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规则教育实践研究

2023-02-28冯成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冯成芳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改革教学成为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规则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其融入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其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成为当前各学科教师重点研究的项目。《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主要学科,将规则教育贯穿于其中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规则教育的概念展开分析,其次浅谈小学规则教育的必要性,再者研究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规则教育优势,最后结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详细论述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如何有效實现规则教育,力求促进小学教育呈现稳步提升趋势。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规则教育;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2-0242-04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主观体验为主,或心理体验,或实践体验,或情境体验等,是现阶段实效性较高的一项教育活动。心理体验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自己或他人的亲身经历进行感受与体验;实践体验就是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感;情境体验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走进知识,完成学习。基于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将其融入现阶段小学教学中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1.规则教育概述

规则是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统一制定并通过,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规则,要求受教育对象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严格执行并遵守,并在规范言行举止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则教育是当前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项目,尤其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应肩负起自身使命,贯彻落实规则教育,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遵守规章制度,积极维护班级秩序,学习课程知识,践行教育理念。小学生处于教育起始阶段,规则教育可以端正学生学习意识,树立其正确三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促使学生受益一生的重要法宝。《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与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学科,以此为载体落实规则教育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故此,现阶段全体教师应重视这一教育窗口,力求落实规则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一轮接班人。

2.小学规则教育的必要性

(1)立德树人目标落实的潜在动力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的需要全体教师遵循的教育理念,其主要包括在思想上培养人、在行动上塑造人两方面。将其融入教育领域既能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还能促使学科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值得现阶段全体教师深入研究。规则教育是以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其遵守规则行为习惯,重在从思想与实践两方面引导。立德树人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礼仪修养、文化传承能力、践行能力等等,其主要教育方向与规则教育不谋而合。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德育重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其中正是夯筑德育基石的潜在动力。规则教育重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与行为习惯,与立德树人思想相向而行,将规则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有效促使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输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成为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规则意识等内容都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其中规则教育更为重要。这一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言行举止,而规范的言行举止可以使学生受益一生,小学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从小培养,端正学生规则意识,在规则中实现人才培养远大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与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具有直接影响,而三观教育正是现阶段育人工作中较为重要的课题。规则教育正是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根本,而三观正是现阶段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由此可见,规则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打开学科教育之门,还能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

教育是一个动态化过程,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改革教育模式是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教育可以分化为教书和育人,教书即理论知识的讲述,书面知识的传递;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塑造其人格魅力。传统教育侧重于前者,导致教育成果不理想成为常态。而规则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育人工作提上了教育日程。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规则教育重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加强其德育知识践行能力,促使学生在知行合一中规范言行举止。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将其视为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相较于传统教育而言,现阶段的规则教育无疑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未来教育发展中,规则教育或成为新的教育起点,基于这一基础研究实效性更高的教育模式。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探究教育新空间,既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创新,又能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一举两得。

3.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规则教育优势

(1)增强教学直观性

体验式教学具备直观性优势,以实践体验为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课程知识,在运用中明确其教育价值,同时在实践中辅助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亦是德育的关键所在,假设教师仅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导致教育难以实现理想化目标。传统一言堂教学实效性不高足以证明抽象的理论知识教育是行不通的,改革这一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尤其是在规则教育中,枯燥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将会导致教育陷入困境,进而降低课程教学实效性。体验式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主要是以丰富直观的模式强化学生的主观体验感,促使学生在主观体验中完成学习。相较于理论式教育,体验式教学更具直观性,其不仅满足学科教育属性,还符合学生知识学习需求,教育优势显而易见。

(2)提升学生认可度

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构建是师生交互桥梁的主要纽带,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可度。规则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而学生的认可度正是规则教育落实的根本,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创新优化教学模式,为规则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而体验式教学正是提升学生认可度的重要环节,基于其教学优势,现阶段全体教师应重点研究体验式教学法,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在学生的主观认可中实现教学目标,促使教育事业呈现稳步提升优势。尤其是小学教育,学生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重点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进而在习惯中辅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夯筑规则教育基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学科,教师应科学利用体验式教学,力求在学生的认可中拓展教育空间,实现教育目标。

(3)符合课程教育属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主要方向并不是理论知识的落实,而是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践行能力。只有将掌握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出来,才能确保课程教学取得理想化成果。传统理论讲授式教育不满足学科教育属性特点,教育实效性不高成为常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人文性、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知识教育仅是其中一部分,要想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则要教师从不同角度界定教学模式,考量教学思路,促使教育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体验式教学与学科教育属性相符合,其具备灵活性优势,多以情境体验、心理体验、实践体验为主,学生在不同体验中,其学习感受各有不同,教学实效性将会随着学生的不同感受循序渐进的提升。尤其是小学规则教育,教师更应钻研学科教育属性,夯筑道德法治教育平台,促使学生在这一平台中践行意识、德育品质等方面逐步加强。

(4)落实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现阶段全体教师重点遵循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是必然趋势。体验式教学正是教育改革创新中实效性较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是以学生的主观体验为主,其不仅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意识,端正其学习态度,还能促使学生在主观体验中其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而这一过程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更符合教育发展趋势。规则教育属于意识形态内容,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符合,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正是促进其践行课程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在践行过程中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信息辩证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决定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推动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由此可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应肩负起育人职责,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4.基于體验式教学的小学规则教育实践策略

