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及传承路径

2023-03-04邵彩玲王丽娜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生态

邵彩玲 王丽娜

(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从20世纪60年代起,经过一代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一个由荒原变林海、变沙漠为绿洲的绿色奇迹,形成了塞罕坝精神。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1]。因此,对塞罕坝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一、塞罕坝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由于这里地域辽阔、植被茂密、树木参天,曾被称为“千里松林”。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但随着清政府的腐败堕落及国力衰退,处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年间对塞罕坝进行开围放垦,塞罕坝森林植被被大面积破坏。后来经历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掠夺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不断增加的农牧活动,千里林海退化为沙地荒原。直到20世纪60年代,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呈现出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等多种极端恶劣环境状态,美丽的高岭千疮百孔。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毛泽东主席于1956年提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进驻塞罕坝,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共369位平均年龄24岁左右的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造林绿化,在没有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和物质资源匮乏条件下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创新性攻克高原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难题,可以说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困难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塞罕坝人坚守初心使命,继承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实现绿色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

(一)塞罕坝精神内涵的三个维度展现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塞罕坝精神内涵从三个维度全面体现了“三个务必”的要求。首先,牢记使命是永恒的坚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塞罕坝精神不仅体现了塞罕坝人的动人事迹和高尚品格,更展现了塞罕坝人的初心坚守和使命担当,也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次,艰苦创业是不懈奋斗的本色。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传家宝。塞罕坝人不惧极端困难的条件,以血肉之躯把茫茫荒原变为百万亩人工林海,这些正是艰苦奋斗精神在塞罕坝林场建设中得到的生动展现。最后,绿色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创新与追寻。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成功说明只有让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才能适应自然的规律,推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塞罕坝精神内涵的三个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呈现

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发展观。妥善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三是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要尊重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要以系统思维进行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四是环境就是民生的政绩观。生态关乎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永续发展。五是生态文明世界共同建设思想,习近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指出世界各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呼吁建立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三)塞罕坝精神内涵的三个维度体现出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信仰的承继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指导下,一代代塞罕坝人坚定信念、薪火相传、接力传承。他们怀揣着建设美丽家园的梦想,发扬艰苦创业、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在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统一规律的基础上,统筹自然先在性、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多个方面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第二,时代的创新性。“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道法自然”“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万物顺应自然规律生长的主张,并关注节流开源、保护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塞罕坝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绿化祖国”号召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为塞罕坝精神形成提供了价值遵循,并体现出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的创新性。根据时代变化及要求,一代代塞罕坝人在深入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观念和科学手段,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体现出塞罕坝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科学破题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三,行动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观点指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系统思维,而整体性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系统性在塞罕坝精神形成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塞罕坝林场建设不单单是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单维要素,还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建设有机联系,实现了以上多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第四,价值的全球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关乎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有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世界各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017年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这个荣誉凝结着塞罕坝三代人的付出和奉献,体现了联合国以及世界人民对塞罕坝林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这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彰显着一代代塞罕坝人响应党的号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规律,技术和思维不断创新,协调生态与经济、社会等各系统均衡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塞罕坝精神的价值意蕴

塞罕坝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对我们学习、生产、生活和工作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塞罕坝精神的历史地位

首先,塞罕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展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支撑民族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三代塞罕坝人为了祖国繁荣发展,克服艰难险阻,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展现了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其次,塞罕坝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体现了民族特质和时代特色。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塞罕坝人没有被吓倒,而是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创造了人间奇迹,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时代风貌。最后,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不同时期,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塞罕坝精神成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努力,实现了人民对天蓝地绿、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的需求和渴望,全党全国人民都要发扬这种精神。

