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唱:初中音乐戏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路径探析

2023-05-01应倩

成才之路 2023年8期
关键词:模仿鉴赏唱腔

应倩

摘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集大成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戏曲内容,加大戏曲进校园的力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以初中阶段涉及的京、昆、豫、越、评、黄梅戏六大剧种为教学内容,在分析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解读、挖掘“念”与“唱”两大元素,引领学生对六个剧种的唱段进行鉴赏与模仿,使其感受中国戏曲的斑斓妙趣,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戏曲教学;唱腔;念白;鉴赏;模仿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8-0125-04

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集大成者。为弘扬、传承优秀剧种,使其在新时代保持活力,加大戏曲进校园的力度非常有必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要加大戏曲的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的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新课标也对戏曲教学提出具体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唱会辨。

现在,人们的审美趣味、习惯与戏曲全盛时期的样态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很多人包括青少年,都被快节奏的艺术表演形式和生活方式重重包围,对于浅吟慢唱的传统戏曲,有的学生甚至从未认真感受过,对戏曲的形式美、艺术美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牢牢把握音乐教学契机,为学生提供学习戏曲的空间和舞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戏曲文化的内涵,并尝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互探索。但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听一听、唱一唱,引导学生简单模仿,对于聆听的立足点、念白和做工的韵味把握不够深入。

1.念,品戏曲之韵

“念”即念白,可分为韵白和散白两类。念白不仅可以作为戏曲故事中人物的对答和情感表达的存在,还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念”讲究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说话。

(1)韵白。韵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戏曲语言,是一种带着音乐节奏与旋律的说话方式。学生在戏曲学习中通过欣赏、模仿韵白,既可以了解剧情,又可以了解戏曲语言的发音与戏曲历史的关系,感受不同人物形象的音色和语言位置。

案例1:京剧《定军山》选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在欣赏、学唱京剧《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之前,笔者借由一把折扇,以说书者的口吻与姿态讲述《定军山》的故事梗概,以特殊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随后播放《定军山》中黄忠收到信后的一段韵白。师:“哪位同学听明白了黄忠的计谋?”生:“走马换将、百步穿杨、杀一阵败一阵、拖刀之计……”然后请学生根据每个字音标注的字调走向线条模仿以上词句,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京剧中黄忠所属的行当。师:“参考书本上的行当图,你认为黄忠属于生旦净丑哪个行当?”生:“生。”教师戴白三髯口,做捋髯口动作后继续提问:“老生还是小生?”生:“老生。”师:“看扮相,插靠旗,着铠甲,是文老生还是武老生?”生:“武老生。”师:“作为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代名将,我们适合用大嗓还是小嗓来表现?用什么样的力度?”生:“大嗓,有力、果断、刚毅。”师:“为什么京剧里的‘说话’不全用标准普通话、北京语音呢?”对此学生知之甚少。师:“京剧保留了部分方言语音,即京剧前身———徽戏、汉调时代的湖广音、中州韵,其中有尖团字、上口字,如上口字‘百’念be,尖团字‘将’念zi伽ng。”然后,可带领学生再次用韵白、大嗓念读“走马换将zing、百b佴步穿杨、杀一阵败一阵、拖刀之计”。

