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开放式教学路径规划

2023-04-10张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道德与法治

张琳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有不同的指标追求。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处理、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训练设计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为学生准备更多开放性的学習任务,组织学生参与开放式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开放式教学赢得丰富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开放式教学;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6-0032-03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追求开放式教学,即学科教学围绕学生生活展开,具有生活化、活动化和综合化等特征。在教学路径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教学训练等进行开放性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促进学科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教材内容处理体现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处理需要体现开放性。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取舍,拓展丰富教学内容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开放式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1.合理整合内容

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时,教师要有开放的态度,因为教学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适时做出取舍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材具有普适性,而我们的教学带有地域性,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材,是极为科学的做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学情进行准确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整合教学内容。

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一课,教师在进行学情调查时,学生普遍反映班级中没有具体的班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要求学生对班级制度的设计提出建议。学生接受这个学习任务后,都能积极思考,进行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班级活动众多,如果班主任凡事都亲力亲为,自然会降低管理效率,应该成立班级活动管理小组,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管理,给班主任更多的支持;有的学生说,集体活动需要大家自觉参与,不能只靠老师的命令,如果有特殊情况确定不能参与活动,大家也需要给予谅解。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建议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此,教与学达成和谐,体现了开放性的原则。

2.拓展教材外延

在教学内容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拓展意识,借助课外信息渠道展开内容搜集,为课内教学提供更多支持,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课外案例、实践活动和观察体验等有更高的接受度,教师适时引入课外搜集到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对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了解,以便做出科学应对。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时,教材中配有一些插图,要求学生细致观察,说说父母的辛苦体现在哪些地方。教师在现场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父母工作的地方体验过。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片段,直观展示部分职业的工作特点。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后,纷纷进行互动交流,介绍父母工作的情况。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视频进行调度,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因为学生没有现实生活的认知积累,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补充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处理,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启迪。

二、教学形式设计追求开放性

教学形式众多,教师要有融合意识,引导学生进入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中,在深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认知。

1.结合家庭生活

教学形式追求开放性,教师要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而家庭生活是首选。小学生生活比较单调,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生活时空较为狭小。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家庭生活展开教学设计,推出更多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科活动之中,必然能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形成冲击。小学生对家长的依赖心理比较重,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设计,其助学效果值得期待。

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家庭生活展开教学设计,学生接受起来会更顺畅,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会更鲜活。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互联网新世界》一课,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十分熟悉,对网络应用也十分敏感,其信息应用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介绍网络对家庭生活的正面影响。因为学生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都能够积极响应。有的学生介绍,家里开设了网店,经营得很好,商品通过快递物流渠道输送到全国各地,网络让自己的家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家人的命运;有的学生说,因为有互联网,让距离不再成为问题,爷爷奶奶可以和千里之外的儿女视频聊天,是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教师对学生的解读给出评价,肯定学生的介绍。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网络应用情况,学生都能快速给出回应,这个设计带有较强的开放性,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走进社会生活

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大多不丰富,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观察、社会调查和活动体验中逐渐建立社会方面的认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大多带有社会属性,教师在教学案例解读、教学训练设计等环节给予积极引导,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辅助。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时,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实践活动,能够快速启动学生的思维,形成教学的多元对接。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请介绍你身边的广告现象。”广告随处可见,学生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教师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广告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到底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是生活污染现象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开始深思。在问题解读时,大多数学生能辩证地看待广告现象,认为广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便利,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一些小广告随意乱贴,是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教师给出回应,从更深刻的角度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活动组织呈现开放性

学生对开放式的学习活动有特殊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展开创新探索,给学生准备更多的演绎、实验、操作、制作、观察、讨论、观摩等任务,为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1.创新演绎活动

学生大多喜欢参与班级演绎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触动。学生喜欢情景再现、课本剧演绎、生活小品展示等活动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对课堂演绎活动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科认知。

教师组织演绎活动,目的是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体验,促使学生自觉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现场采访活动,要求学生采访关系好的同学,了解其在家里做家务的情况,并做好采访记录。学生进入采访环节,教师对学生的采访情况进行观察,给予必要的指导。在交流汇总时,学生都能积极发言,介绍自己的采访情况。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组织演绎活动:“同桌两个人合作,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自行创编一个小品,针对做家务这个主题展开设计,可以设计多个角色。”学生听到要开展课堂演繹活动,都十分积极参与。在小品脚本设计、演绎训练、课堂展示等环节中,教师都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建立正确认知。教师设计的现场采访活动以及小品创编演绎活动,都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认知。

2.开展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社会认知进行安排,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助学效果也会更好。生活观察、实地访问、参观观摩、手工制作和实验操作等都属于实践活动范畴,学生接受度更高。教师要做好融合处理,根据教学实际给予匹配性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自然成长学习能力。

学生对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很有兴趣,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对应设计,其调度力量会更显著。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合作学习任务:“生活垃圾非常多,如何变废为宝呢?自由组建合作研究小组,进行变废为宝的创意设计,并将设计方案进行集中展示,看哪一个小组的设计更有价值。”学生接受任务后,都积极行动起来。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中进行具体的指导,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的创意设计不断涌现。如垃圾分类标准设计方案,将不同垃圾做分类标识,提供分类提示,将垃圾分类行动进行到底;利用易拉罐、塑料瓶等废旧物品制作一些装饰品或生活工具,也能够变废为宝。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设计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学生深入家庭和社会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主动实践中建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训练设计追求开放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训练设计要体现开放性。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活化训练,或者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学习和训练,都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学生的认知储备。

1.组织生活训练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和学生生活融合,这是教师教学的自然选择。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优化,结合学生生活认知设计更多的训练任务,依据学生的学习思维发掘更多的教学契合点。生活观察、信息搜集、案例解析、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都属于生活化训练范畴,教师对训练内容进行开放性设计,从训练要求、训练程序和训练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针对性思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训练主动性。

学科训练带有生活色彩,学生感觉亲切,训练效果会更好。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健康看电视》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回答问题:“你每天看多少时间的电视?节假日看电视又用多少时间?都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学生积极回答:“我们平时作业太多,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节假日有一些时间,大家都喜欢看手机,也没有多少时间看电视。”教师随之做出教学调整:“那就说说看手机的情况。”学生开始热议。有的学生说,节假日喜欢看手机中的抖音视频,一般会看一个小时。教师围绕学生看手机的行为进行具体评价,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加强对眼睛的保护,少看手机。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案例介绍和话题讨论中建立了学科认知。

2.延伸网络训练

教师借助网络来设计训练任务,学生更容易接受。电子作业的出现,会让学生感到很新鲜。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自行制作视频、音频,或者是借助网络去搜集相关信息。学生积极响应,参与热情很高,训练效果显著。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超出我们的想象,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诉求,给出针对性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

网络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有不同的选择,教师深入解析教材内容,为学生准备合适的训练任务,无疑能够形成更多的教学契机。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案例信息,对生活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理性思考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关注环境方面的信息,并主动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集。经过信息梳理和整合,学生储备了一些案例信息,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展示介绍。学生都能主动发言,重点介绍搜集到的案例信息。如:“在网络上可以搜集到填湖造田、毁林造田等新闻。这些报道都是真实的,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经很完善,可在一些地方还有违规操作的情况,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开放式教学,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活动进行开放性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体验的机会。开放式教学追求互动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和提醒,让学生顺利进入开放性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科认知。

[ 参 考 文 献 ]

[1] 卞玉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0(8):62-64.

[2] 王仁基.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三开放”[J].名师在线,2020(20):24-25.

[3] 庄秀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探究[J].好家长,2020(84):81-82.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