(二)塞罕坝精神的实践价值

第一,激发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绿化家园是一代代塞罕坝人的心愿,他们为之奉献青春乃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的力量激励人们不断拼搏,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理想信念是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之“钙”,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失去了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人生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庸庸碌碌、随波逐流。理想信念是支撑塞罕坝人顽强坚持的源泉,这也激励全体人民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中,成为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第三,端正价值取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塞罕坝人用青春书写的奇迹说明了只有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只有把“小我”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我”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第四,勇于担当责任,展现“天下一家”的胸怀和担当。生态环境治理尤其是退化的生态修复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塞罕坝人在当时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没有退缩,而是勇担重任,不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探索创新,取得的成就对全球生态保护与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认可,对世界生态建设发挥了引领作用。第五,实现创新绿色发展,共寻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个坚持”,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塞罕坝精神所体现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从人类总体利益出发,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并随着时代变迁进行技术和思维的不断创新,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

四、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路径

(一)把握塞罕坝精神实质,拓展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广度

表面上看塞罕坝建设者进行的是在黄沙遍地上植树造林、荒漠沙地治理的事,但实际上塞罕坝精神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内涵博大精深,要深入挖掘塞罕坝精神的实质,拓展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地域、范畴及要素广度。第一,拓展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地域广度。塞罕坝林场的成功用事实说明了生态建设对地球和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全球生态保护与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塞罕坝精神起源于塞罕坝,但其时代价值和意义又不仅限于塞罕坝、不仅限于中国,对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引领作用。第二,拓展塞罕坝精神传承的范畴广度。在学习和传承塞罕坝精神时不能孤立地去学习,而是要将其放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去探讨。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伟大实践中生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塞罕坝精神与其他精神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第三,拓展塞罕坝精神传承的要素广度。塞罕坝精神涉及环境保护、荒沙治理、生态修复及绿色发展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价值。同时,不能只看到生态这一单一要素,还要看到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协调、整体、系统性思维去学习、研究和发展。

(二)讲好塞罕坝精神故事,增强塞罕坝精神传承的感染力

塞罕坝精神是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成果结晶,缔造了生态修复的绿色奇迹。“马蹄坑会战”,战风沙斗严寒、抗旱除冰、火灾防控、病虫害防治,一系列技术难题的攻克等,无论是面对恶劣环境的毅然前行、处于困境的信念坚守,还是勇于创新的技术突破,都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都是一首首值得珍惜和传承的赞歌。一个个典型故事,“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称号,都是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宝贵素材。我们可以将塞罕坝精神故事写入大中小学教材中,开展宣传教育,把塞罕坝人的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的过程中,要讲好“塞外明珠”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故事,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万里蓝天白云,绵延不绝的千里林海,鸟语阵阵、花香怡人的美丽景色。发挥塞罕坝精神凝聚信心和力量的功能,真正使塞罕坝精神入脑入心,增强塞罕坝精神传承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塞罕坝精神的情感认同,并外化于行,自觉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三)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提高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影响力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我国社会已进入网络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具有明显的即时性、互动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体性等特征。相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瞬间就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效应。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新技术,扩大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影响力。首先,要深入研究新时代网络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开发适合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塞罕坝精神产品,展现联合国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等奖项和品牌。其次,建设塞罕坝精神专题网络平台,将关于塞罕坝精神的影视剧、相声小品、理论著作、文学作品、书法绘画等分类呈现,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再次,制作短片并借助VLOG、VR等技术呈现,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手段展现“美丽塞罕坝”。最后,发掘互联网互动功能,开展塞罕坝精神的在线交流、互动游戏、网络答题、有奖竞猜等活动,增强塞罕坝精神传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采取多样化方式方法,加大塞罕坝精神传承的参与度

塞罕坝精神生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塞罕坝精神就是指引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勇敢前行的力量和支撑。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和传承塞罕坝精神。一是宣传型,除了网络化渠道的传播方式,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的线下宣传和活动,如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二是宣讲型,组成面对不同群体的宣讲队伍,使塞罕坝精神进学校、企业、乡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等。三是研讨型,组织各种形式的塞罕坝精神主题研讨会和专题讲座报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入挖掘塞罕坝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四是体验型,建立塞罕坝精神实践教育基地、生态旅游区、生态文明展馆等,开展植树节等体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扩大塞罕坝精神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并代代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塞罕坝精神生态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生态养生”娱晚年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