典”活动(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增强仪式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五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开展春节、“三月三”文化節、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主题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在学生心中。六是注重文化品牌建设。坚持每月一活动,力求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包括三月体育运动会、四月经典诵读、六月文艺汇演、九月规范书写、十月数学综合实践和爱心义卖、十一月英语节、十二月全民阅读等活动。

(七)悉心打造七个校园文化景观

环境育人是学校育人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党建引领,重点打造“一景六园”,把美化校园与创建文明校园紧密结合,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一是打造“阳光照耀下的钟楼”特色景观。我校教学楼主体建筑为一座钟楼,有惜时、守时的寓意,时刻提醒学生要珍惜光阴、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二是打造党建文化园。在教学楼每一层楼梯的墙面都布置张贴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容,展示党的伟大精神;在校园操场边建设“忆辉煌时光,赞初心不渝”党史学习长廊,分阶段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党建活动室集中展示二十大主题内容和学校党建活动有关图文。三是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园。在学校教学楼墙面的醒目位置,旗帜鲜明地镌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牢记于心、外化于行。四是打造阳光文化园。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集中展示学校开展阳光教育的办学成果,包括评选出的阳光教师、阳光少年、阳光家长的先进事迹,让阳光文化充满校园。五是打造留陶园。作为广西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我校专门开辟了一片载有柳树和桃树的场地,取名“留陶园”(含留下陶行知教育思想之义),表明我校一直践行陶行知“学习即生活”的理念,致力于培养会学习、勇实践、敢创新的新时代阳光少年。六是打造润泽园。这是我校的一个廉政文化阵地,园中建有润泽亭,融学校校训、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廉政文化为一体,让师生耳濡目染、滋泽于心、陶冶性情。七是打造英语文化园。将学校英语角升级为英语文化园,突出学校英语教育特色,经常举办英语小剧场、英语“对对碰”等特色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二、运用“1234567”党建工作法,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凝练学校党建成果,有利于推动学校办学工作迈上新台阶。我校以党建工作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运用“1234567”党建工作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谱写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一)打造了一支优秀教师团队

通过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初步建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全校有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1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B类骨干教师1人,南宁市教坛明星1人、南宁市C类高层次人才1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7人、南宁市骨干教师24人。2020年“停课不停学”期间,我校以党员为主的12名优秀教师录制了4个学科共23节高品质的广西“空中课堂”录像课。近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技能比赛获奖156人次,党员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展示课、讲座50多人次。

(二)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通过党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我校教育科研成果丰硕。2017年、2019年,我校分别荣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曾承办南宁市亲近母语快乐阅读实验学校展示活动,以及南宁市中小学文化建设集中展示月活动。学校领导多次在南宁市教育教学工作会上介绍办学经验。近年来,我校获批立项自治区级规划课题3个、城区级课题46个,教师发表论文100多篇。

(三)办学工作获得上级及社会认可

通过党建引领,学校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行,取得了诸多荣誉和奖项。2018年,学校代表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受义务教育国家检查,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近年来,学校获评为全国篮球特色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学校、南宁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建示范点、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先锋示范单位、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100多项荣誉。学校的特色办学工作获得包括广西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综上所述,我校坚持党对办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建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通过“1234567”党建工作法,将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融入其中,推动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中组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6(10):13-16.

[2]赵崔莉.文化育人: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2-15.

作者简介:吴凤清(1965— ),广西陆川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
菊泉基本管理单元:社区自治共治的实践创新
新时代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
浅谈激励机制对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作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上海市金山区基层党组织“末梢畅通”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