案例2: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姹紫嫣红》。在欣赏昆曲名段《姹紫嫣红》时,笔者选用剧中两句情节关联度较高且颇有情致的韵白引导学生加以体验:杜丽娘与丫鬟春香春日游赏自家花园时,感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后杜丽娘梦中遇见书生柳梦梅,书生叹“姐姐,咱一片闲情,爱煞你哩”。师:“杜丽娘与柳梦梅分别属于什么行当?”生:“杜丽娘是旦,柳梦梅是生。”师:“杜丽娘属于闺门旦,是指未出嫁的闺阁少女。这类角色大多性格端庄、恬静。这类角色适合用大嗓还是小嗓呢?音色有怎样的特点?”生:“适合小嗓,声音细腻明亮,以塑造端庄、娴静的大家闺秀少女形象。”师:“男主人公柳梦梅是一位年轻书生,属于什么行当?适合用怎样的音色来表现?”生:“柳梦梅的角色为小生,声音应该表现出英姿勃发、年轻的形象,用大嗓或小嗓。”教师可示范柳梦梅念白“姐姐,咱一片闲情,爱煞你哩”,问:“是纯大嗓或纯小嗓吗?”生:“大小嗓结合的方式。”了解不同行当的音色差异之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体验昆曲韵白的发声位置、咬字吐字和字调行腔。师:“念白与演唱的状态是一致的,提眉亮眼,声音从眉心以线状传出。咬字吐字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保持,字尾干净。”教师可先示范杜丽娘韵白:不bú↗到dào↘园yuè↘n林lìn↘,怎zěn↘↗知zhiyì↘春chūn→色sè↘如rǜ↘许xū↗→↘,再示范柳梦梅韵白:姐(大嗓ziě)姐(小嗓ziè↘),咱(大嗓zàn↘)一(小嗓yí↗)片(小嗓piàn↘)闲(小嗓xián↗)情(大嗓cìn↘),爱(大嗓转小嗓ài↘↗)煞(大嗓shà↘)你哩(小嗓演唱拖腔)。然后引导学生在注意字调方向的同时,兼顾上口字“如”,尖团字“姐”“情”的发音。师:“同学们通过模仿柳杜二人念白,能体会、理解封建礼教下的两位主人公如此表达情感的意义吗?”生:“那是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闺阁少女对于美好爱情、美好生命状态的极度渴望,以及书生柳梦梅热切坦率的爱慕之情。”师:“为何《牡丹亭》不仅能在明代轰动文坛、剧坛,直至今天还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生:“《牡丹亭》象征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2)散白。散白是接近于生活语言的一种念白,配合节奏,伴随一定的速度念唱,符合特定戏曲的情绪和人物性格。从学生角度而言,散白往往比韵白更直接有力、贴近生活,因此模仿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可在课堂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念一念不同剧种的散白,体会不同剧种的方言,不同行当的音色、声音位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例一:昆曲《牡丹亭》中《闺塾》一折,春香(花旦)悄悄对杜丽娘说:“原来那边有座大花园,桃红柳绿,好耍子哩!”花旦一般是扮演机敏活泼、天真烂漫的年轻女孩,声音形象给人娇俏感,所以念白要求清晰爽脆、流利明快。例二:越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小丫鬟(花旦)禀报老太太:“老太太,林姑娘来了。”同样是花旦,但越剧用吴语方言念,显得甜嗲细润。例三:京剧《十五贯·访鼠测字》娄阿鼠(武丑)出场时念白:“为人做了亏心事,风吹草动我都吃惊。”颤抖的京白配合做功,表现娄阿鼠杀人潜逃后鬼鬼祟祟、惶惶不安的形象。例四:黄梅戏《打猪草》陶金花与金小毛对话,陶金花(哭):“你叫么名字?”金小毛:“我叫金小毛。”用安庆的乡音土语对话,亲切朴素。在模仿不同剧种行当的念白后,教師可请学生思考:韵白与散白分别对应什么类型的人物角色与身份地位?韵白:上层社会、有一定文化知识或正面人物,说话方式端庄文雅,虽念犹唱,充满音乐性,以显示其身份。散白:小人物,文化程度不高,平易近人,比较机敏,性格外向。值得注意的是,丑行扮演的大多是小人物,散白居多。

2.唱,悟行腔之妙

“唱”是戏曲的四功之首,在剧中情到深处必有唱,尤其会为主要人物设定大段的演唱,而且技巧难度颇高,以起到刻画人物内心、推进剧情发展的作用。初中音乐教材选用的是各个剧种极具代表性的唱段,在引导学生欣赏唱腔的同时,使其提取不同剧种的典型特征,认识唱腔之间的差异,切实体会戏曲行腔之精妙。

(1)循特征辨剧种,对比南北特征。唱腔的形成是以各地不同的方言体系和长期积累的民间音乐传统语汇为基础的,唱腔也是剧种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不同语言决定音乐有不同的旋律、音色、节奏等具体表达方式,不同地理环境也造就不同的地域性格和文化偏好,体现在唱腔上即标志性的旋律和风格处理。下面将结合作品和以上因素分析教材中富有代表性的南北两个剧种———豫剧和越剧,引导学生辨别南北剧种之间的差异。

