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研究

2023-05-01杨帆

成才之路 2023年8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教育管理三全育人

杨帆

摘要:传统资助工作通常只关注经济资助,而不重视资助育人中扶智、扶志两方面的核心作用。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还需要构建起涵盖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及学生的协同管理机制,精准发挥资助育人的核心作用,提升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简述“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遇到的问题,并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教育管理;大學生

中图分类号:C961;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8-0045-0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2020XGJPG4004)

经济困难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此类学生群体不仅面临着学业负担,而且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证城乡新增劳动人口中大多数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构建日渐完善,逐步形成了各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对于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由于长时间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相较于同龄学生往往承受更多的负担,因此在接受经济资助期间更易出现心理变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应该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加快构建资助育人管理体系,转变当前资助工作中的不合理现象。资助育人管理体系要涵盖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主体,通过互相协同、分工合作,促进物资资助和精神支持有效融合,将资助育人和服务管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全方位增强大学生综合素养,切实提升资助育人工作成效。下面简述“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遇到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提供直接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发挥其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依托“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合理构建资助育人管理体系,对于保证当前教育公平和实现精准帮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资助育人体系也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推广“三全育人”理念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一系列资助政策的制定,推动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得到合理配置及应用,在协同管理中强化了知识技能传授,在育人过程中促进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结合。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思路,同时加快了高职院校建立解决经济困难、育人、成才、回馈这一资助育人新系统的速度,使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实现良性循环。另外,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当前“育什么人、谁来育人、如何育人”的问题,实现了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有效融合。资助育人管理体系具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在资助育人的全过程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紧紧把握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方向,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从各个维度进一步延伸了资助育人途径,拓展了资助育人资源,切实提高了资助育人实际成效。从主体要素这一维度来看,高职院校将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构建了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新局面。从横向维度来看,更加偏向大众化的资助育人体系促进了学校与政府、社会、家庭的融合,针对受资助学生给予了更加丰富、全面的资助。从纵向维度来看,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对受资助学生进行培育,并融合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不断为受资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帮扶及指导。

总体来看,“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全员作为根本,将全过程作为标准,将全方位作为现实需求,促进各个资助主体之间互联互通,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逐步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资助育人全新格局,从而不断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1.资助资金来源缺乏均衡性,资助环节监管力度较小

由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可知,当前我国范围内高校学生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政府财政、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资助和社会资助。其中,政府财政投入占比最大,达50%左右,国家助学贷款约占26%,学校资助约占22%。而社会资助资金占比最小,占1.7%左右。可以看到,现阶段资助资金来源不够均衡,资助格局单一。当资助育人工作的资金来源受到影响,资助育人成效也将难以保证。另外,当前对于资助环节的监管力度也明显不足。若缺乏有效的监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有可能成为一部分人谋取个人利益的途径,使得资助育人的初衷完全偏离。例如,若将资助名额随意分配给学生,会让受资助学生认为资助是理所应当的,长此以往易导致受资助学生形成懒惰心理,不能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对于受资助学生而言,若资助工作不能坚持公平、公正、透明、规范的原则,也会对其价值观念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资助育人实效性明显减弱。

2.资助育人主体较少,资助育人平台有待健全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包括党委宣传部、财务处、学生工作部、院系有关部门等。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往往只有院系负责人及学生工作部参与资助育人工作,负责所有工作任务。参与资助育人工作的主体较少,导致资助育人审核环节质量下降,存在审核机制难以落实、监管力度小、工作负担重等问题,直接影响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正是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使得高职院校资助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存在漏洞,对于受资助学生的审核和后续监管也难以落到实处。另外,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科学构建资助育人平台,育人框架也有待完善。现阶段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所存在的形式单一、反馈机制不健全、实效性低等问题,极大程度制约着受资助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在构建资助育人平台的过程中有时并未充分考虑受资助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现实需求,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影响着育人目标的实现。

3.资助育人成效与预期存在差距,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然而对于资助育人体系的功能还未形成全面的认知,导致资助育人成效和预期仍存在差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社会交往等方面相比其他学生往往面临更重的心理负担,也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情感敏感程度高,性格也更加内向。目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更偏重于经济资助和物质帮扶,在精神方面的关怀和帮助较少。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观念,导致传统资助工作内容难以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同时,经济困难大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往往更加渴求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认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资助方式往往和学生所学专业关联较少,不能为受资助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提供帮助。部分受资助学生将资助资金用于补贴家用,很少将其用在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部分受资助学生更愿接受物质方面的资助,对于学校提供的精神资助或能力培养方面的资助兴趣不大。

