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价值研究

2023-03-04郭曰铎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

郭曰铎 李 辉

(青岛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在思想理论层面就是一部根据时代、实践、认识的发展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保留其特有的逻辑规律与优秀传统的同时,紧跟实践变化的步伐,打上了中国人独有的烙印,揭示了“中国之治”样本的特殊性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注入内生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守正创新”,不断彰显、证明、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完全有能力走出低谷迈向振兴,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绽放出炫目的光芒。

一、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内涵

(一)揭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社会基本矛盾贯穿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社会主要矛盾指的是在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2]。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变化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生产发展与人民需求时,把握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支点,十分重视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这种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正确性与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根据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加以深刻的分析,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矛盾的转变精准概括了当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促使党基于新的时代特征、人民需要和实际国情,围绕主要矛盾确定工作重心,制定带动全局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与保障,人民群众将追求教育、社保、医疗、民主、环境等全领域、多层次、更优质的美好生活,但低端产能过剩、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存在于许多领域,阻碍我们实现美好生活,成为不能忽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变中把握住不变,提出一系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新判断、新思考、新方略,在以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的生产手段去解决当前的问题和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科学内涵

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渐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的根本性力量[4]。“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赋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知道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聚焦真需求,将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有机结合,着力干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中得到实惠、获得利益;关心人民群众冷暖,乐于并善于和群众交流,消除与群众的距离感,发自内心地尊重群众;通过发挥人民群众自身所处地域、所在岗位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活力,汇集民智民力,激发人民群众的拼搏勇气,焕发出新的强大力量,从而打破困难重重、寸步难行的工作局面。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及满足人民基本需要和精神上更高层次的要求,做好相应的规划和举措。离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共同富裕就会失去力量之源,成为空中楼阁,因此,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来满足民生需要,同时要充分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更多具有独创性的、能给人们带来无穷力量的文化产品,全面落实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政策,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以适应人们对高品质的文化产品的需要。

(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赋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新的实践价值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使各领域工作有条理、有层次、有结构地整体推进,实现系统功能的整合优化,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作出科学完整、协同高效、效果持久的战略部署。

1.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视角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布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取势与布局始终贯穿着超前和预见,制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2.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党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反复强调学习中国历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汲取历史经验中不断前进[5]。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作为思考问题的来源与素材,提倡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反对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运用以大历史观为基础的历史思维,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为当今时代的治国理政提供滋养。

3.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全面推进伟大事业的同时,必须抓重点,重点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将辩证法运用于科学谋划和实践之中,坚持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反对孤立静止的、僵化教条的形而上学思维。

4.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立足前瞻性、全局性、整体性,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深化东西部协作,实现其结构与功能的优化,从而获得问题的最优解。

5.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要求打破思维定势、超越陈规,从发展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发展新思路,对事物发展做全新审视。改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新时代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既不迷信他人的经验,也不局限固有的教条,把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一切领域、一切方面。

6.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对法治具有认同和敬畏之心,按照合法程序解决矛盾,用法律尺度衡量其行为方式的合法性,杜绝把法制程序当作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为保护广大基层群众利益提供法治保障。

7.不断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划清并坚守底线,对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给予科学预见和精准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忧患意识,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在风险中看到机遇,推进事物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

二、谱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

(一)提出新发展理念,开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境界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6]。习近平总书记遵循着必然的历史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正确的实践逻辑,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亟待绿色转型、贫富差距悬殊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

创新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积极性、自发性,增强全民创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为新一轮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创新发展理念在深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等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注重发展机会和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在补齐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短板中,使之协同发力、补齐短板、形成合力、增强后劲。避免因城乡、区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导致民众失去生产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理念遵循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

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协调。改善居住环境、空气和水资源质量,加强食品安全保护,加快转变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盘活普惠性的生态资源,有效供给与保障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发展理念在对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新境界。

开放注重解决国家内外联动问题,建设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型新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及拉动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面对国际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5];提出全球治理新模式的“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并深化中国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引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势和各国人民的殷切希望,有效制约国际社会中不合理现象,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5]。开放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

