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助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实践效能与路径分析

2023-03-04沈中禹侯艳宁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场域政务舆论

沈中禹 王 敏 侯艳宁

(1.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2.河北新闻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主流舆论格局引导着良好媒体生态氛围的营造,而全媒体传播体系则为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塑造提供了充分的必要条件。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较,新媒体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具备统一联动、互联互通、动态更新、精准推送、高黏合度的特点,在与传统媒体同频共振、引领主流舆论的同时,还发挥着社会治理的“中介”作用。媒体融合作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实践,正在以“传媒 + 政务”模式,推动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等多元要素的生产、连接和整合,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推动构建社会治理新的“行动场域”。

一、理论背景概述

中国古圣先贤对国家治理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与思考:《论语》中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老子注》中讲“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韩非子》中讲“其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也”;《荀子》中讲:“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先贤们眼中的治理多在强调治国理政、兴国安邦之道,饱含着古人对“修齐治平”的政治智慧和抱负追求,内容包罗万象,历史源远流长。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其中,国家治理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种社会管理的过程需要传播治理信息、实现意见互动、实施服务与管理,而新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新形态既可以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独立发挥媒体职能,又可以建立平台连接其他治理主体,实现信息、意见等要素的连接,在国家治理中承担传播治理信息、实现意见互动的功能,进而实现治理理念与治理过程的协商、协同。

二、新媒体助推社会治理的场域与效能

新媒体作用于社会治理,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场域:物理场域、心物场域、行为场域。物理场域是指每个个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物理空间,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使得每个受众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媒体时间与事件物理时间重合,大众参与公共事件的时效性增强,新媒体特有的及时评论与互动功能推动公共领域物理空间的快速形成。心物场域是指大众文化现实空间(社会整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与个体经验世界(受众自身对社会的期望)相互作用,使得受众关注时事、参与社会公共事件、扩大社交圈等社交目的出现多元化特征,每个人希望从媒体传播中收获的成果也不尽相同。行动场域是指参与公民个体因其身份、地位、文化的不同,使其观点和角色呈现多样性,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等不同形式参与社会治理,受众既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同时还承担着消费者和社会治理参与者的角色。在行为形成的机制上,新媒体因其双向传播力的显性特征,很容易与政务处理形成互动,共同助推问题的解决,这是媒体能够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条件。

社会治理场域的媒介化改变了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在政府管理数字化的建设过程中,新媒体正在逐渐成为重要的信息互动载体和社会治理平台。“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数字社区、数字乡村等一系列类型化实践,成为媒体助推社会治理提升、服务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新模式。”[1]新闻资讯、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几项业务功能被连接整合,信息资源共通、共建、共享,社会治理高效便捷的效能优势愈加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互联互通效能。主要体现在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两个维度:在纵向贯通上,央广总台以平台聚合协同模式赋能县级融媒体中心,各省电视台以云端共联共建模式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了媒介融合生态圈的快速形成。在横向融通上,各级政务新媒体吸引官方账号入住,提高平台的权威性和覆盖面,逐渐形成了政务、媒体、自媒体、名人、机构等庞大的矩阵体系。以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网络问政平台为例,“群众通过平台,可以问政于政府,投诉举报、求助咨询、建言献策;政府可以问计于民,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凝聚民智”[2]。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服务民生、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具有较强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是增强共享服务效能。省级媒体平台(APP)大多是以服务矩阵的形式呈现。以长江云为例,设计了包含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户政公安、车购税查询在内的各个服务板块,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基层资源要素,探索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实现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基层治理数字化体系。老友课堂、艺术展演平台、长江少年说、少年警队等多个新板块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需求,借助大小屏传播,线上线下结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充分体现了政务服务城市与社区的功能。总体来看,目前各省的新媒体矩阵多是分省而治,渠道融合已初步形成,如何成为协同共生的集合体依然让人充满期待,实现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和谐统一应成为新媒体运行中的应有之意和担当之责。

