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时代新人背景下高校勤工助学融入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3-04段鹏岳李小蜜李崇凯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资助劳动岗位

段鹏岳 李小蜜 李崇凯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讲话,意义重大而深远。

对于高校来说,“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战略工程,是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学校育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市教育系统启动“三圈三全十育人”,同济大学进入全国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在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中,牢牢把握思政工作主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综合试点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赋予了高校资助工作新的使命。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把资助作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更要提高站位,站在提高全社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来统筹考虑和安排。

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从资助形式来看,勤工助学需要学生通过付出劳动来获取资助,是有偿与无偿资助有机结合的特有形式,在整个资助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勤工助学不仅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里的综合素质,还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一、勤工助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劳动教育和勤工助学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载体需求相似,目的意义一致。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支撑,以学生组织为抓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以创新创业为载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实践教育体系,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

(一)勤工助学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也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情怀、提升劳动技能、推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2]。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实践活动,可以在实践中感悟责任,收获成长,实现价值,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

(二)勤工助学是新资助体系与劳动教育落实育人目标的有力保障

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学生资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至2023年是我国学生资助新体系建立健全的时期,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突飞猛进、取得不菲成绩的时期。16年间,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从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力度到资助内涵,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国家学生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面从窄到宽,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所有学校(包括公办与民办)全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

以同济大学为例,学校建立了“保障型资助、发展型资助、成长型资助”多维资助育人体系,通过“奖、助、贷、补、勤、偿”等保障型资助筑牢学生生活保障,通过新生成长学校、励志之星评选等发展型资助实现素质培养,通过学业发展指导、海外交流交换等成长型资助强化能力提升,让学生“入学有保障、生活有质量、发展有空间”。新的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从“输血”向“造血”、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资助的深度转变,勤工助学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增强受资助学生的尊严感和获得感,实现从受助到自助的跨越式发展,也有助于丰富信息化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路径,实现相互配合、协同发展,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国高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校学生资助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特别在教育扶贫方面贡献颇深[4]。在培育时代新人的背景下,高校更应精细化、标准化提供资助育人工作,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平台精准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并研究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的相关性,将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有机结合,以精准资助、精准育人方式助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形态变革的优势特长,积极探索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新突破,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培育时代新人背景下勤工助学融入劳动教育途径

(一)着力拓展发展空间,铸造勤工助学多层次全方位保障体系

对于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而言,首要任务是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同济大学自2016年以来,着力拓展各类勤工助学岗位,按照遵纪守法、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的原则,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开展。在各行政部门、各学院、图书馆、直属勤工助学实体均设有勤工助学岗位,涵盖助管、助教、助研、翻译、编程、设计、文献调查、资料整理、新媒体运营等岗位。部分设立在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重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需求,力求满足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的经济需求,存在一定不足。例如,部分岗位基本是以简单、重复工作为主的低技术劳动岗位。由于学生上岗培训时间较短,对工作内容不能尽快了解,责任意识不强,往往导致岗位的人员更替频繁;部分高技术要求的如科研助理、高级行政助理等工作,对于应聘学生基本素质要求有一定考核,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力之余,无法在现实的成长周期中满足该部分岗位需求,导致工作匹配度低,出现“有人没有工作”和“有工作没有人”的现象。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但是又存在电信诈骗、入职欺诈等安全风险。社会上公司规模良莠不齐,学生在劳务纠纷中处于弱势,也是学生不愿意参加校外勤工助学的原因之一。

高校应该统筹兼顾以上因素,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质,合理、高效、科学设置勤工助学规模及岗位布局。首先,高校应该深入挖掘能够适配学生综合能力的勤工助学岗位,特别是在工作内容、要求上要统筹考虑学生的适应情况,使学生在得到劳动报酬的同时满足精神获得,能够可持续地保持学生不断选择该岗位。其次,联合所在地方的社会资源,如区县、街道科创联合会、人才交流协会,开辟高质量的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联合多家机构成规模地设立勤工助学基地,不断丰富校外勤工助学内涵,引导学生尽早接触校外社会。有条件地结合学生学业所长,如针对环境工程学生引荐环境保护行业、企业,发挥学生学科特长、兴趣所在,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践行劳动育人,尽早实现个人价值。