案例3: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的旋律深受河南语言的影响,豫剧的腔调与河南语音的方向高度一致,而河南語音与普通话的发音基本一样,但声调不同。普通话是“阴阳上去”,河南话是“yín yàng shāng qǔ”,具体规则如下:一声变二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一声、四声变三声。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河南方言念唱词:刘liù大dǎ哥gé讲jiāng话huǎ理lī太tǎi偏pián,谁shèi说shuó女nǖ子zī享xiāng清qíng闲xiàn。念熟唱词之后,再让学生逐句模唱。师:“旋律与字音字调有什么关联?”生:“许多字唱起来跟它的读音差不多。”师:“这就是我国民间戏曲、曲艺都遵循的一个原则———依字行腔。由于各地方言语音不同,哪怕是同样一句话,唱出来也是不同的旋律腔调,为的就是让当地老百姓能清晰地听懂演唱者表达的意思。”师:“豫剧带有一种怎样的精气神特质?”生:“豪迈、刚健。”师:“豫剧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才显得如此刚健豪迈?平稳进行与大跳进行,哪种占主导?”生:“旋律以大跳为主,所以整体风格奔放、挺拔。”师:“请你找一找其中特别带劲的唱词。”生:“讲话、理太偏、享清闲、谁说……”师:“豫剧大师是怎么咬字的,让豫剧听起来如此刚健?”生:“口腔打开,咬字顿挫有力,字正腔圆。”师:“豫剧行腔是在与河南方言语调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化处理,充满地域亲和力。豫剧受梆子腔特征以及中原人大气开阔的性情影响,显得明朗昂扬。此外,受传统演出环境的影响,山前搭土台的户外表演形式使得演员必须声调高亢,久而久之形成了粗犷奔放的气质,老百姓称‘靠山吼’。”

案例4: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越剧作为江南剧种,同样受发源地浙江嵊县方言和地域环境影响,音乐总体风格婉转秀丽,是极具江南文化品格的地方剧种,最擅长表达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剧情。在教学中,教师可请学生用余杭当地方言念一念唱词:三sɑn载z覸同dong窗cɑng情zing如zi海h覸,山sɑn伯b覸难nɑn舍sɑ祝zo英yin台d覸。相xiɑng依yi相xiɑng伴buɑn送 son下xiɑ山sɑn,又yu向xiɑng钱jie塘dɑng道dɑo上zɑng来l覸。师:“临平属于吴语方言区,用方言念读后整体呈现怎样的风格?”生:“发音比较扁窄,显得温柔甜软。”师:“越剧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生:“节奏密集,十六分音符很多,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跳比较少。”师:“这些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和装饰音就是越剧的小腔和长长的拖腔,能体现越剧的韵味,越剧也因此显得婉转柔美、细润清丽,有江南山水的灵秀之感。”