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推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进凝聚力、提高共识,全面保障人民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真实广泛的政治权利、繁荣多样的文化产品、更完备全面的社会保障、更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分步骤、分阶段、渐次推进的发展过程,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二)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制度上的表现,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过不懈努力与长期探索,将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三者有机结合,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毫不动摇”需要坚持其内在统一,发挥各自优势。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清理有违公平的不合理规定,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扩大非公经济的投资渠道等相应的扶持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完善产权制度,实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与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相统一,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奠定了制度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分配理论。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失灵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加快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和引导资本要素健康发展,充分激发各类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达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新高度

加快建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由注重经济发展的 “有没有”“快不快”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 “优不优”“好不好”,为全面推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提高生产和需求的适应性,适应国内需求的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我国的供给体系转型升级,为打造国家新型经济基础形态提供新引擎、构建新支撑。注重需求侧管理,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持续释放消费增长动能,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促使供求相互作用不断趋向均衡。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边界,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提高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和精准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实现结构质态升级,注重现代化经济体系各方面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加强整体谋划、注重整体推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和后顾之忧,刺激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可持续地提振国内消费市场。

三、开辟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一)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阶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兴盛的现实需要和根本保障。执政之基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可以使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深深扎根于人民需求的土壤,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五大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新观念。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具体要求、实践路径、战略意蕴等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论述。政党的执政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紧密结合我们党反腐斗争实践经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零容忍态度用实际行动治理群众最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腐败现象。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为党治国理政提供干部人才保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富有新时代特征的生机和活力,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二)论述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形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见解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是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经历若干历史阶段。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现阶段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

从时间上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和最美好的境界,没有远大理想指引未来,就不可能建立和坚持共同理想,没有阶段性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会与现实脱节。党考虑到我们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所面临的时代要求,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从层次上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最高纲领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方向,是最低纲领的最终归宿,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最高纲领是始终不可动摇的想要寻求的目标,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目的,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所面临的不同任务,采取不同的步骤、手段和方法,在一系列重要关头都坚持最低纲领制定出正确主张。

从范围上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人类理想和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既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期待实现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坚守远大理想而不褪色,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体现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方面的个性特色和共同愿望的奋斗目标。

以辩证思维把握和处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坚定了人民群众的科学信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理想观的具体内容,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理想观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崭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具有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基础不断变化,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逐渐弱化,社会职能逐渐增强,直到国家统治职能消失,只剩下社会职能。

制度对于国家治理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作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国家治理是社会主义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制度稳则国家稳,治理强则国家强。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使党和国家方方面面的制度统筹协同高效运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的效能[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握先进的治理理念、动员多元的治理主体、建设良好的治理制度、运用有效的治理手段,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现代化进程在动态稳定与平衡中顺利向前发展。

国家治理体系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国情的特殊性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国家治理体系的潜在动能转化为实际有效的治理效能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和高效率运行的治理体系和强有力的治理能力是有效应对和化解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使现代化进程从无序重回有序状态的前提。在国家治理中应以法治思维代替人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手段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矛盾冲突。调动各个治理主体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各方面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精准防控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促进现代化进程在动态稳定与平衡中顺利向前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治理学说[9]。

(四)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新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固有的弊端,立足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既遵循了一般规律,又蕴含了独有的特殊品质。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我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0],在科学有效的统一规划下,统筹兼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建设,各项战略部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利益协调与平衡才能举旗定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治理实践行稳致远;在治国理政的各领域中都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和立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把破解现代化发展动力问题的密钥,庞大的人口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商品服务和投资市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养分,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从而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以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的宽阔胸怀对待不同文明,涵养自身的现代化样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学习和借鉴了一系列现代化思想的内核理论和精髓实质,充分认识并直面解决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过往现代化模式自利排他性、贫富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对立、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动荡等缺陷、矛盾与困境,克服以牺牲或依附他国来实现现代化的弊端,深刻认识总结中国社会建设经验,在全面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中,在破解各种复杂矛盾中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蕴含着一系列治国理政新观点新理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新路。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新进展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认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7],“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7],深刻洞察到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大趋势,高瞻远瞩地预见到人类交往的世界性。

当今世界形势波诡云谲,面对各种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殷切关怀,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前瞻性思考和对人类进步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中国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扩大了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擘画了各国实现共同安全的行动路线图,为世界和平稳定增加希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指明了打造清洁美丽世界的实践路径。

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取代以结盟对抗、零和博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国际关系是解决很多全球性问题的治世良方。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最大程度上凝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和中国古代理想社会“大同”思想的创造性结合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