(二)增强多维资助育人,铸造内涵式发展型资助模式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中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然而,许多大学的勤工助学项目主要侧重于解决经济困难,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关注不足。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仍然停留在“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简单阶段,没有将勤工助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的人文关怀、思想引导、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培养。

学生资助新体系构建以来,丰富的内涵式发展型资助模式,保障了千千万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其中,很多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这一重要途径,磨炼了品质,锻炼了品格,提高了能力。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因为个人原因,不愿意通过努力获得对应的资助力度,抑或是仅仅通过勤工助学作为获得生活费补偿的手段,导致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无法百分百全覆盖。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相关人员需要通过将劳动育人与勤工助学相结合,完成勤工助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更大范围助力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尽快成长成才。

高校应当注意,在完成保障型资助的基本要求全覆盖的同时,完成发展型资助内涵式发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中的经济困难时,持续性地关注学生非经济类的帮助,立足学生成长成才视角,全方位对学生开展帮助。

高校应根据各类别的勤工助学岗位,重点发力培养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对于数据处理、网络测试等贴近专业的岗位,要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导师指导、项目参与等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对非学业辅导服务、物流食堂服务等贴近社会的岗位,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典型分享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对于贴近日常生活的岗位,如校园绿化美化、日常劳动等,通过组织劳动教育等方式,重点培养受助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同时,利用大数据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需求和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根据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学习成绩、能力等多维度需求,安排“授人以渔”方式资助项目,通过学习学业咨询、科学研究咨询、创新创业辅导、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随着勤工助学活动的不断丰富,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国情、民情的了解,丰富社会经验,加深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和打造自己。

(三)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打造全方面保障模式

劳动教育资源保障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滞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大学生处于相对封闭、静态、循规蹈矩的校园氛围中,缺乏与社会联结度高的劳动实践机会,或只能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在指定场所进行劳动实践,选择面不宽,导致对劳动认识不足,在专业学习中也缺乏了解现有劳动相关的政策法规、权益保护等体系的渠道,单一的实践内容很难引起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各类实践活动层出不穷的表象下,仅仅囿于校园范围内开展劳动教育难免故步自封,无法让学生体验到与新兴技术相关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难以体现新时代特点。

因此,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应加强对学生的普法宣传和权益保障维护,引导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相关劳动监察部门也应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劳动实践,加大监管力度,对不良用工企业进行信用制约和惩戒,为勤工助学保驾护航。

三、勤工助学与劳动育人有机耦合将在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勤工助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大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工作发展、学生思想教育和培训指导等各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勤工助学工作还面临着缺乏系统的工作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单一、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信息技术薄弱等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导致勤工助学的学生队伍心态混乱,难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工作,可能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只有推动勤工助学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勤工助学活动才能取得教育效果。

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劳动教育工作范围,是实现勤工助学和劳动教育工作同步提高的有效手段。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学生对与职业能力培训和劳动教育的诉求也在增加[5]。进一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有助于全面实现劳动教育,更能助推学生在勤工助学实践中尽快成长成才。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快速进步,勤工助学的内容也存在短板,如勤工助学全过程中,教育内容薄弱、工作内容简单重复、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无法匹配等,将其纳入劳动教育体系,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工作,更好地实现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通过进入社会、体验劳动、体验生活,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勤工助学制度,增强勤工助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勤工助学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工作标准,奖励优秀学生,引导学生明确工作目标,进一步培养岗位责任意识;强化技术支撑,依托校园信息平台,从精准识别困难学生、细化工作流程、岗位分配、流程监督等方面入手,运用技术手段摸清底线、精准施策,使资助工作更加高效、智能、隐形;加强团队保障,随着勤工助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学生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勤工助学团队提高专业水平势在必行。高校可以通过培训、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借鉴其他高校资助的新方法、新理念,发挥联动效应,拓宽工作视野,以解决勤工助学工作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教育实效为落脚点,为制定科学的勤工助学教育计划和受助学生发展计划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资助劳动岗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