三是增强互动监督效能。新媒体可充分发挥人机协同智能功能,精细化做好网络在线监测与舆论监督,集手机、网络、电视、电台于一体,以微博、微信、网站、客户端为渠道征集线索,丰富舆论监督题材,打造互动可视平台,与传统主流媒体形成呼应,实现全媒体问政。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平台为了让网民反映问题更便捷,打通网页、微博、微信、客户端、小程序、抖音等多媒体通道,新增视频投诉功能,全天不间断接收网民留言。河北广播电视台形成了以《阳光热线》《992大家帮》《今日资讯》等为代表的舆论监督节目矩阵,线上线下联动,为群众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长城新媒体集团冀云·融媒体开设《问政河北》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民服务解难题,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新模式。河北省各地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一系列问政类栏目,在政府各级部门和人民群众之间搭建了一个集广播电视、政务网站、APP客户端多元一体的问政平台,实现了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的顺利衔接,将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新媒体助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聚焦民生引导主流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新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政策指向,聚焦微观层面的民生问题,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凝聚社会共识,为党和国家推进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全媒体格局之下,社交媒体唯有保持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中坚守主流舆论声音。在江西《党报帮你办》版块,专栏秉持舆论监督功能,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用文字图片记录表达群众生活,就业、医疗、教育、出行,聚焦民生、体察民情、直抒民意,以理性引导方式,激浊扬清,凝聚共识,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治理作用。

以冀云APP为例,平台汇聚省内外新闻信息、创新内容传播手段,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以新媒体的方式解读,以矩阵的方式传播,形成指数传播效应。同时,增进社会认同,整合区域行政资源,提供在线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举办全程网络直播冰雪特色运动、自主开发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空中教育课堂、打造“河北省农产品线上销售直播”系列直播带货等多项重大活动,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提高了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成为河北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角色、新方向、新阵地。

(二)技术赋能丰富社会治理形式

近年来,传统媒介形式以全媒体转型发展、发力网络信息服务、多屏共进的方式快速补充新媒体基因,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继续坚定阵地意识,发挥舆论的权威导向作用,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舆情,为打造晴朗舆论空间助力。

微信、微博、头条、公众号借助本身的强大互动功能,进一步激发了公民对于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参与积极性,推动社会舆论格局发生转变。一直以来人们所担心的诚信问题、隐私保护所带来的信任度危机也因为新媒体实名属性和位置属性的强化而减少或者消弭。尤其是作为媒介融合典型代表的融媒体中心的出现,更是把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把各类媒介资源整合在一起,为社会治理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公民的存在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新媒体立足于国计民生实际,以“电子+政务”的形式,实现了公众足不出户办理衣食住行、社会保障等多维度事务的需要。

以河北新闻网“我为群众办实事·民声直通车”为例,“新闻专栏发挥网络问政优势,推进主题报道走深走实;新闻报道贴近百姓,增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构建多元传播场景,让主题报道入脑更入心,运用新模式、新内容、新形态赋能主题报道创新。”[3]PC端网页界面中间是一辆名为“民声号”的高铁列车,“全天候发车”列车时刻表象征着全天候服务人民群众,始发站是民生诉求,终点站是办理单位,行程是办理过程,站台上是来自于社区、农村寻求服务的妇女、儿童、老人等乘客。民声直达站、群众评价站等多个站牌的设计让网民耳目一新,办事大厅、领导广播、暖心帮办、车厢故事尽显服务功能,访问者根据需求点击指示牌就可以进入相应版块,各版块聚焦基层群众,汇聚稿件、图集、漫画等多种媒介形态,形象化展示一目了然、个性化服务贴心入脑。

(三)畅通渠道助力提升治理效能

新媒体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功能更加畅通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机制,能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政府的行政指令传达更加顺畅,人民群众更加快捷地了解政府行为,进而支持政府行为,同时“一站式服务”“网上咨询大厅”“网上信息查验”等服务产品的出现,使基层社会工作更加高效。

新媒体利用信息获取、舆情监测、数据收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主动融入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各级政府和党委部门不断重视新媒体技术应用,大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打造集政策发布、政务服务、政民互动于一体的高效化、数字化、移动化的政务新媒体平台。以《成都商报》为例,商报以“成都发布”为龙头,通过新型媒体平台的高效运行,完善各方参与、服务受众、引导舆论,力争将“成都发布”打造成为“成都权威发布第一平台、市民服务超级入口、城市治理智慧外脑、政务融媒传播枢纽”,努力探索将新型媒体平台融入城市现代化治理。《农民日报》客户端搭建移动式“三农”类“资讯+政务+服务平台”,为从业者提供丰富实用的服务资讯,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智慧媒体服务平台,建设“资讯+政务+服务”移动平台,积极打造“三农”舆论圈,为农民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做农民的科技顾问和致富参谋。处在全媒体格局体系中的县级融媒体积极为当地产业振兴、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提供基础支撑和方案参考,对于构建乡村舆论生态、优化生产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媒体在助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新媒体必须将自身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这一核心,深刻领会顶层设计的实质内涵,继续聚焦数字协同治理,深入探索跨界融合的战略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互动性和贴近性的优势,做好各项信息服务和民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刚需,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助力。

猜你喜欢

场域政务舆论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