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形势下高校线上教学中的思政与美育培养
——以广西艺术学院博物馆学基础课线上教学为例*

2023-04-05李方重广西艺术学院

美术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学广西艺术学院美育

文/李方重 [广西艺术学院]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1 月29 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①。2020年2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②2 月20日广西高等教育系统按照方案积极组织高校和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活动。③广西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广西艺术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本(专)科教学及网络授课工作实施预案》。④为确保线上授课顺利开展,学校组织召开2019-2020学年下学期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专题工作会议暨第一次全校教学工作例会,指导网络授课工作有序进行。广西艺术学院师生充分利用录播授课、直播授课、研讨授课等多种方式,依据教学安排开展线上教学、远程指导和自主学习,取得卓越成效。

一、广西艺术学院博物馆学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功能、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与社会科学、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目录学、管理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博物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对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工作方法有基本认识;对博物馆学的研究体系与方法有整体性了解;对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藏品管理、文物法规有明确的认知;对博物馆的管理、数字化、营销、文旅、文创等问题有广泛的兴趣,对博物馆藏品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艺术美学有深入的理解。通过课程教学、美育培养与社会实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具备从事博物馆研究与社会美育的能力。

在广西艺术学院,考古学、博物馆学是人文学院院级重点学科。其中博物馆学基础课为人文学院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2017级艺术管理专业大四的本科生,学生人数为27人。他们的特点是已在校学习了三年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等知识,具备丰富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以及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悟和鉴赏能力,但相对而言他们关于文博知识的掌握和文创、文旅思维的建构相对薄弱。本课程“博物馆学基础”主要讲授中外博物馆的发展史,既希望能够填补和完善学生们关于博物馆发展的知识空缺,同时也希望能够使他们建构关于文创、文旅领域的创新思维。这不仅能有利于艺术与文创、文化与旅游、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更有利于现代化博物馆宣教工作中艺术性、美育性、教育性人才的培养。

本课程的授课时间原计划为2020 年2 月,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学校疫情防控的需要,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把本课程开课时间定于2020 年3 月4 日,每周2 次,每次4 学时,共9周。由此,博物馆基础课教学出现了五点问题:

(一)教学方式由教师实地亲授为主,改为以教师线上网课为主,线下研讨为辅,教学方法改变。

(二)教学场地全部由学校专教改为网络虚拟,实物和实体分离,教师和学生异地,教学空间改变。

(三)教学计划从“管理实务为主,基础理论为辅”改为“基础史论为主,博物馆实务为辅”。

(四)教学手段从“教师随堂讲授为主,教学实践为辅”,改为“教师多媒体教学为主”。取消博物馆实地参观、考察、调研课程,取消博物馆实习计划。

(五)教学目标和流程从教师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学生分组、研讨、分享,师生总结、完善、共享为主变更为把生命教育、美育培养、安全防范、心理辅导放在首位,尤其要把思政和美育教育放在核心重要位置。上课前,教师要通报、分析、解读疫情形势,优先强调生命安全、掌握病毒防控知识,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情绪调整、心理辅导、美育培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求是的精神。

二、线上课堂中的思政及美育培养“五入”模式

因新冠疫情,国内大中小学展开了线上教学。教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如何在网课中导入美育教学也成了新课题。笔者在博物馆学基础网络课程中有机融入美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围绕“以德服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灵活运用“五入”培养模式,开展“专业+思政+美育”的“三位一体”多元化特色教学。

(一)专业线上教学融入思政及美育教导

疫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覆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新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课堂,为我们的老师提供了最鲜活、最现实、最全面的美育和时政教育素材。严峻的疫情告诉我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乃至世界命运是紧密相连的,高校课堂的稳定与家庭、社会的稳定休戚与共。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在每一个课堂中都注意人性真、善、美的教导和美育的培养。尤其是在艺术类高校课堂,教师更要因势利导,灵活融入美育教导。博物馆基础课在线上教学中不仅教授了专业基础知识,还传授“生命知识”“家国见识”“思政常识”“美育意识”。

在博物馆学基础专业网课教学前,笔者专门制作了“新冠肺炎防控PPT”,抽出10 分钟时间普及新冠病毒的相关科学知识、国家防控形势,指导培训学生掌握新冠病毒防控、防护方法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公开了疫情相关信息、揭穿了部分谣言。这不仅舒缓了学生焦虑、抑郁、恐慌的情绪,增强了他们抗击、防控病毒的信心。另外还引导他们重点关注生活中有关抗击疫情的好人好事,教导他们“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明天会更好”的美育信念。在积极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专业课线上教学的同时融入了美育教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也引导学生感知美、判断美、热爱美的美育观念。

