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2023-05-01熊媛媛

成才之路 2023年8期
关键词:诵读预习意境

熊媛媛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知识化讲解、教条化考核、忽视诵读等问题,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同时采取多种讲授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诗词意境、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积极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深度体会作者通过古诗词传递的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预习;意境;情感;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8-0113-04

古诗词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语言精练、韵律优美、意象丰富、情感饱满,是中华文化最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阅读和鉴赏古诗词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表达的深层内涵,体会作者在古诗词中传递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词鉴赏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古诗词的学习难度明显提升,对此,教师要积极丰富古诗词教学形式,不断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古诗词的語言极其凝练,几十个字里常常包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此,在品析古诗词时,学生要动脑思考,用心揣摩,深入挖掘,这样才能领悟古诗词传递的深刻内涵。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瑰宝。从远古歌谣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到《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闪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辉。古诗词的美分为韵律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多为律诗,讲究平仄、对仗、音韵,学生可在朗读中感受其朗朗上口的特点,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音韵优美。“诗言志,歌咏言”,通常诗歌都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传递着诗人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在创作中,古诗词作者通常会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以月亮代表对故乡的思念或离愁别绪,以杨柳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写的峨眉山秋景意境清新、幽深,带给人美的感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了新事物一定会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深刻启迪。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可带给学生美的感受,让学生学会在文字中挖掘美,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言本身是一门艺术,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另外,古诗词涉及人生哲理、价值取向、社会交际、行为准则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古诗词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作为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鉴赏古诗词,学生可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例如,学生可通过挖掘《诗经》中的文化内涵,感知古诗词的源头所表达出来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通过学习《望岳》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古代文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胸怀和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通过学习《木兰辞》感悟到木兰代父从军的浓厚亲情以及不畏生死、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今天仍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因此,教师要加大古诗词的教学力度,将诗词之美呈现给学生,以此滋养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知识化的讲解

古诗词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传递着深厚的意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感受诗词传递的意境,理解其中的含义,分析背后蕴含的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分析鉴赏能力。但部分教师偏重于讲解古诗词的创作年代等背景知识,以“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古诗词的翻译。缺乏情感引导的教学过程无法让学生发现古诗词语言的美,枯燥乏味的古诗词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很显然,这不利于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2.教条化的考核

古诗词的教学重点在于鉴赏,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但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对古诗词的考核局限于名句默写,在分析作者情感时也往往与考试题型相结合,只注重解题思路的讲解,要求学生正确无误地默写出诗句,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另外,有的教师以自身为课堂主体,教学形式单一。基于这种教条化的考核方式、教学方式,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就会失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动力。古诗词在中考试卷上的分值很少,远比不上阅读和作文,因此,部分教师、学生也不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学习,这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

3.忽视古诗词的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古诗词学习效果与诵读的关系。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可以深层次把握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的想法,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但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常常忽略“读”的环节,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导致学生出现只会背诵,而不知其义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不能体会到古诗词表达的重点及传递的深层情感,甚至失去古诗词学习积极性。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充满兴趣,并在学习中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含义,体会其传递出来的韵味。这样不仅能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1.重视课前预习,联系创作背景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是学好古诗词的基础。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只有了解其创作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传递的情感、蘊含的哲理。每首古诗词的创作背景里都体现着作者的创作目的,包含着作者深邃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在讲解前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学习思路和方法,初步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对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语文教师可以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泊秦淮》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了解其创作背景,在课下收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这样,学生就可全面细致地感受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在接下来的古诗词学习中形成深刻的领悟和体验。《泊秦淮》的作者杜牧处在日渐衰落的晚唐,那时社会动荡、边患频繁,晚唐统治者却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沉迷于花天酒地中,用纸醉金迷的生活填补空虚的灵魂。秦淮河畔的情景触动了作者的情感,于是作者将万千感慨付于笔端,写下这首七言绝句《泊秦淮》。通过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学生可在心中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并能在学习中深刻、透彻理解诗歌内容。再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战乱连连的时代背景。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国家经济衰弱,百姓生活异常艰难。作者杜甫也穷困潦倒,四处求告亲友,才盖起一座像样的茅屋,有一个栖身的地方。但一场大风过后,屋顶的茅草都被卷走了,家人因此遭受雨淋之苦。在茫茫黑夜中,杜甫心中百感交集,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也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作者蕴藏在诗歌中的情感态度,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形式讲授