4.贫困认定依据简单,合理性不足

当前,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是以学生出具的困难证明或家庭情况证明为依据。此类资料往往是人为主观认定和出具的,各个证明之间有时不能形成相应的证据链。比如,部分学生家庭中亲属生病后,合作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报销了多少比例不太清楚。又比如,在务农或外出务工的家庭中,家庭收入都是由学生自行填写的,缺少收入证明。在进行评定的过程中,部分人潜意识里认为体制内家庭经济条件通常较好,而外出务工的家庭经济水平相对较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存在差异,工资标准也有差别,每个学生的家庭之间可对比性不足。因此,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有时存在较强的主观性,这使得贫困认定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缺少可靠的认定依据,也为最终资助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1.政府主导,对资助育人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体系需要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让其持久、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资金来源的管理,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改善资助资金不均衡的情况,借助政策引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同时,政府需要不断强化育人导向,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积极性,引进更多资助资金,持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要想不断提高社会资金所占比例,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对踊跃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优惠,对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适当奖励,以不断激发社会企业和民众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全社会的责任感。除此之外,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现有资助育人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完善,例如设立相应的助学贷款办理绿色窗口,便于大学生在入校之前办理。要加强和高职院校合作,借助多样化途径广泛宣传各种资助政策和资助信息,开设资助热线电话,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内容,持续创新资助育人工作形式。还要定期做好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考核,督促高职院校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2.高职院校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全方位資助育人平台

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高职院校占据主体地位。而如何发挥好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关乎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资助育人管理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高职院校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加大对资助育人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推送国家有关资助育人政策的内容,调动社会企业、校友、热心人士等多方主体的参与积极性,相互协同,共同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加快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构建与家庭有效沟通的机制,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在资助育人的全过程中融入心理脱贫内容,将心理脱贫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过程。高职院校还要根据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构建对应的预警系统,随时关注每一位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受资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的协同,与学生及其家庭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高职院校还应该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最大程度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学识渊博,有着高尚情操、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队伍结构,从而增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透明性、公正性。此外,高职院校应大力建设资助育人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进一步拓展育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充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切实解决受资助学生的实际问题。

3.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全方位资助育人

对于高职院校接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其自身需要树立主角意识,自觉主动地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积极寻求教师或同学的指导、帮助,逐渐树立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勇于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高职院校及社会企业需要进一步落实全方位育人,面向学生实际需求,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从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受资助学生的培育工作。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勤工俭学,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受资助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更加自立自强,实现由受资助向自助的转变,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树立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

4.从源头进行控制,健全资助评选标准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是准确评定需要接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大学生。为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资助的贫困对象,高职院校要制定相应的经济困难大学生认定标准,体现贫困认定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保证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第一,对学生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进行全方位审核,了解学生日常生活水平,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根据学生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年收入等进行综合评定,评估该学生是否达到城市低收入者标准,是否满足接受国家资助的要求,转变以往单纯按照家庭收入多少来决定贫困认定结果的模式。第二,针对部分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高职院校需要深入调查学生是否接受过其他类型的资助,有无购买保险或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资助,要与国家政策相结合,评估学生是否有接受双重资助的必要性。第三,在认定受资助大学生对象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认定小组的作用。班级认定小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观察受资助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对受资助大学生存在的挥霍、浪费等行为进行监督、引导,同时也为后续贫困认定工作提供依据。第四,在完成贫困认定后,高职院校需要及时将结果在全校进行公示,接受其他同学对贫困学生的监督,若存在异议也可以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认定经济困难大学生期间,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尊重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权利,除了学校工作人员及评定小组成员之外,不得向外透露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有关信息。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管理机制,牢牢树立经济资助和育人相结合的观念,在进行物资资助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激发大学生的感恩之情,引导大学生在能力范围之内主动帮助他人,对社会作出回馈和贡献。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

参考文献:

[1]葛莹莹,顾寿永.“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02).

[2]孙珊,吴建丹.“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队伍建设研究[J].教师,2021(19).

[3]常茨坪.“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创新研究[J].人文之友,2020(23).

[4]季霞.“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为例[J].教师,2020(35).

[5]吴紫苑,骆小婷.在“三全育人”下高校资助育人管理体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2).

[6]姚敏.“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Subsidize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Yang Fan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aid work usually only focuses on financial aid, but does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re role of supporting intelligence and ambi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build a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covering schools, governments, families, society and students to accurately play the core role of funding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funding education. The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anagement of subsidiz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ystem of subsidiz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ubsidiz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Key words: threecompleteeducation; subsidizingand educatingpeople;education management;collegestudent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教育管理三全育人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