(二)课程授课计划引入思政与美育观念

疫情防控期间,专业课教学更要坚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彰显美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同学们力所能及地讲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道德观和美育观,是我们老师立德树人的义务与责任。新冠病毒的传播和疫情的防控引发了全国各省选派医护人员积极踊跃支持疫区的行动,也引发了全国主动捐款、捐物的热潮。同时也有外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给中国捐款、捐物、捐医护防护用品,体现了“全世界地球村一家人”的意识和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信念。在此影响下,博物馆基础课程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授课计划。面对新形势、新现象、新问题适时引入美育新观念、新模式。即利用互联网+美育、多媒体+美育、思政+美育等多元化方法,积极尝试的“立德树人、专业养人、美术育人”新模式。美育新观念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获得感、幸福感,培养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还引导了学生更好地寻找美、发现美。

(三)团队线下实践设立思政和美育课题

线上教学要有成效,还需要线下的配合、应用与检验。鉴于疫情防控期间不方便外出考察,笔者设立了“博物馆公教与美育”课题组,班级同学自由组合,每团队3—4人,组建了8个线下团队,目标是开发设计公共教育美育课程、定期参观数字化网络博物馆等。要求团队成员分工合理、目标明确、配合紧密,利用好网络、网课平台和疫情形势下博物馆数字化资源的大规模对外开放展示的时机。团队小组成员围绕“博物馆理论和实务、博物馆馆藏资源、疫情下博物馆的公众美育”的主题,尽可能在线上搜集学术资源和专业信息,选取实用性好、关注度高、学术性强的“博物馆美育”为核心课题,做好调研、考察和传播。课题还要求线下小组成员利用网络、电话等形式集中研讨至少3周的时间,然后运用多媒体、PPT 演示等形式通过线上课堂统一结题。通过小组团队课题制作和研讨,培养学生对文博专业知识的深入和广泛调研能力,对文博领域的学术、信息、资讯等资源搜集、处理、整合能力和对博物馆“美育”功能的感悟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务实协调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也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和疫情防控期间正确的时政观、大局观、家国观、美育观。总之,各学生团队之间利用网络开展合作式、互帮式、探索性、关联性学习,目的是建立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同时要求学生认识美、欣赏美。

(四)课程评价体系加入思政与美育元素

本课程在认真遵照学校成绩评价标准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了美育“赋值加分”元素。如博物馆线上最美志愿者元素,文博、文创、文旅最佳创意元素以及博物馆最美礼仪元素等,并分别制定评分细则。

原课程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组成,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务处新改为:线上20%、线下20%、期末60%三部分。本课程在严格执行学校标准的情况下,细分项目,共分课堂考勤、论文撰写、微信群分享、小组实践、公众号编辑五项并分别制定成绩细则。如线上的20%分为考勤10%和课堂互动10%两部分。线下20%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小组团队调研10%和“考古文博”微信公众平台维护5%,以及专业课程微信群文章分享5%。期末成绩占40%,主要是结课论文占40%,结课论文发表(期刊发表、会议论文收录、微信公共平台推广)占20%。学生最后的结课成绩为这几项的综合成绩。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实施的多元化,增加了学生兴趣感、荣誉感,培养了科学主义、务实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塑造美。

(五)微信公众平台推广思政及美育精神

建立博物馆课程微信群“好文分享、好课共享项目”,创立“考古文博”微信公众号,推广博物馆美物、美展、美文、美育。使博物馆课程由师生课堂走进大众生活,由学校走向社会。让学术接地气、专业利民生、美育代宗教。养成学生的参与感、使命感、自豪感,培养利他主义、互惠共享的社会主义精神,带领学生传播美。

通过专业教学和美育“五入”模式培养,学生在读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审美能力得到较好训练,感知美、判断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信念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正确、高雅、全面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得以提升。学生主动将个人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结合起来的意识得到明显强化,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能力、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广西艺术学院博物馆学基础课线上教学注重美育任务和教学具体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促使学习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行为准则的审美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不仅增强了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在塑造美好形象、营造美好环境的实践中,相互砥砺,净化心灵,升华境界,自觉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美育培养线上课堂的设立对于学校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以德服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美育理念;引导学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心灵之美、读书之美、生活之美起到了重要的推定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教师线上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务必密切关注学生们的思想状态、精神风貌、心理状况、审美取向等。尤其在国家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引导学生们学会用一双“美丽的眼睛”、以一颗“美善的心灵”、怀一种“美好的信念”勇敢、乐观、积极地读书、学习、生活。师生一起倡导感知美、判断美、热爱美、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塑造美、传播美的“大美育观”。师生互动、共享合作、知行合一、教学相长,使线上网络课堂成为“以德服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培养的良好环境。

注释:

①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 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2020-01-29。

②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广西将搭建在线学习平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495900655 279543&wfr=spider&for=pc。

③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多级联动协同发力广西高校在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http://jyt.gxzf.gov.cn/jyxw/jyyw/jyt/t3268774.shtml,2020-02-20。

④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本(专)科教学及网络授课工作实施预案https://xxgk.g xau.edu.cn/tzgg/content_255612,2020-02-07。

猜你喜欢

博物馆学广西艺术学院美育
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创新方向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论中国高校博物馆学学科发展的四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