(2)唱戏曲塑人物,厘清生旦净丑。戏曲本身具有非常科学的歌唱理论体系,戏曲演员要经过积年累月的系统训练方能达成相应的艺术成就。教师可引导学生初步领略戏曲演唱的方向和方法,带学生摸一摸戏曲的“门道”,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独特的练声———喊嗓。戏曲的声音位置靠前,明亮、富有穿透力。以京剧为例,任何行当都要喊两个元音练声,“i”和“a”。教师可带领学生先体验波浪式练习,运足气息,提眉亮眼,声音从眉心出,找不到位置的学生可以尝试用“mi”和“ηa”唱。再体验螺旋式练习,推动气息,保持位置,由低渐高,由弱渐强,螺旋式上行。二是讲究字正腔圆。中西方戏剧因语言体系的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西方体系追求松字头、立元音、轻字尾,中国戏曲讲究字头清晰、过腔饱满、归韵到位。以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姹紫嫣红》中“原yu-ɑn来l-ɑi姹ch-ɑ紫zi-嫣y-ɑn红h-ong开k-ɑi遍b-i-ɑn”的“原yuɑn”为例,这是一个多音节字,演唱时,要配合长拖腔把字音一节一节撑出,从“yu”经过“ɑ”最后归韵到“n”鼻腔收住。字字轻圆,融入声中,这就是富有特色的“头腹尾唱法”。同时,戏曲的字正腔圆是建立在不同剧种、不同方言基础上的依字行腔。例如,在评剧《花为媒》选段《报花名》里,“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李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的后鼻音字“生、青、浓、盛、城”,在归韵时要厚重地归到鼻腔,因为华北、东北一带的方言强调鼻音。三是不同行当,各美其美。为体现戏曲舞台上各个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气质,声音的造型要进行相应处理,所以不同行当在唱法上各有设定。以生行为例,老生、小生虽同属于高音声部,但演唱截然不同。在老生唱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中,为表现黄忠的年龄感,要用大嗓演唱,胸腔共鸣,显得苍劲洒脱。对于《牡丹亭》中小生柳梦梅的念白,为呈现人物英姿勃发的年轻气息,声音刚劲宽亮的同时要结合假嗓的尖细飘逸,但不要过于柔媚,要把握好尺度。再如旦行,青衣嘹亮圆润稳重,花旦清脆活泼,用额腔共鸣,位置更靠前。但同样行当在不同的剧种中的唱法也不尽相同。黄梅戏的花腔小戏与京、昆等大剧种不同,演唱《对花》时,要用自然声演唱,字头重而短,笑肌抬起,归韵到鼻腔,其中大量衬词的咬字不可夸张,应轻巧清晰。

中国戏曲是中国古典审美的精华,并非几节音乐课就能讲明说透。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戏曲教学的要求,教师可将戏曲四功中的“唱”与“念”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知识,如剧中历史、角色行当、表演程式、脸谱艺术等,让学生学会从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理解作品内涵。例如,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富有趣味性和较易接受的念白入手,引导学生在尝试散白的基础上体验韵白,对比二者语言差异的同时联系人物角色与社会地位,认识到不同的念白适应不同的人物,明确戏曲的程式是基于生活的严谨。再如,让学生体验方言的字音字调,模唱戏曲旋律,以明确不同剧种是建立在不同方言语音基础之上的,与民歌一样是以老百姓的审美感受为基础,进而凝练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在戏曲与学生之间搭一座桥,还要用系统、科学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戏曲并不高冷,也不落伍,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音乐创作的宝库,更是民族音乐的文化印记。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听见、看见,让其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从念白到唱腔初步感受戏曲,学会理性、多面地看待中国戏曲文化,并积极守护和发扬中国戏曲文化,最终让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身份得到确立,这也是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伟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泽宇.初中音乐教材“戏曲板块”内容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1.

[2]吴佳臻.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戏曲教学探析[D].黄冈师范学院,2021.

[3]晋阳.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中国戏曲教学的探索[J].黄河之声,2020(09).

[4]王成艳.教学探索,创新改变———关于“学讲计划”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索[J].高考,2018(35).

[5]陈燕芝.初中音乐教学中“戏曲文化”的引入与渗透[J].高考,2018(25).

[6]马月莲.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中国戏曲教学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8(16).

[7]覃少凤.“唱、念、做、打学京剧”教学设计与反思[J].广西教育,2017(41).

[8]谭艳杰.创新设计,打造高效音乐课堂———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6(12).

Reading·Singing: Exploration of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and Drama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Ying Qian

(Linping No. 1 Middle School,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opera is the epitom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esthetics. In mus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troduce opera content,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opera entering the campus, and let students feel the charm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t a close dist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sic and drama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article takes the six major operas involve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namely, Beijing, Kunming, Henan, Yue, Ping, and Huangmei opera as the teaching content, interprets and excavates the two elements of "reading" and "singing", and leads students to appreciate and imitate the aria of the six operas, so that they can feel the colorful charm of Chinese opera, enhance the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and drama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juniormiddleschoolmusic;operateaching;musicfor voicesin aChineseopera; recite; appreciation;imitate

猜你喜欢

模仿鉴赏唱腔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