(1)注重心理体验,树立学生规则意识

心理体验。顾名思义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实施教育,这一教育通常需要与心理健康知识充分结合,同时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界定行之有效的心理体验模式,实现树立学生规则意识这一目标。上述提到,心理体验以学生体会自身心理与感受他人心理为主,基于心理体验教学,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教学体验模式,促使学生在心理体验中厘清知识教育重点。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有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资源,逐步树立自身的规则意识。

例如,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时,教师应借助这一教学内容展开心理教育,促使学生在心理体验中主动反思,在反思中遵守规则,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在引导学生反思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对话情景,打开学生的语言渠道,拓宽其思维空间,强化师生互动力度,在双向交流中强化学生的心理体验,辅助其树立规则意识。如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中做的一些违反规则的事件,在反思中端正学生态度,进而树立其规则意识。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具体事件将会呈现在课堂中,而这些具体事件无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优势。如在上学的路上因时间紧张闯了红灯;又如在排队买早餐时因为不想等待插了队;又如对教师、对家长说了谎;又如采摘了路边的一朵花等,这些具体事件都是学生在课堂中重点反思的内容。此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事件反思,并探索其中涉及违背规则的因素。或者对同学的具体事件深入体会,分析同学在事件中的心理,并在心理体验中树立规则意识,明确规则对生活的重要性。

(2)强化实践体验,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实践体验就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创设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为学生创设广泛的展示平台,促使学生在主动展示中逐步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对小学生而言,语言使用、行为习惯、为人处事、道德品质等,都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方向。而强化学生相关能力则需要借助实践活动平台,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规则遵守意识,进而将这一意识延伸至生活与学习中,成为伴随自己成长的主要项目,时刻以践行学科知识为学习方向。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时,教师则可以创设交流会,学生在交流会中可以即兴发言,任意交流,体会汉语使用规则与语言文化魅力。沟通交流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学校需要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在家庭中需要与亲戚朋友、家长交流,在社会部分特定语境下,则需要与不熟悉的人交流。交流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学生的生活中上演,以交流会为平台则能辅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交流技巧,同时体会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规则。又如,在教学“魅力文字,民族瑰宝”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一节内容组织书法比赛,促使学生在书法临摹中体会汉字的书写规则。语言、文字与书法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传统文化,吾辈应时刻秉持着践行与延续的使命。规则教育融入传统文化中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其中文化底蕴,还能促使学生在规则研究中掌握与运用传统文化,进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促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赓续延绵。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理论知识更加鲜明,在规则教育中,教师应善于组织实践活动,力求在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如语言行为、书写习惯等,或者其他方面的行为习惯。

(3)情境体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体验就是以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为窗口将学生带入知识的一种方式,现阶段常用的教学情境有故事情境、视频情境、音乐情境、表演情境等,不同情境具有不同的教学优势,具体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应的情境内容,在情境中拉近与学生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情境体验教学法最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现阶段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情境体验教学法为主既能彰显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又能促使规则教育目标在情境中全面落实。而且,运用情境教学这种方式,能让小学生对规则意识相关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实现快乐学习。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则可以借助视频情境促使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如生活中常见的排队,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一些排队的场景,如高铁站、商品店等,同时融入部分插队的案例,促使学生在视频观看中意识到插队的错误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其他关于规则的视频,以视觉丰富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落实知识教育。除了视频情境之外,表演情境也是课堂教学中需要开发的情境模式,如教师可以随机创设一个情境,学生在情境中遵守规则,维护生活公共秩序。举例来讲,教师可以扮演一个公交车司机,学生则扮演各种各样的乘客,如学生、建筑工人、老人、医生等,各自安排角色。在公交车中,学生则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帮助他人。如学生应让座给老人或建筑工人,在公交车上遇到突发情况,医生应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等。在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尊老爱幼、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等,并将其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使命。

(4)创设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价值

良好的环境是规则教育落实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促使學生在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而遵守各项规则,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校园环境的创设可以尝试借助校内广播室、宣传室、活动室等资源,如在广播室播放关于生活中的规则、学习中的规则等;在宣传室、活动室张贴格言,构建良好的活动环境,发挥环境育人优势。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开发班级教育空间,科学利用班级物质资源,夯筑规则教育堡垒。具体来讲,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自主拟定规则,并将其作为良好班集体构建的主要参考。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是优化教育的必由之路。相较于教师的教育而言,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直观。尤其是规则教育,其具备周期性,教育或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长期坚守,而学生正是其中的主力军。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构建需要班级全体学生参与,在这期间,学生不仅是班集体的构建者,也是班集体的享受者。无论是从校园环境分析,还是从班级环境构建层面来看,环境都是促进规则教育全面落实的主要动力。因此,现阶段全体教师应严抓环境构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进而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中发挥环境育人价值,促使学生在环境中健康成长。

5.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与现阶段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相互协调,同时符合寓教于乐理念,值得全体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深入研究。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体验式教学满足学科教育属性,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辅助力量。故此,现阶段全体教师应重点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将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落实规则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佳妮.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的思考[J].读写算,2022(26).

[2]孔松黎.基于真实生活的公共规则教育策略探究——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2(07).

[3]葛新志.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应用策略[J].格言(校园版),2021(24).

[4]陈扬. 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省思[D].西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