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养培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读本教学例谈

2023-05-30陆琳琳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核心素养

陆琳琳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学习材料,与道德与法治教材互为补充,共同担负着新时代素养培育的使命。本文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系列情境拓宽学习视野,促进理念认知;以采访任务激发对话探究,深化理解认同;以经验重构促进知行合一,激发责任担当,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读本 生态文明 核心素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培育。课程教材是育人载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与道德与法治教材互相补充,成为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广大教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的信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要“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做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读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探索以课标精神为指引,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如何建设这个美丽中国”这一命题,实现对“两山理念”“生态文明”的认识、理解与认同,助力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筑牢思想根基。

一、系列情境拓宽学习视野,促进“两山理念”基础认知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着深邃的社会背景,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影视浏览和书刊介绍等对各地生态环境的改变与保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这种了解、认知往往是片面的、碎片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读本》时,教师要重视创设多元的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感悟到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形成对“两山理念”的基础认知。

教材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课以全国首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浙江安吉余村的故事为导读。课堂上,教师首先创设了系列情境,从自身旅游经历到“云游”余村,以问题引发思考,同时提供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素材,将学生“卷入”时代的大格局之中。

情境1:学生回顾旅游经历

通过课前研学单的布置,课堂伊始,学生交流各自旅游的经历,教师相机补充展示祖国各地大好风光,问:“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祖国风景?”学生交流,纷纷表达对美好环境、美丽中国的赞美。

情境2:游览20世纪80年代的余村

教师通过道具“时光穿梭铃”,带领学生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余村,观看余村被破坏的环境视频,问:“面对这样的余村,如果你是余村的村干部,你打算怎么办?”学生自由讨论后,按照三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组,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此时保持中立态度,无论是要发展,要别墅、豪车,还是要绿水青山,打算自给自足,都认真倾听,鼓励交流。学生在辩论、表达中,对于生态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领悟。

情境3: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教师再次摇动“时光穿梭铃”,带领学生来到现在的余村,欣赏现在余村的美丽景象,播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视频,问:“为什么余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图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段教学,以“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旅游经历,通过系列问题“面对余村,你怎么办?”“余村为什么变了?”引导学生从自身走向社会,感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探究余村改变的原因,领悟“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 。在此基础上,情境3进一步拓展素材,引入“两山理念”实践的新成就,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在生态保护中取得的显著成就。此时,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理解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叙述,而是自主认知、主动建构的“鲜活的画卷”,学生深刻感悟到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二、采访任务激发对话探究,深化对“两山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方案,它蕴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华智慧,也指明了人類文明的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山理念”。学生从第一部分的学习中已经感受到这一理念的伟大和重要性。但是,对他们而言,“两山理念”、生态文明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还是非常抽象的,生态与生活、经济的关系更是难以理解。对此,围绕“实践‘两山理念需要什么样的努力”这一命题,教师设计了采访对话这一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然后与“云上人”“信中人”展开深度对话与探究,置身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我们选择“塞罕坝的故事”,围绕“实践‘两山理念,塞罕坝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一问题选择真实的事件素材,以“时光信箱”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素材,布置学生自由分组研读、讨论素材,设计“采访”问题,展开对话。

1号“时光信箱”:过去塞罕坝的景象,第一代塞罕坝人响应国家号召,进军荒漠,两年后实现高原全光育苗的故事。

2号“时光信箱”:第二、三代塞罕坝人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六大林业尖端课题的故事。

3号“时光信箱”:现在塞罕坝1分钟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旅游开发带来的利与弊。

3个“时光信箱”以时间为线索,为学生的思考探究提供了支持和“暗示”引领。这些丰富生动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从具体事例过渡到抽象理论的依据,为学生的对话探究提供了思维支撑。

学生选择材料中的人物或者事件进行“云端”对话,设计了具有思考深度的采访问题:

1.生活如此艰苦,你们为什么还要坚持?

2.现在的塞罕坝如此美丽,你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坚守?

3.作为游客,你想对塞罕坝人说些什么?

……

这些课堂上淳朴的学生式道德追问正是最真实的心声:我们身处这个时代,在面临国家与个人、道德与权利选择时,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这样做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汇报,在互相分享、补充、辨析中积极地思考,有深度的观点不断涌现:

生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塞罕坝变荒漠,就是大自然向我们敲响的警钟。我们必须排除万难,想尽办法,让沙漠成绿洲。

生2: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生3: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生4:感谢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你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是绿色拓荒者,是名副其实的“地球卫士”。正是因为塞罕坝人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我们才能享受到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带来的红利。

……

通过一次次对话与探究,学生读懂了塞罕坝人的精神内涵,读懂了中国人的坚持与担当,也读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生通过第二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感受到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保护意识和措施正一步步融入建设美丽中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作为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我们也需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延伸拓展促进知行合一,激发“两山理念”责任担当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激发的情感必须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践行“两山理念”的责任担当,形成素养。在第三部分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演示文稿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贡献。学生激动地鼓掌,表达对这一理念的认可。教师提出延伸问题:“作为小学生,我们如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呢?”教师用演示文稿同时出示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日常、社会服务中的活动照片,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记忆,激活学生的经验。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调查统计表,交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獻。

生1:现在我坚持做好家里的垃圾分类,我们都应该做绿色小卫士,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生2:其实,我们出行完全可以选择绿色出行。现在,我们周边的地铁、公交、共享单车,设施齐全,我们要减少驾驶私家车的次数。

生3:现在还有很多人面临饥饿,我们要珍惜粮食,吃自助时要学会每次少取一点,要做到光盘。

生4:我要督促爸爸在饭店点菜的时候,根据每个人的饭量来点。吃不掉的饭菜,要打包回家。

……

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充分体现了他们通过学习,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提升和重构,将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生活充分融合,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得以发扬。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面向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水平、阅读能力等,教师丰富和拓展《读本》内容,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智慧与成人成才道理有效融通,才能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人才,真正帮助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根基。

【参考文献】

[1]徐睿.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读本》教学探略——以“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2(8).

[2]陈培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编写思路及主要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2021(9).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核心素养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