古诗词是前人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但其创作年代久远,其中的一些文字和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晦涩难懂,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古诗词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在传统古诗词课堂上,部分教师通常采取“填鸭式”教学,对于古诗词首先翻译,随即整理和讲授其中的思想情感。这种模板化的教学模式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套路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还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很显然,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还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和动力。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突破。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图片、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音乐进行导入,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感受诗词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在诗词中传递的深刻含义和情感,感受作者因坎坷的仕途而产生的矛盾、惆怅心理,以及在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后的洒脱和旷达。借助音乐,学生还可更深刻地感受其中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另外,情景渲染也是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在教学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秋郊夕阳图。教师还可配上符合氛围的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刻地体会诗人漂泊在外的思乡情绪。可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并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自主查找资料,或共同翻译并鉴赏古诗。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古诗词,教师还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让学生与古诗词产生情感共鸣,如古诗词《石壕吏》《卖炭翁》《木兰诗》等。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以丰富的古诗词教学形式和内容,全面提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把握诗词意境,深入品味语言

古诗词的语言极其凝练,作者非常讲究“炼字”,通过反复琢磨,找出最符合、最贴切的词语来展现当下的事物,表达当时的情感,从而使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更准确。对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古人炼字之美,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例如,在讲解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教师可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进行重点讲解,“直”写出大漠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既有苍茫之感,又有温暖之感。这两个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漠孤烟的景象,还表达了作者将孤寂寄托于苍茫大漠之中的感受。对于《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争”和“啄”字,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内涵,“争”字不仅表现出“早莺”的多,还表明春光的稀有、珍贵,而“啄”字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中小燕子忙碌的身影,体现出燕子的活泼、可爱,生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把握诗眼。诗眼凝聚着整首诗的情感,是诗词的精髓,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只有抓住一首诗的诗眼,才能深刻把握诗词的意境。例如,“见”字就是陶渊明《饮酒》中“悠然见南山”的诗眼。对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思考“见”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学生经过思考,认为“见”是无意的,诗人借此表达悠然自得的情态,展现自然率真的意境。可见,通过分析诗眼,学生可进一步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古诗词的主旨。

4.诵读成韵,体会作者情感

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理解程度息息相关。而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古诗词的意蕴美、韵律美,理解其中的含义,欣赏其中的意境,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水平,让学生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读出情感、读出气势。

读得准确的基础是发音正确。对于古诗词中的生僻字,教师应重点讲解,纠正学生的读音,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的节奏,读懂诗词,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古诗词传递的情感。对于读出情感的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并以合适的情感和语气朗读出来。例如,在讲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教师可首先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刘禹锡被贬后应召回京,在路过扬州时偶遇同样被贬官的白居易。在吃饭时,白居易为刘禹锡作了一首诗歌,名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以表达对刘禹锡的同情以及对世俗的不满。为回赠白居易,刘禹锡便作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的是诗人被贬后内心的酸楚和痛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则一改伤感低沉的基调,劝慰友人不要消沉,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语气表现出诗歌前后的情感态度变化。又如,对于《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应用慷慨激昂的语气读出来,体现诗人的雄心和气魄,以及不畏艰险、勇登高峰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心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古诗词传递的情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诵读展现古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深化学生的理解、认知。

总而言之,古诗词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原则,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传递的意境和情感,深化对古典诗词文化的理解,并积极传承,让古诗词教学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小琪.共情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 2022.

[2]马忠华.初中语文古诗词人物景物细节描写研究[J].语文世界, 2022(02).

[3]齐艳茹.论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挖掘[J].语文学刊,2014(12).

[4]陈婷.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 2021(29).

[5]陈冬辉.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黃冈师范学院,2021.

[6]冯敬哲.吟诵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 2020.

[7]陈卓.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0.

[8]杨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J].语文世界,2022(11).

[9]张杰.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四个有效手段[J].中学语文,2022(29).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Xiong Yuanyuan

(School of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 teach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nhancing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uch as knowledge explanation, dogmatic assessment, and neglect of read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class preview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take various forms of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ay atten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grasp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poetry, deeply taste the language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ctively carry out reading activities, and let students deeply experience the emotion conveyed by the author through ancient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Chinese; ancientpoetry; preview;artisticconception;emotion;recitation

猜你喜欢

诵读预习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